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一甯(xiong202105)
2、來源 | “職場的學問與實踐”公衆号
3、定位 | 給無數希望在職場有更好發展的人,提供思想和知識層面的幫助
4、初心 | 成人達己
春濃花豔佳人膽,月黑風高壯士心。
講論隻憑三寸舌,秤奇天下淺和深。
各位朋友大家好。
每天再忙,也要堅持和大家坐下來聊聊天。
這周末把書架裡喜歡的2本書拿下來,重新翻了翻,再看看有趣的章節。
也把最近的一些事,重新在腦子裡想了想,多了些想法。
今天就把書中的一些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分享給大家。
如果正好對您也有所幫助,那就最好不過了。
文章有點長,也需要您花一點時間思考。
01
以史為鑒:到底怎麼“鑒”?能不能“鑒”?
“太陽底下無新事”和“一切事物是都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發展的”,這2句話一直讓我印象很深,也受益匪淺。
用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來解釋吧:
其實曆史和小說不一樣,因為曆史的答案,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的崇祯同志終究是要死的,而且肯定是吊死,他不會撞牆,不會抹脖子,不會喝敵敵畏。總而言之,我不說,你們都知道。
所以結局應該是固定的,沒有支線。
很多人問,為什麼看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為鑒。
現在我來告訴你,以史為鑒,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發現,其實曆史沒有變化。
技術變了,衣服變了,飲食變了,這都是外殼,裡面什麼都沒變化,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轉來轉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殺的人還是要殺,嶽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
所有發生的,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能超越曆史的人,才叫以史為鑒。
然而我們終究不能超越,因為我們自己的欲望和弱點。
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順便說下,能超越曆史的人,還是有的,我們管這種人,叫做聖人。
以上的話,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沒看懂的,就當是說瘋話。
最後,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因為看得曆史比較多,所以我這個人比較有曆史感,當然,這是文明的說法,粗點講,就是悲觀。
這并非開玩笑,我本人雖然經常幽默幽默,但對很多事情都很悲觀,因為我經常看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電視劇一樣),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隻有悲劇結局,無一例外。
每一個人,他的飛黃騰達和他的沒落,對他本人而言,是幾十年;而對我而言,隻有幾頁,前一頁他很牛,後一頁就慫了。
王朝也是如此。真沒意思,沒意思透了。但我堅持幽默,是因為我明白,無論這個世界有多絕望,你自己都要充滿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說,很短暫,事實上,有時候,它很漫長,特别是對苦難中的人,漫長得想死。
但我堅持,無論有多絕望,無論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自己說,這個世界很好,很強大。
這句話,不是在滿懷希望光明時說的,很絕望、很無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時候,說這句話。
要堅信,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因為你還活着,活着,就要繼續前進。
02
真實的世界沒有說明書。
從“遊樂場”到“荒野求生”,怎樣從大學走向社會?
“孩子們,歡迎從‘遊樂場’模式進入到‘荒野求生’模式!”
如果在大學生眼裡,即将邁入的“社會”有一扇有形大門的話,我會興沖沖地在門上挂起這樣一條橫幅。
遊樂場模式的本質,在于它由一系列既定的遊樂項目所構成,每個項目都設定好了起點、終點、路線和時長。完成這些項目會遇到一些挑戰,但這些挑戰本身也是被設計好的,它們的難度相對固定,不會突然升級或者降級,不會有意外出現。
而在荒野求生模式中,你無所依憑。
你會遭遇到一個個未曾料想的、未曾遇見的麻煩,或饑腸辘辘,或猛獸環伺,你必須使盡渾身解數,去獨自解決撲面而來的問題,然後是下一個問題,再下一個問題……
沒有說明書,沒有攻略,沒有錦囊。
兩種模式培養出的,是不同的思維品質。
遊樂場裡的挑戰是模拟的,老師已經為你準備好了答案;而荒野中的挑戰是真實的,可能誰都不知道怎麼辦;
