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現代教育報】
受冷空氣影響
明天白天北京仍舊北風勁吹
陣風仍可達7級
雖然最高氣溫将回升至18℃
但最低氣溫接近冰點,
早出晚歸需注意保暖
除了保暖
需要格外防範
“秋冬季高發傳染病”
青少年兒童抵抗力較弱
小編提醒各位老師、家長
要注意為孩子做好防護
這份預防指南快收好
⬇⬇⬇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對人類危害較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症狀:
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适、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輕症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症狀更明顯。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并發症。
傳播途徑: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 預防建議
室内應經常開窗通風,注意個人衛生,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經常徹底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适當參加運動鍛煉,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強體質。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症的風險。
諾如病毒急性腸胃炎
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病毒,秋冬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
什麼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病毒,病程一般為2-3天,此病是一種自愈性疾病,恢複後無後遺症。
目前諾如病毒急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以補劑及對症治療為主,但也不必過于緊張,因為它為自限性疾病,病情輕微,愈後良好,恢複後無後遺症。
傳播途徑:
秋冬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尤其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如學校、餐館、醫院等地。
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多樣,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
⏩ 預防建議
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
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喝開水、吃熟食,不食不潔、無證食品。
在秋冬季腹瀉高發期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多吃新鮮蔬果,多元化飲食;增強鍛煉,改善體質。
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傳染力強,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主要症狀:
水痘的症狀起初類似于感冒如發燒、頭痛、喉嚨痛等,1至2天後開始出現與皮膚齊平的紅色“斑疹”并且會很癢,不久疹子就會稍微突出皮膚形成“丘疹”,很快這些“丘疹”就變成了裡面含有液體的透明“疱疹”,3至4天後疱疹變幹“結痂”。斑疹、丘疹、疱疹、結痂往往同時出現,稱為“四代同堂”,這是水痘特有的症狀。
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後背出現,然後陸續在面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得過一次水痘,一般都不會再得。水痘為自限性疾病,約10天左右可自愈。
傳播途徑:
水痘患者是傳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自發病前1至2天直至皮疹幹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接觸患者12至21天發病。
⏩ 預防建議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新鮮。
接種水痘疫苗。
經醫生診斷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暫時不要上學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免将疾病傳染給其他人,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結痂脫落了,才可以去學校和其他公共場所。
細菌性結膜炎
細菌性結膜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性眼病,又稱“紅眼病”,多發于春季和秋季。兒童患細菌性結膜炎多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鍊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性結膜炎易在學校和家庭中傳播感染。
主要症狀:
細菌性結膜炎最常見的症狀有眼紅,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發紅,看到清晰的血絲,還可能會有異物感、燒灼感、癢、怕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傳播途徑:
結膜炎緻病菌有可能經呼吸道分泌物傳播,還可通過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玩具、水龍頭、門把手等傳播。
⏩ 預防建議
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嚴禁用髒手揉眼睛。
在流行期,公用水龍頭、電梯扶手、門把手、電話、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觸電腦鍵盤後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臉,尤其是使用公共鍵盤者。
不要與别人共用毛巾或個人衛生用品,用流動水洗臉和手,不接觸患者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及治療使用過的醫療器具。
不要與他人共用眼部藥物、眼部化妝品和其他可能接觸眼部的藥品或用品,不采用集體滴眼藥的方式預防眼病。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觸摸眼睛前後要徹底洗手,最好不要用手觸摸眼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全年均可發病。
主要症狀: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為主要特征。易發生集體感染。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糞——口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病人的糞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傳播。
⏩ 預防建議
目前還沒有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做好個人和家庭的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個人預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常通風、曬太陽。
特别要注意的是:家長及看護人員在接觸兒童、換尿布、處理兒童糞便後要洗手;奶瓶、餐飲具使用前要消毒;玩具要經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長平時還要留心觀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蓋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發熱、出疹等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年齡為5到15歲,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症狀:
主要表現為腮腺腫痛,腫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狀如梨形或馬蹄形,邊緣不清,有觸痛,張口、咀嚼時刺激唾液分泌,導緻疼痛加劇。部分患兒可伴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現,部分患兒常伴有并發症。
傳播途徑:
患者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傳播,接觸患者2至3周發病。
⏩ 預防建議
房間開窗通風很重要。
早期隔離患者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達9天後才能上學。接觸過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觀察3周。
給予規範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免疫成功率可達70-90%。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泌尿道和淋巴結。
主要症狀:
腺病毒感染在臨床很常見,大多數都是無症狀的,有症狀的腺病毒感染臨床症狀及表現各異,大多數以侵襲呼吸道為主。腺病毒血清型分類較多,而且腺病毒的血清型與臨床表現相關。
傳播途徑:
接觸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傳染,接觸患者3到7天發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結膜分泌物、糞便及尿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及糞口途徑傳播。
⏩ 預防建議
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水洗手)、消毒、物品專用。
對于易感人群注意保護性隔離,做好個人防護,健康管理,避免過度勞累。
輪狀病毒腸炎
輪狀病毒也被叫做“秋季腹瀉病毒”,多發于每年10月到次年2月。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緻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
主要症狀:
當出現輪狀病毒感染時患者會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
傳播途徑:
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經糞——口傳播,也可以通過水源或呼吸道傳播。
⏩ 預防建議
勤洗手、定期給孩子的日用品消毒、盡量少去人多不衛生的場所,可以大大減少感染的幾率。
疱疹性咽峽炎
疱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疱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
主要症狀:
以發熱、咽痛、咽峽部粘膜小疱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傳染性很強,傳播快,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感染3至10歲兒童,同一患兒可重複多次發生。潛伏期3到10天。
傳播途徑:
以糞、口、接觸、短距離空氣飛沫傳播。
⏩ 預防建議
預防疱疹性咽峽炎,要保持孩子的手口衛生,家中經常開窗通風,到人群聚集處應注意戴口罩。
秋季傳染病高發
為了孩子的健康
家長們除了向孩子普及
以上預防方法外
還應以身作則
幫助和帶動孩子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來源:北京日報 首都教育
編輯:付磊
本文來自【現代教育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