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能被稱為國寶的數不勝數,然而說到玉器,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人人皆知的“和氏璧”。千年以來,圍繞着和氏璧,不知發生了多少腥風血雨,勾心鬥角的故事。成為“十大曆史之謎”其中之一。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和氏璧,天下共傳之寶也。”鼎鼎大名的和氏璧,一開始卻無人問津,險些被當做普通石頭扔掉。其有關的記錄最早收錄于《韓非子》之中。
根據《韓非子》的記載,國寶和氏璧誕生于如今襄陽南漳縣一處山窪,本是一塊古樸無奇的大石頭。楚人卞和無意得到,堅信這是塊完美玉石,獻給了楚王。然而宮廷玉匠認為這就隻是塊普通石頭。楚王大怒之下,砍去了卞和左足。第二代楚王登位後,卞和又一次進獻玉石,玉匠依然說是石頭。卞和從而又被砍去右足。直到第三代楚王登基,派人剖開玉石,果然發現内藏精美稀世寶玉,于是安排能工巧匠雕刻成形,并以卞和的氏命名為“和氏璧”。從此天下聞名,傳出“價值連城”“完璧歸趙”等等典故。
然而,天下第一玉,國寶和氏璧到底什麼樣子呢?
和氏璧可能是月光石
在《史記》中,司馬遷不惜筆墨叙述了蔺相如“完璧歸趙”的情節。但有關國寶和氏璧的樣子,卻用“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一筆帶過。
有很多人認為和氏璧屬于和田玉,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和田玉雖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産的玉,而是一類産品的名稱。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但是在古代,尤其戰國乃至秦漢時期,和田玉被稱為“昆山之玉”,特指昆侖山所産玉石。直到清光緒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正式出現“和田玉”的叫法。
《史記》中“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古人杜興庭在《錄異記》中也說:“歲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之後的《後漢書》、《太平環宇記》等史籍,都明确說明和氏璧出自荊山,而非和田。所以和氏璧不可能是“昆山之玉”和田玉。
通過地質勘探,和氏璧極有可能是産在荊山地區月光石,這裡的月光石所呈現的“變彩”效果與史籍的“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描述如出一轍。
在礦物學上,月光石化學成分為一定比例的鈉長石、鈣長石。具有玻璃和珍珠的光澤,硬度與翡翠相似。在光線的照射下,便能從不同的側面看到不同的色彩。
和氏璧的下落
和氏壁面世後,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和氏璧被賞給了相國昭陽,昭陽大喜,在赤山設宴慶賀,席間衆人争相觀賞,然而和氏璧不翼而飛。事隔50年後,和氏璧突然在趙國出現,雖然不知其中原因,但卻因此上演了一處“完璧歸趙”的故事,被司馬遷記載在《史記》之中。
之後,又不知道什麼原因,和氏壁最終落到了秦國手中,被嬴政改成了玉玺,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從秦朝開始,和氏璧從美玉升級為傳國之寶,曆代帝王都以此玺作為國器。得到則意味“受命于天”,失去則“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傳國玉玺,則會被認為“名不正言不順”,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秦朝滅亡之後,和氏璧改制的“傳國玉玺”落入劉邦手中。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傳國玉玺”落入孫堅、袁術之手,之後傳魏、晉兩朝。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于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玉玺被陳朝的蕭太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年才重新歸唐。然而經曆五代十國之亂,“傳國玉玺”從此下落不明,讓宋朝曆代皇帝格外尴尬。
宋哲宗時期,有農夫耕田時發現一塊玉玺,敬獻給朝廷。經多位大學士考證,宋哲宗最終拍闆,确認這就是失傳多年的“傳國玉玺”。然而史學家普遍認為,這不過是宋哲宗為了證明政權“正統”的伎倆,不予認可。
北宋末年,“靖康之亂”金兵破汴梁,“傳國玉玺”被金國掠走,再次銷聲匿迹。而到了元朝,“傳國玉玺”又突然出現在大都,被人叫賣,被丞相伯顔購得,而後伯顔将收繳曆代印玺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玺又一次消聲滅迹。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派遣徐達深入漠北,将殘元勢力趕到極北荒漠,但傳國玉玺依然沒有找到。
之後百年間,江湖上時有“傳國玉玺”現身,但大多鑒定為赝品,皇太極滅了蒙古林丹汗,得到了一塊所謂元朝“傳國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但在清末,這塊存放在沈陽故宮的玉玺不知所蹤。就此,有關傳國玉玺徹底銷聲匿迹,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歎息。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隻需每天看上一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