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熊孩子不鬧時最好的狀态

熊孩子不鬧時最好的狀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6:18:24

熊孩子不鬧時最好的狀态?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王夢琳公共場所,你有被小朋友“吵”到過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熊孩子不鬧時最好的狀态?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熊孩子不鬧時最好的狀态(愛鬧的熊孩子可能缺乏這種)1

熊孩子不鬧時最好的狀态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王夢琳

公共場所,你有被小朋友“吵”到過嗎?

生活中,有人在坐高鐵的時候,遇到有些孩子在車廂裡亂跑亂鬧,或者大聲外放動畫片。還有孩子在影院看電影時踹前邊的椅子,旁人勸說無效,家長也不予理會。

通常發生類似情況後,父母的耐心會逐漸消失,甚至把孩子打罵一頓,這種火上澆油的做法往往會使孩子吵鬧得更厲害。

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家長需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在家是否太以孩子為中心?是否處處滿足?是否培養了共情能力?是否建立了規則意識?是否教給孩子社交技巧?

高鐵設置“兒童車廂”,能解決吵鬧的問題嗎?

近日,小朋友在高鐵上吵鬧,家長和乘客互怼的新聞,持續引發關注。對此,有網友建議,高鐵應設置“兒童車廂”。

“高鐵設置‘兒童車廂’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心理治療師秦文翠稱,因為從情緒成熟和人格完整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需要規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規則就像爬山時道路兩旁的欄杆,如果山路上沒有欄杆,當我們行走于山路的邊緣時,就會感到恐懼和不安。正是有了欄杆,即使我們在山坡上跑來跑去也不會感到害怕。

兒童時期是發展規則意識的“黃金期”,遵守規則有利于更好地适應社會。設置“兒童車廂”,似乎是給了兒童專屬的照顧,實際上使他們觸碰不到規則了。“兒童一旦脫離了限制他們的環境,其實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秦文翠說。

守規則的前提是具備共情力

社會中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規則,有些行為是不侵犯他人利益的,而有些行為是會觸碰到他人邊界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公共場所踹别人椅子、大喊大叫等“搗蛋”行為,就是沒有遵循規則的表現。

秦文翠介紹,孩子的規則意識會在6歲前逐漸形成,而守規則的前提是具備共情力,即共情到他人情緒的能力,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當孩子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問題時,才能知道自我的行為會給對方造成什麼樣的困擾或影響。

對于缺乏共情能力的孩子來講,大多是由于早年沒有得到充足的愛,或父母忽視了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秦文翠指出,0~6歲是孩子建立早期感情的關鍵時期,“有些孩子2歲左右就已經形成了共情力。”

如果孩子脾氣大,愛哭鬧,家長要改善對孩子說話的态度,多陪伴、多共情,用故事遊戲等方式幫孩子處理情緒。如果孩子不講理,家長要多關照他的情緒,同時把自己變成“孩子”,想想他們的感受是什麼,慢慢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這麼做很重要

秦文翠建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做到這些:

尊重孩子的情緒,不因為孩子發洩情緒而取笑或者逗弄他們。對孩子的情緒,哪怕是比較微妙隐蔽的情緒,也能敏感地捕捉到。願花時間陪伴和傾聽孩子,對他們的情緒很有耐心。意識到孩子脆弱的時候是親子關系更加緊密的機會。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會焦慮或者緊張,知道該做什麼。不會告訴孩子該怎麼去感受,不去評價他們的情緒。不覺得作為父母,需要去替孩子處理所有的事。當孩子的行為“出格”時,會明确告訴孩子界限在哪裡,并一貫地執行規則。

這樣長大的孩子才能相信自己内心的感受,自尊水平高,人際關系和諧健康,情緒管控和調節能力強,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很好。

來源: 河南商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