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五年間,直播經曆了萌芽、爆發、成熟的跌宕曲線,5G時代,它将走向何方?
文 | 王詩琪
編輯 杜博奇
“謝謝老闆的五連打飛機,祝老闆越來越6,越來越猛!”
5月9日零點10分,鬥魚主播“Dy花老濕”和隊友酣戰間還不忘感謝刷禮物的觀衆,他們正在直播手遊《和平精英》,此時的熱度達到144.1萬。
深夜直播的鬥魚主播“Dy花老濕”
《和平精英》剛開放公測不到24小時,鬥魚隔壁的虎牙直播就已發出“招賢榜”,以每月25萬招募《和平精英》主播。
深夜、喧鬧、揮金如土,這是直播的标簽。
短短5年間,直播江湖就經曆了萌芽、爆發、成熟的跌宕曲線。不久前,鬥魚遞交招股說明書,拟登陸納斯達克。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的月活用戶達1.592億,環比增長3.7%。2018年鬥魚營收超36億元,但過去3年的累計經營虧損超過了22億。
在被虎牙奪去“遊戲直播第一股”後,鬥魚終将迎來自己的上市鐘聲。它期待如虎牙一般獲得投資者的青睐——虎牙股價曾一度猛漲,從12美元的發行價一路逼近50美元。截至昨日收盤,虎牙股價為22.13美元,總市值為48.25億美元。
虎牙、鬥魚這兩個最大的遊戲直播玩家,在彼此纏鬥的過程中各取所長,最終殊途同歸。如今,面對直播江湖的下半夜,它們還将何去何從?
鬥魚:逆襲的老二2013年底,虎牙直播還是YY遊戲直播,背倚YY語音得天獨厚的遊戲玩家池,環顧四周,幾無對手——不到兩年時間,已網羅超1億用戶,月活用戶近3000萬,每月流水1000多萬。
而此時,鬥魚的前身、AcFun生放送直播才剛萌芽。
那時的虎牙沒有想到,剛上起跑線的鬥魚,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内将其超越。
泰國鬥魚,兩雄相遇必定撕咬。“85後”陳少傑創辦的鬥魚,也透着一股生猛勁兒。陳少傑曾對媒體說,初創時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快,趁他人還沒明白的時候把市場做大。
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
因此,在拿到奧飛動漫董事長蔡東青的2000萬元天使投資後,成立沒幾個月的鬥魚接着就完成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來自紅杉資本。
手握重金的鬥魚一面以天價簽約費,從YY遊戲直播中搶頭部主播,一面撒了幾百萬,鼓勵玩家在遊戲中帶上“鬥魚”的ID,品牌的認知度瞬間暴漲。
遊戲主播與秀場主播不同,粉絲粘性更高,但用戶付費率卻低很多,遊戲主播的直播收入僅有秀場主播的1/9-1/10。當時,虎牙對YY語音平台的流量高度自信,主播收入全部來自直播打賞。即便頭部主播接二連三被鬥魚搶走,也遲遲沒有應對動作。
虎牙聯合創始人古豐後來反思,沉浸在“第一”光環下的虎牙遭遇了“創新者窘境”,“沒有公司會在沒有對手挑戰的時候主動跳出來額外給主播一大筆簽約收入。”他說,但任何一個業務團隊都應該對自己的生存之本保持足夠的敏感。
面對鬥魚燃起的戰火,遲鈍的虎牙終于有所動作時,鬥魚已經将“五五開”“海王全家”“天然呆”等多個虎牙的明星主播收入麾下,大量粉絲也随之遷移,虎牙的“第一”不保。
據極光大數據,2018年12月,網絡直播APP滲透率,鬥魚為4.0%,虎牙為3.6%。
2018年第四季度,鬥魚平均月活用戶數為1.535億,虎牙為1.166億。鬥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在月活用戶規模、活躍用戶每天停留時間、排在前100名頭部主播的數量上,鬥魚都是第一遊戲直播平台。
挖人大戰引發的慘烈大洗牌今年3月25日,曾經的“熊貓TV一哥”LOL主播PDD(原名劉謀)鬥魚首秀,熱度一度沖上了1.5億,鬥魚的直播平台直接崩潰。
新晉鬥魚“一哥”PDD
古豐曾比喻:直播平台就像是《琅琊榜》裡的妙音坊,宮羽姑娘就是主播。老百姓為一睹芳容争先恐後,貴人為博紅顔一笑一擲千金。“民間賣藝的場景自古有之,隻是随着時代和技術的演進,表演的方式和渠道有所不同,用戶的娛樂訴求和渠道也有所不同罷了。”
人性之中,追勇逐芳的原始沖動一直都在。從BBS時代的芙蓉姐姐、後舍男生,微博時代的鳳姐,如今,我們來到直播時代。帶寬、網速的發展,讓互聯網的看客從看圖文、看視頻走向看直播。
網紅“鼻祖”芙蓉姐姐
互動,是直播最令人心醉神迷之處。試想,你點進一個直播間,主播看着屏幕前的你笑着說:“嗨!歡迎你。”你刷飛機、刷火箭時,唱着歌的小姐姐停下來向你比心,用軟糯的聲音念出你的ID,嗲聲說着:“謝謝老闆!”
