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穿刺部位周圍皮下組織滲漏性損傷,是靜脈輸液的常見并發症,嚴重造成組織及皮膚壞死。而最常見的便是搶救藥品中的多巴胺。
多巴胺
1、劑量:20mg/2ml/支
2、藥理作用:興奮β1受體,大劑量可興奮α受體,中劑量增強心肌收縮力,小劑量興奮腎、腦、腸系膜血管及冠狀動脈。
3、适應症:各種類型的休克、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難治性心力衰竭。
4、注意事項:應強調按個體差異用藥,用藥前要注意補充血容量,不能與堿性藥物合用,靜注不應漏出血管,心動過速者禁用。
案例李某,男患,75歲。主因“上腹部不适3天,嘔血2小時入院”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測量生命體征:體溫:36.2℃、脈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70/55mmHg。遵醫囑給予I級護理,0.9%氯化鈉250ml 多巴胺200mg 50滴/分泵入,之後根據血壓情況調整速度、禁食水、吸氧、心電監護、止血、抑制胃酸分泌、輸血、補液等對症處置。
2小時後根據患者血壓情況,遵醫囑将多巴胺組調至20滴/分泵入,并監測血壓情況。夜間患者出現多巴胺外滲情況,輸液肢體出現水腫,穿刺處出現紅腫、疼痛。未及時給予處理,次日醫生查房見水腫部位皮膚變白、花斑、可見多個小水疱。立即用酚妥拉明及50%硫酸鎂進行持續交替濕敷。水腫消失後,水疱破潰,此時給予了清創換藥處理。2周後創面愈合。
持續大劑量靜脈泵入多巴胺時,靜脈穿刺局部常出現皮膚蒼白、局部紅斑、疼痛、甚至會出現潰瘍、壞死等缺血缺氧的改變。
據相關文獻記載:某醫院自2000年11月至2003年2月一科室大劑量多巴胺持續應用超過12小時的病人共151例,其中出現多巴胺外滲的病人共16例。
多巴胺外滲原因分析
1、藥物因素:持續大劑量應用多巴胺,可使外周血管收縮,引起穿刺部位皮膚蒼白,血管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使血管内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容易發生藥液外滲的情況。
2、血管因素:老年人、體弱者、長期卧床的病人或長期輸液的病人發生血管硬化從而導緻血管的脆性增加,進而造成藥液外滲。
3、血液動力學因素:有靜脈窦者,當藥物集結于靜脈窦内時,使局部藥物濃度增高,可刺激損傷血管,造成藥物外滲或局部靜脈炎的發生。
4、醫源性因素:帶藥進針及拔針時造成藥物外滲或由于穿刺失敗出現靜脈注射意外滲漏。
多巴胺外滲的預防與處理一、多巴胺外滲的預防?
1、選擇合适的穿刺部位進行穿刺及注射。
⑴應選擇易于穿刺及易于固定的大靜脈進行穿刺。
⑵對于輸注多巴胺等易于滲漏的藥物應選用留置針進行穿刺。
⑶盡量一次性穿刺成功,應避免損傷血管。
⑷盡量避免在外周靜脈穿刺。
2、應先使用0.9%氯化鈉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後,觀察藥液滴入情況,确認無問題後再更換多巴胺組進行泵入。
3、患者泵入多巴胺時應勤巡視,巡視過程中要觀察患者輸注多巴胺側肢體及穿刺部外情況。泵入完畢後應用0.9%氯化鈉沖管後再拔針。
二、多巴胺外滲的處理?
1、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
2、當發現多巴胺外滲情況應立即停止泵入并拔針。
3、對于已經外滲的患者可給予酚妥拉明5-10mg 0.9%氯化鈉10-20ml局部濕敷,每日3次,其餘時間用0.9%氯化鈉濕敷,濕敷1天後局部疼痛會減輕,2天内皮膚腫脹可見明顯消退,滲藥處皮膚無破潰、壞死,5天後可完全恢複。(酚妥拉明對于皮膚有消腫作用,有利于損傷恢複。)
4、當出現皮下組織壞死時,應先袪除壞死組織,加強每日換藥,防止壞死處感染。
5、嚴重者可用酚妥拉明與50%硫酸鎂進行交替濕敷每2小時1次。
,相關文獻
【1】山莨菪堿注射液外敷防治多巴胺滲漏的效果觀察,程甯1 趙麗2 李成榮2 (1.吉林省東北師範大學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24;2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院 吉林 通化 134001)
【2】多巴胺滲漏早期護理幹預對策 張雪琳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3】多巴胺外滲緻組織壞死1例 邊珊珊 《護理實踐與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