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過才知水深淺的感悟? 《論語·憲問》第12章原文如下: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涉過才知水深淺的感悟?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論語·憲問》第12章原文如下: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用今天的語言通釋,就是: 子路問“什麼人是完美的人”。孔子說:“如果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藝,再用禮樂修飾他,也可以算完人了。”子路說:“現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孔子說:“見到财利就想到義,遇到危急能獻出生命,長久處在顯赫的位置上不忘以往的諾言,也能算完美的人了。”
在本章處理上有兩處值得讨論:一是:“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的句讀,二是對“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解釋。 我認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這個問是子路提出的,決不是孔子自問自答,史料中顯示的孔子很少“設問”這個風格。“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這話是孔子回答子路的,它是繼子路“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之問而答的,是對前面高标準的“成人”的退讓,是退一步說的話。“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子路說不出這樣的話,況且“亦可以為成人矣”與上文的回答語氣一緻。
對“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中的“要”,許多人都解釋成“音yāo,同‘約’,窮困,困頓”,把“久要”解釋成“舊約,過去答應過的别人的話”,把“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解釋成“長久的處于貧困的境地也不忘記昔(平)日的諾言”。我則把“要”解釋成“顯要”,把“久要”解釋成“長久地處在顯赫的位置上”。理由有五:
一是把“要”解釋成“貧困”不合邏輯——成人(完人)怎麼能處在貧困之中呢!
二是把“要”解釋成“同‘約’”太牽強,《論語》中“約”五處出現,《裡仁》第2章“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的“約”,就是“貧困”的意思 ,有“約”何必用“要”!
三是人們常常在還沒有發迹時許下諾言,發迹之後很少有人兌現諾言,發迹而能兌現諾言的人實在是了不得的人。
四是讓貧困之人踐行“平生之言”說不通,讓他拿什麼去踐行“平生之言”?
五是“平生之言”已經是“舊約”了,把“久要”還解釋成“平生之言”不通順。
出現對本章的誤解,大概源于《論語注疏》:“久要,舊約也。”但《論語注疏》又說:“雖年長貴達,不忘其言。”仍然談到了“貴達”。“貴達”就是“發迹”。可見要不忘平生之言的前提條件是“發迹了之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