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識記過的材料既不能回憶,也不能再認,或者發生了錯誤的回憶叫遺忘。遺忘是記憶的反面,記住了就是沒有遺忘,遺忘了則證明沒有記住。
在心理學曆史上,有個心理學家對此做過研究,他的名字叫艾賓浩斯。他于1885年出版了著作《記憶》,對記憶的研究,對整個心理學的實驗研究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實驗的過程是這樣的。艾賓浩斯以自己做主試者,又以自己做被試者,自己給自己做記憶實驗。他用的記憶材料叫無意義音節,即由兩個輔音和一個元音組成的音節,這個音節不是一個字,拿它作記憶材料,對被試者難說難度并不大,作用相同,也易于比較。
被試者學習一定數量的無意義音節,看達到學會的标準需要學多少遍。然後間隔一定時間來檢查,此時被試者會忘記一些記憶的材料,再讓他學,看需要學多少遍才能達到學會的标準,重學時比初學時少用的學習遍數,占初學時遍數的百分數,就是記憶保存量的指标。節省的遍數越多,說明被試者保持得越好,遺忘就越少,記憶力會比較牢固。
艾賓浩斯獲得了大量的實驗研究成果,其中一項成果便是查明了遺忘的進程,在識記後不同的時間間隔,檢查被試者的記憶保存量,結果發現在識記後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會越來越慢,甚至一兩天以後保存量的變化就不大了。
後人用他的實驗數據,以間隔時間為橫坐标,以保存量為縱坐标,畫了一條說明遺忘進程的曲線,叫保持曲線。因為保持的反面是遺忘,所以有人也把這條曲線叫遺忘曲線。
從保持曲線來看,遺忘的速率開始很快,随着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率就越來越慢,呈負加速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的。這裡面也揭示了一個規律,要想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要做到及時複習。如果不及時複習,在較短的時間内很多内容都會忘記,再去複習就是事倍功半,不如在還沒遺忘或忘得很少的時候趕快複習,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歸根結底,什麼原因會造成遺忘呢?一般是自然的衰退造成,還有環境幹擾的因素。時間是決定記憶保存的一個原因。識記之後,随着時間的推移,記憶的痕迹會越來越淡薄,最終導緻遺忘。
後者記憶的内容與之前的記憶系統的信息相互幹擾,使其強度減弱,從而導緻遺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