遊樂場裡有坐标、有地圖、有說明書,荒野裡隻有或隐或現的腳印;遊樂場裡九勝一敗,荒野裡九敗一勝;在遊樂場裡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荒野裡,高手更可能是你的對手。
所以在學校裡,你思考問題時總會從理論出發:某某人在某某時間提出了某某理論:“哇,今天又學到一個新知識!”又到理論為止。通過一番思考和探究,你又驗證了一遍該理論,或者(更牛一點的)對理論有新的擴展或深化:“哇,又寫了篇好paper!”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理論最初的起源,是為了解決某個現實的問題或者受某個真實的現象而引發。
而你在接觸該理論時,那個現實問題早已不存在或者不重要了;或者,它依然重要,而你卻毫不關心。
所以,你可能會不自覺地沿着前人鋪就的道路走下去,卻不知道,這條道路到底是要通向何方。
而在實踐中,你會自行産生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困擾你、折磨你,讓你焦灼不安。
于是你非常迫切地試圖解答它,在這個求解問題的過程中,舊的知識被激發、調用、重組,而新的知識也一點點萌芽。
而在遊樂場模式中,你遇到的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的,而不是源于你自己内心的渴求,你缺少足夠的動力去自行解答它,你隻是在搬抄某一個答案。
當然,你需要了解這些答案——這些人類文明曆程中的精華。
但是,你更應磨砺出“從對現實的悉心觀察中挖掘問題,又對問題進行獨立和系統的分析甚至構建出新的理論,以最終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你更應知道,當你失去了所有的拐杖和火把、當你面對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問題、當你查了無論多少文獻都找不到答案時,在一片漆黑中,你如何活下去。
這就是荒野求生模式。
它從觀察和分析現實問題開始,經過一番(也許是理論層面上的)分析和探索,又回歸到現實。
03
如何求解現實問題?
一旦進入荒野求生,你必須了解,這個世界還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法,隻有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1.正确地認識問題,而不是簡單地使用别人的問題表述。可以基于對現實處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觀察,對問題重新進行定義,以接近該問題的本質。
2.對問題進行完全獨立的思考,不借助書本和搜索引擎,因為你面前的問題是獨一無二的、全新的。
你可以大膽提出若幹個假設性的求解方向,然後去嘗試,此時失敗是正常的,但你會從中得到意外的收獲。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工作經曆:開始工作後,剛入崗位時,延續在校時的慣性,一接到任務,不是先用自己的頭腦作一番思考,而是打開百度一陣狂搜。
花了很久時間,你可能才慢慢醒悟,企業裡給出的問題都是具體而特殊的,斷無前路可循,必須養成主動思考、先行分析的習慣,通過思考提出若幹假設後再去找文獻或其他方法探索論證。
3.繼續獨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針對性地尋找相關聯的知識。
此時你需要快速篩選和學習新知識,甚至需要不帶偏見的、盡可能多地尋找各種可能有益的知識,也包括與他人交流意見。
這一點其實也不容易,因為人的認知模式總是先入為主的,先期進入的信息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的框架,當後面的信息涉入時,原先的框架會影響我們對新信息的解讀,甚至有意無意地采納與之前信息一緻的部分,而将相沖突的忽略掉。
4.在結合知識以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試着提出一些假設性的理論或者模型。
記住,不是隻有專家、教授、名人、權威才有資格提出理論,你也有能力來構建理論。構建理論的過程可以幫助你對問題的分析達到一個新的深度,同時也能将問題簡化到最本質的層面,并且可能在将來複用于近似的問題。
5.你提出的理論必定需要修正,這時你可以用你的理論去嘗試解決問題,也可以試用于各種擴展情境,如果發現其bug就立即修正。
叠代之後,你的理論就變得越來越有力度,解決問題的大門就此漸漸打開。
6.但由于理論畢竟是對現實的抽象,所以你還需要去關注各種細節性的問題,去通盤考慮現實情況,去窮盡和評估各種因素,這樣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完備的解決方案,來徹底解決這個複雜的現實問題。
7.通常解決一個難題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覺得這個方案不夠巧妙,不妨試着重複以上步驟,直至找到那個巧妙的方案。
在荒野求生模式下,你還必須了解,與思考和發展“理論”相比,解決現實問題有如下不同之處:
1.理論問題通常事先構想出一個理想的環境,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以屏蔽,因此變得比較“單純”;
