戍邊烈士安葬?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原創稿,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戍邊烈士安葬?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原創稿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标,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曆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财富。我國對于歪曲、醜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有網民在網上發布侵害英烈名譽、榮譽的言論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案情回顧】
4月1日,杭州互聯網法院組成七人合議庭,對公益訴訟起訴人杭州市臨平區人民檢察院訴陳某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公開開庭審理,當庭判令被告陳某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據了解,戍邊戰士肖思遠于2020年6月15日在邊境沖突中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突圍後又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遭敵圍攻壯烈犧牲,于2021年2月被中央軍委追記一等功。
公益訴訟起訴人訴稱,在履職過程中發現,2021年2月至4月期間,陳某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頭條新聞”等微博賬号下,發布針對戍邊烈士肖思遠的不當評論内容共計20條,诋毀其形象和名譽。故向杭州互聯網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陳某在全國性的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被告陳某辯稱,由于現實生活不得志,以為網上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誰,因此通過網絡攻擊、诋毀和謾罵他人,以發洩負面情緒。
杭州互聯網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涉案言行指向肖思遠烈士,且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應當承擔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
【人民說法】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記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王雷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在本案中,陳某多次發表針對肖思遠烈士名譽、榮譽的嚴重侮辱、诋毀、貶損、亵渎的言論,傷害了國民的共同情感和民族精神,損害了尊崇英烈、揚善抑惡的社會風氣和公共道德。該行為違反了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這條規定所講的民事責任,在本案中表現為杭州互聯網法院判決認定的要求,陳某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這兩種具體的民事責任方式。”王雷說。
對于個别網民侵犯英烈名譽、榮譽的行為,王雷建議,一是要在全社會形成尊崇英雄烈士的風尚;二是要對侵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依法懲治,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三是有關部門通過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讓人民群衆能夠在案例普法過程中,增強保護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