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字為什麼很散?漢字一字一義的學問太大了,例如 “視” 與 “觀” 這兩個字都有看的意思,“視” 主要是看外表,表示看待、看望之意,如重視、輕視等,也代表眼力,如近視、視力等,還有親臨某事的意思而 “觀” 字則不同了,觀也有用眼睛去看的意思,如觀察、觀賞、參觀等,但觀還有用 “心” 去看之意,以表示對事物的認識、看法,如觀點、觀念、主觀等順便說一下,視與觀這兩個字都是在甲骨文中就有的字,其産生的淵源非常久遠早在幾千年以前,那時候的華夏民族就懂得使用這兩個字,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觀字為什麼很散?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漢字一字一義的學問太大了,例如 “視” 與 “觀” 這兩個字都有看的意思,“視” 主要是看外表,表示看待、看望之意,如重視、輕視等,也代表眼力,如近視、視力等,還有親臨某事的意思。而 “觀” 字則不同了,觀也有用眼睛去看的意思,如觀察、觀賞、參觀等,但觀還有用 “心” 去看之意,以表示對事物的認識、看法,如觀點、觀念、主觀等。順便說一下,視與觀這兩個字都是在甲骨文中就有的字,其産生的淵源非常久遠。早在幾千年以前,那時候的華夏民族就懂得使用這兩個字。
在中國古代,對于 “觀” 字有很多深刻的解釋,《周易》六十四卦中,專門有一個 “觀卦”,主張上觀天道,下觀民俗。在《黃帝四經》中也有一篇以 “觀” 字為主題的文章,也講到 “觀” 的重要性。最佩服的是佛教對 “觀” 字的解釋,佛教把 “觀” 字當成培養智慧的修行方法,并把“觀智” 分為16種,這個智是智慧的智。這16種觀的智慧是:名色識别智、緣攝受智、思維智、生滅随觀智、壞滅随觀智、恐畏現起智、過患随觀智、厭離随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随觀智、行舍智、随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和省察智。不懂得佛教為什麼要把 “觀智” 分為這麼多的種類,我想,主要還是從身心修煉的角度去解釋其意吧。
我們常說的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人生、價值這三個名詞,如果後面不加上 “觀” 字,就是一般的泛指名詞。但是這三個名詞的後面加上 “觀” 字之後,就使其具有了極其豐厚的涵義,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去看待這三個帶 “觀” 的名詞,必須認真地長久的去思考學習,才能理解其中的豐富内容,才能以此把握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真正意義。
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在微博上有一個很時興的網絡用語叫做 “毀三觀”,用來泛指那些颠覆大多數人一般看法的人、事和物。毀三觀其實就是三觀不正,就是一種低俗、扭曲、擰巴、颠倒的社會和人際現象。而如果三觀不正,也許能博得一時的流量和關注,但最終都免不了令人恥笑和失敗的命運。
其實,後面加上 “觀” 字的名詞還有很多,都值得去認真的探讨和論述,不隻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個名詞。之後,我會在這方面做一些個人的探讨和論述,敬請各位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