而對于現實問題,你必須同時考慮方方面面複雜的因素,罕有簡化的方案。
例如很多心理學理論,誕生于實驗室的“理想環境”,因此在應用到現實時往往捉襟見肘。相反,美國商學院的研究、教學方式和傳統學院派路數頗為不同,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正是在于其着眼于分析複雜現實問題的教學研究方式。
2.理論問題最初源于現實,但會漸漸走向自我生長的軌道,有可能離現實越來越遠,最後變成學術圈裡一小部分人的自彈自唱,與外界隔絕;而解決現實問題時,必須時刻思考人們此時此刻的真實需求是什麼,為真正的價值而戰。
例如,大多數心理學理論已經演變為自彈自唱,不過心理學界中最有創造力的心理學家還是會從對現實的洞察中挖掘出不為人注意的新現象并為此構建理論,我相信,其他很多學科,也有類似的情況。
3.很多學科的理論探索,通常會尋找和分析那些一般的、普遍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理論自身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限于科學研究對于“重複”“可驗證”的嚴謹性約束。
但是處理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分析極端現象的價值常常會遠大于一般現象。
比如塔勒布在《黑天鵝》一書中就反複強調分析極端現象的重要性。
而憑借需求層次理論而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馬斯洛,這個研究路數頗為另類的學者,他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研究人類曆史上最偉大人物的共同點,從而得出非常有啟發性的結論,告訴我們“自我實現者”的一系列特質。
在另一領域,創新設計的頂級公司IDEO十分熱衷于研究“極端用戶”,用以激發全新的創意,來解決異常棘手的難題。
4.現實問題的另一個特征是,它常常瞬息萬變、變幻莫測。
尤其在風雲變幻的商界競争中,變化的節奏以天、以小時、以分鐘計,快得令人窒息。而在象牙塔中,一篇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周期一般為兩年,有些學科如數學甚至會長達五年以上;
而一本更新及時的教科書,裡面最新的内容,也至少是五年以前的研究,絕大多數會是10年、20年前的結論。
因此,以前作為思想和知識前沿陣地的大學,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的今天,似乎已經變得過于緩慢和笨重。
簡而言之,求解現實問題,就是求解複雜性,求解各種未知和不确定,以及求解永恒不停的變化。
而這些,都很難在校園中得到鍛煉。
04
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多種路徑
那麼,在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我們可以怎麼做,來更好地迎接荒野中的挑戰呢?
方法不止一個。
在大學裡,我們的信息輸入是理論,信息輸出也是理論;
而到了現實中,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把“現實世界”作為一個重要的求知的變量納入進來,不隻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問題,而且需要磨煉把理論融彙于現實、考量現實複雜情形的本事。
人類曆史上很多超凡的智者已經找到了許多将“現實世界”與“理論世界”結合起來的方法。
今天,在這裡分享從“理論輸入”到“現實輸出”五種代表性模式。
第一,投資家查理·芒格的模式。
是廣泛吸收多個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工程學等)的知識,把這些學科最基本的模型作為他分析和判斷現實問題的思維工具,進行拉網排查式的全角度分析,思考多個複雜因素所形成的共振,最後得到一個完整、全面和深刻的分析結果。
在這種模式下,很多理論性的知識被理所當然地、頻繁地跨學科使用,并在現實問題的解析中發揮奇效。
與沒有多學科知識背景的投資者相比,芒格能更為深入地洞察這些投資問題的内在結構和本質特征,從而提出超越市場的投資判斷。
第二,經濟學家張五常的模式。
是從“現實輸入”到“理論輸出”親自去觀察、親身去實踐市場中真實的經濟行為,從對真實世界的洞察中獲得經濟學的理論洞見。
與那些書齋式學者相比,他能發現和分析更複雜多變的經濟現象,并把這些現象帶入經濟學研究的理論視域中。
比如他曾經兩次在除夕夜到街頭賣橘子,體會不同時點、天氣和其他因素的變化下,交易雙方讨價還價的情勢變化;他還在自己的海邊别墅旁養殖生蚝、三文魚等水産,然後分析流動和非流動的自然生物的産權問題。
這種從現實世界中獲取理論智慧的方式,正好和查理.芒格從理論世界獲取現實智慧的方式相映成趣,為我們展示了兩種互補的嫁接理論和現實橋梁的方法。
第三,投資家、《黑天鵝》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塔勒布的模式。
從理論和現實中交替學習。
