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東依太行,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古老而年輕的現代化城市。從晉中市到太原市區,開車隻要1個小時,到太原國際機場隻有十幾分鐘的車程,現在通了高鐵,到晉中就更方便了。
晉中是晉商故裡,曾縱橫商界600年,創造過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迹。尤其是坐落在晉中市、迄今已有1400年的曆史榆次老城,是我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也是遊覽晉商文化走廊的最佳起點。
我坐高鐵到達晉中,打車來到榆次老城參觀。首先,來到榆次老城僅存的西城門。
西城門
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稱“魏榆”、“中都”,早在戰國時期,史書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記載。現存榆次老城建在漢代故城西南,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時為土城,城"周五裡,高三丈,基廣四丈,上廣兩丈,池闊與高等,深半之"。
因為榆次為省城太原南大門,素有并南重鎮之稱,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池必須堅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把土城牆全部砌為磚牆,且牆基增寬一丈,達到了五丈,牆高增加五尺,達到三丈五尺,城牆上增設敵台20個,角樓4座,增設警鋪16個,可謂森嚴壁壘。
榆次城設有四個城門,城門上建城樓。東門:迎曦門,南門:觀瀾門,西門:帶汾門,北門:望嶽門。
城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拆除,現在僅存西門城樓和甕城及
一段城牆。
甕城城門和護城河
來到西門前,隻見城牆很高,城樓是兩層三檐,很是宏偉。在城門洞上方鑲着一塊青石牌匾,上書“榆次縣”三字。城樓高大,可城門洞卻比較小,也就能開進一輛小汽車。
甕城
出了城門是甕城,正對着城門的是一帶門洞的磚影壁,上面刻了精美的磚雕。甕城的城門在左側,城門上刻“太嶽”兩字牌匾,出城門是一條不寬的護城河,不遠處是禦敵樓。現在這裡是西門甕城遺址公園。
禦敵樓
轉身返回,進入老城。
老城榆次占地100萬平方米,城内景觀荟萃,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市樓、思鳳樓、西花園等衆多曆史古迹和人文景觀。
我買了票,走入老城,滿眼都是古香古色的建築,這裡是明清明清商業街。
明清商業街
商業街,店鋪鱗次栉比,建築古樸典雅,多為典型明清建築風格,其中不少門面斑駁古舊,是一條具有典型明清建築風格和充滿曆史厚度的步行商業街。街兩旁的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體,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後坊"或"前鋪後戶"的經營格局和特色,建築高僅兩層,多為磚木結構,木雕、金字招牌、朱閣重檐,古樸典雅,華麗高潔。老街的店鋪字号,文化色彩甚濃,體現了當年晉商的特點。
市樓
在大街中央聳立着一高大的樓閣,這便是老城中心的過街騎樓---市樓。
市樓位于老城東南西北四條主街衢的交彙處,樓高近二十五米,純體木結構,三層四重檐,十字歇山頂;每層均有外十内六共16根柱子支撐,樓分四面呈方形,每面檐間懸的匾額;站在樓下仰望,市樓猶如展翅的鳳凰,雄偉壯觀、氣勢非凡,是一座代表三晉風格的典型古建築。
我首先來到文廟。榆次文廟,始建于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後經金、元、明、清前後900多年間的多次擴建、修葺。不過,現在隻有棂星門、泮橋、戟門等景觀保存了下來,大成殿、後花園、書院等景觀則是在原址上複建的。
新建的石牌樓
文廟前,正對着棂星門的是一石牌坊,牌坊前是一影壁,這些一看就是新建的。
棂星門
文廟的大門是棂星門,始建于宋真宋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坐落在高台上,面闊三楹,為四柱三樓木牌樓式建築,五踩鬥栱上托彩色琉璃瓦頂;門兩邊各連一個影壁,壁上是琉璃鑲嵌的四爪飛龍。
泮池、泮橋
進入棂星門,是一半月形水池,上有一橋,水池叫泮池,上面的石橋叫做泮橋,也叫狀元橋。
過了橋是大成門,大成門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檐下挂着一塊豎匾題寫“大成門”,門柱楹聯:先知先覺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
大成門
通過大成門就是大成殿,不過此殿是新建的。
大成殿
大成殿外有28根蟠龍石柱和31根木柱圍繞,氣勢磅礴。
進入大殿,中央是儒教創始人孔子,兩邊是“四哲”和“十二賢人”。
尊經閣
在大成殿後是明倫堂,明倫堂面闊五間,取意于《孟子》:“學則三代共,皆所以明人倫也”,現辟為孔子生平展。 文廟還有敬一亭、尊經閣、東西學宮等新建建築。
文廟再往西就是鳳鳴書院,書院沒有開門,沒有進入。
隻見書院大門青磚建築,門楣和大門兩邊牆壁上鑲嵌着石雕匾額和對聯,匾題“鳳鳴書院”、楹聯:克己複禮久而成誠;聖賢同歸習與性成。
鳳鳴書院大門
鳳鳴書院是清代榆次縣學,是榆次的最高學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稱鳳鳴書院,院名來源于西晉荀藐,任榆次知縣,卓有政績,有鳳集榆次之說,書院占地2700平方米,書院呈園林式布局,清靜優雅、風景獨具,其間湖光山色争輝、亭廊樓宇相間;湖光山色,中間的湖名為硯水湖,古建主體主要建築有四達樓、兩賢祠、化成堂、藏書樓和講堂、還有六角亭、四角亭、綠花軒、祭壇等。
景區的門票是60元,隻有進入城隍廟、縣衙、文廟需要驗票。其它地方不要票。
古城古鎮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清風 更新:2016.05.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