親近感讓觀者成為粉絲,他們恍然覺得,造星的權杖被交到了自己的手裡。為了自己的偶像,花錢在所不辭。
但花魁是屬于土豪的。
鬥魚、虎牙都有自己的“貴族”系統,不同的等級擁有不同的特權,獲得特權的渠道隻有一個,那就是充值。鬥魚的最高等級“皇帝”首開12萬元/月,虎牙的“帝皇”首月需要15萬,“帝皇”30天内消費150萬元,還可擁“超神”地位。
鬥魚貴族“皇帝”
相比之下,付費用戶隻占少數。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的付費用戶為600萬,占整體月活用戶比例為3.77%。
少量的“土豪”支撐着直播平台的商業閉環,打賞都是平台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例如,2018年,鬥魚的直播打賞收入占整體營收的86.1%,而虎牙更是高達95.27%。
網絡直播界是個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不到10%的頭部主播拿走了超過90%的收入,也撐起了一個平台的粉絲。而遊戲直播更有其特殊性,主播不必依賴平台而紅,由于粉絲黏度極高,他們對平台的議價能力很強。在技術、流量幾乎沒有差别時,留住主播,一靠錢,二靠“面子”。
2016年爆發的“千播大戰”,200多個直播平台湧入賽道,大把燒錢最主要就是為了搶人,頭部主播頻繁跳槽,每跳一次,身價就飙漲。
這場另類的價格戰中,高企的挖人成本最終拖死了不少平台,直播界經曆了慘烈的大洗牌。
一度風光無限的龍珠直播、與含着“金鑰匙”出生的熊貓TV也未能幸免。
龍珠直播CEO陳琦棟在接受采訪時曾直言:2015年,王思聰等人帶着資本殺入,一下子把行業搞得很混亂,并且不計成本争搶主播,從 2016 年開始主播薪酬大幅上漲,很多平台撐不下去最終倒閉。
王思聰搶人,拿錢砸。熊貓TV重金挖來了SKY李曉峰、PDD等,都是主播榜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據說,第一批從鬥魚、戰旗等平台挖來的人,千萬年薪不在話下。
龍珠直播是少數讓鬥魚忌憚的對手,它曾一口氣挖走鬥魚前20位頭部主播中的9個,但面對熊貓TV的掠奪也敗下陣來,負債累累,因拖欠主播工資被聲讨。最終,負債3.8億的龍珠直播賣身蘇甯。
瘋狂燒錢的熊貓TV也隻存活了1286天。2019年3月30日,熊貓直播關閉服務器,黯然退出。澎湃新聞引用熊貓TVCOO張菊園的話稱:(熊貓TV)管理層在過去兩年時間中不斷地嘗試,極盡努力尋找了至少5個潛在的投資方和多種方案,遺憾的是最終沒有解決掉資金的缺口。
當潮水退去,裸泳者原形畢露。
流血上市“遊戲直播第一股”虎牙、即将登陸納斯達克的鬥魚,标志着遊戲直播進入寡頭競争。跑馬圈地的峥嵘歲月已過,精耕細作階段的競争主題,變成了如何止血盈利。
虎牙與鬥魚的風格,在創立之初就已寫就,貫穿始終——虎牙重産品、技術,而鬥魚重品牌、内容;相比虎牙,鬥魚的江山是耗費重金砸下的。
帶寬、招募主播的費用被計入收入成本,2016-2018年的三年間,鬥魚的收入成本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别為147%、100%、96%,也就是說,掙的錢基本都花在了網絡和主播身上,3年下來,開支高達22.5億元。
鬥魚宣稱,規模效應下,其成本占收入百分比将下降。這是因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鬥魚已有超過5200個獨家簽約主播,扛起了直播收入的半壁江山。
但虎牙的成本控制顯然優于鬥魚。2018年,虎牙收入成本占營收的比重縮窄至84.37%,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僅為4.05%,連鬥魚的1/3都不到。
虎牙去年扭虧為盈,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虎牙2018年全年盈利4.61億元。
鬥魚燒錢的資本來自不斷湧入的資本。自2014年創立至今,鬥魚共完成5輪融資,總額超過73億元。
今年初,鬥魚傳出裁員消息,涉及海外業務團隊的員工約70人。這也被視作鬥魚收縮擴張,聚焦主業之舉。
此次上市,預計鬥魚融資5億美元,将主要聚集餘直播内容,包括電競及拓展其他直播内容。而就在4月8日,虎牙發布公告,稱拟增發A類普通股融資約5.5億美元,用于電競及内容建設。
上市後,直播之戰還将繼續。
直播進入下半夜?2018年3月8日,同一天内,騰訊以近11億美元連續投資虎牙、鬥魚。
據2018年财報,騰訊為虎牙除YY外的第二大股東,持股31.5%、擁有39.4%的投票權。而鬥魚的股權結構中,騰訊為第一股東,持股比例達40.1%。創始人兼CEO陳少傑持股14.3%。
早在2015年,騰訊就曾撮合過龍珠與鬥魚,但最終二者的合并以失敗告終。随着鬥魚上市,這一戲碼重現的難度加大。
遊戲是騰訊最重要的現金牛業務,成為兩大遊戲直播平台的大股東,騰訊是想控制其内容分發渠道,而遊戲直播平台也有向産業鍊上遊延伸的迫切需要。
據艾瑞咨詢,中國遊戲直播平台用戶規模增速連年放緩,預計到2020年,增速将放緩至8%。能否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決定了遊戲直播平台的未來。
數據源自艾瑞咨詢
現在,無論虎牙、鬥魚,都在遊戲直播外開始布局泛娛樂直播,甚至二者的APP中,導航欄裡“娛樂”入口都排在第二位,十分顯眼。
但盈利模式單一仍是目前直播平台難以擺脫的困擾,并且尚未能看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短短五年間,直播從萌芽、爆發,到成熟,通訊技術的更叠令其興盛,而即将到來的5G時代是否會迎來全新的業态?被動颠覆還是主動進化?這值得想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