塔勒布是穿梭在學術和商業之間的思想家,他畢業于沃頓商學院,是資深的數量金融交易員,也是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而他從小至今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哲學家,他精通多國語言,廣泛涉獵哲學、邏輯學、曆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著作。
他的黑天鵝思想,既是他對現實世界特别是人類曆史上的極端事件加以深刻洞察的結果,又是多學科思想的融合。
在他的《黑天鵝》一書中,可以看到他吸納了彭加勒的科學哲學思想、卡爾·波普爾的懷疑主義思想、丹尼爾·卡尼曼的行為經濟學思想以及曼德爾布羅特的分形幾何學思想,還有帕斯卡、洛克、哈耶克、蒙田、丹尼特、奎因等人的思想智慧。
塔勒布的人生曆程生動地展現了這樣一種路徑的可行性:從現實和曆史中提問,在思想的海洋中尋覓,在實踐中驗證,又在寫作中升華。
第四,理查德.費曼模式。
理查德.費曼不僅是一位蓄聲全球的物理學大師,也是一位教育家,因為他總是能把非常抽象的物理學概念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或者精巧的現場實驗展現出來,并且讓學生從深層次上領會這些概念。
所以他既能作重大的理論創新,又能在現實中遊刃有餘。
在他的眼中,物理學絕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陳述,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他所著的《費曼物理學講義》是曆史上最成功的物理學教科書,曆經數十年暢銷不衰。
他還特别善于用圖形和圖表來展現抽象的過程,他發明的“費曼圖”,提供了對量子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的方法,至今已成為全世界粒子物理學家的工作語言。
費曼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抽象的理論和生動的現實之間是可以沒有邊界的,如果有人覺得存在邊界的話,恰是因為他的知識和思考尚不足以洞見兩者深處的關聯;
相反,如果一個人可以用經驗來表達理論,用具象來表達抽象,正好說明,他很可能是一位非同尋常的思想家。
第五,侯孝賢模式。
侯孝賢導演有一個特殊的本事,就是“讀人”。
凡是他交往過的人,他都會悉心觀察,像讀一本書一樣去讀他們,特别是那些看上去有些奇奇怪怪的人,更是會引發他強烈的“閱讀”興趣。
想必,這位大導演,一定是把他遇見的所有人當成了一個巨大的素材庫,通過分析、解碼、變異,再融合到他的電影中,去把電影中的人物給異常真實地塑造出來。
與從書本中獲取靈感相比,候孝賢更善于從現實的經驗中獲得智慧,獲得第一手的信息和靈感。這種解碼現實的功夫很值得學習。
所以他的模式是從現實中學習又回饋到現實中。
05
如何聯系理論和現實
歸納以上五位人物的方法,可以總結出一條具有操作性的建議:
在現實世界中思考理論問題,在理論世界中思考現實問題。
在現實世界中思考理論問題,可以讓我們比其他的實踐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統,然後又反過來助益我們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在理論世界中思考現實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的适應範圍和界限,然後又反過來優化和完善我們的理論。
更重要的是,這種思考的過程,逼促我們去建立理論和現實之間的聯結。
如果你試着去踐行這個方法,應該就會慢慢地發現:
這些行動,可以幫助你一步步地構築起自己獨特的知識和經驗體系。
因為當你把紛繁複雜的現實和眼花缭亂的理論進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後,它們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而且不可能有人正好和你的這部分心智相似,甚至連模仿也斷無可能。
這種逐漸打磨出來的獨一無二的智識,就可能幫助你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幫助你在複雜多變的荒野競技場中站穩腳跟。
知乎上曾有人問“怎樣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就我的理解,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速效大力丸可以吃的。
但上面的方法為我們指出了一些我們很多人未能充分發現和認識的道路。
這也是我自己正在踐行的道路,希望它們可以最終引領我和你,走到“很厲害的人”才可駐足的巅峰。
06
一甯說
不知你是否有感受?
自從畢業邁入職場後,你在職場上遇到的工作、業務與個人發展問題,似乎隻能靠自己摸索了。
因為你“不敢問”了,真實的世界沒有在你身邊的老師了。
可現在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最稀缺的就是利益,無數人都在競争有限資源。
沒有任何培養、教學大綱了,沒有任何發展計劃了。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荒野求生。
所幸,這也有方法和規律的。
有緣溝通。
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