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領導的逆鱗,千萬不要碰。
我是小靜,每天分享讀史感悟,歡迎點贊、關注。
古代有很多臭名昭著的貪官墨吏,但是卻能成為皇帝的寵臣,我們今天往往會用君主昏庸無能解釋,其實并不是這麼簡單。
今天分享一個故事,相信可以給您一些啟發。
《資治通鑒》漢紀 太祖高皇帝五年 公元前200年十月,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賀。先平明,谒者治禮,以次引入殿門,陳東、西鄉。衛官俠陛及羅立廷中,皆執兵,張旗幟。于是皇帝傳旨,辇出房;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複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觞九行,谒者言“置酒”,禦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辄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嘩失禮者。于是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劉邦統一天下,首次在長樂宮舉行朝會,宴請群臣,搞了一個大排場,所有不遵守事先制定好的禮儀的臣子,都受到了懲罰。
當上了皇帝就開始大興土木,威風架子自然也要跟上,這是每個君主的共同點,劉邦也不例外。
通常我們将這個狀況解釋成當權者貪圖享樂,這種說法隻說對了一半。
單說劉邦這件事就有另外幾點原因
首先,秦人用法家,打壓貴族,劉邦推行儒家禮節,安撫貴族勢力。
其次,規範制度,天下統一,不再是當初的草台班子,現在需要治理國家,治理國家需要規範的制度,從朝會開始糾正臣子的散漫态度,為以後各項制度的推行做好準備。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宣誓皇權。比如夏桀的傾宮瑤台,纣王修建鹿台,秦始皇建阿房宮,劉邦的未央宮。
這些都是皇權的象征,貪圖享受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展示自己的權威是主因,給下邊人看的。好比做了領導,自然架子就有了,為的也是彰顯自己的權威。
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行使權力,無論獎罰或布置任務,都會從容自然,下屬也容易接受。
任何明君聖主,都注重禮節,都有自己的架子,說到底,不過是滿足自己權力安全的需求。
比如桀纣,社會越是不安定,越是要興建大型建築,向各路諸侯展示自己的地位。下屬越是不安分,越是希望通過嚴酷刑罰,穩定自己的地位。細細想來,這和領導擺架子、耍威風是一個道理。
對于領導者,下屬最不能碰的就是領導的權力,因為領導隻要保證自己的權力穩固,下屬的所有東西都會在領導掌控之中。
正如蕭何對劉邦說的“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天子富有四海,意思是隻要統治範圍内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支配;非壯麗無以重威,不是壯麗的宮殿展示不出來威嚴。
為什麼要展示威嚴呢?因為需要讓臣子時刻記得天子的絕對權威,提醒臣子不可越界;同時隻有保證權力的穩固才能富有四海,才能控制臣子的利益根源,臣子才願意臣服于君主。
所以,領導者最重要的是權力的安全,這是下屬絕對不能越界的。
臣子隻要能力足夠,可以幫領導者解決問題,錢财地位都可以有,但是需要對領導的權威有絕對的尊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佞臣為皇帝所寵信,比如蔡京、嚴嵩、和珅之流,貪得再多,隻要能辦事,對君主的地位沒有威脅,就可以用,至于官職、錢财,不過是君主手中的魚鈎,什麼時候想收杆,什麼時候就拿回來。
領導也一樣,隻要能幹事,威脅不到自己的位置,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原創不易,别忘關注、點贊和收藏,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