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注釋】
▲見賢思齊: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向他看齊。賢:賢德,有善行。齊:看齊。
▲自省:自我反省。《學而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德的人,希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内心能自我反省,不犯同樣的錯誤。”
【學而思】
知易行難,想要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需去除貪嗔嫉妒之心,懂得謙恭禮讓之道,通過不斷學習強化自身修養,不做“困而不學”的人。
“賢”不單指現在的人,明·薛王宣《讀書錄》曰:“思齊内省,不獨見當時之人如此,以至讀古人之書,見古人之賢者皆思齊;見古人之不賢者皆自省,則進善去惡之功益廣矣。”
參讀:
《述而篇》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泰伯篇》8.5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季氏篇》16.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知識擴展】
《孟子·滕文公上》顔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顔淵說:“舜也是人。我也是人。有作為就應該像舜那樣。”)
《荀子·修身篇》: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qiǎo]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菑”同災)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緻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谏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緻亂而惡人之非己也;緻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谄谀者親,谏争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噏噏[xī]呰呰[zǐ],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見到善行,一定認真自查,自己是否具有這種善行;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心懷憂懼地反省自己。自己身上好的德行,就要堅定不移地珍惜它;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品行,一定要像受到災害一樣痛恨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點而批評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贊賞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賊人。所以君子尊重老師、親近朋友,而極端憎惡那些谄媚自己的賊人。追求善行永遠不滿足,受到規谏能引以為戒,即使不想進步,可能嗎?小人正好相反,自己胡作非為,卻憎惡别人批評自己;自己極為不肖,卻希望别人說自己賢能;自己心腸狠毒,行為如同禽獸,卻又憎恨别人說自己的壞話。親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遠規谏自己的人,把糾正自己錯誤的話視為譏笑自己,把極端忠誠的行為視為陷害自己,這樣的人即使不想滅亡,可能嗎?《詩經》中說:“附和阿谀奉承的人,厭惡诋毀勸谏你的人,這是多麼可悲啊。好的意見不聽,不好的意見反而聽從。”說的就是這種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