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先敦,字格如,号靈山人,齋名雲鶴軒,河南内鄉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書畫院畫家,東方典藏美術館研究員,蘇州市文廟書畫院學術顧問。曾任中國書法名城(之鄉)聯誼會理事,河南省書協篆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南陽市書協副主席,内鄉縣文聯主席、書協主席。獲中國書法家進萬家先進個人,河南省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南陽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其書法作品集諸家精粹于一爐,點畫精到,渾厚沉郁,峻折飛動,氣息暢達,創作上涉及正、草、隸、篆、行。國畫作品清麗雅緻,布局細密嚴謹,蘊含書卷之氣,頗具古意。在他筆下,菊綻金鳳,蘭吐清芳,得古賢妙筆意趣;鶴舞九天,松立流年,存文人萬千氣象。作品被國内外藏家及多家畫廊收藏。
尹先敦國畫作品集評
先敦兄繪畫是很講究筆法的,這無疑得益于他的書法家身份。書法是線條語言,繪畫也是線條語言。書法講究腕力,用力要剛柔相濟,收放自如,繪畫何常不是如此?讀先敦兄的畫是一種享受,與其說是讀畫,不如說是在讀一則寓言故事。先敦兄的畫如詩、如散文,有故事,有情景,有意韻,有風緻。誠然,他的這種畫中題詩的藝術營造也與他的詩人素質有關,他喜歡在一幅畫畫好後,寫上自作詩,這既是對畫面的闡釋,也是對他繪畫情懷的闡釋。在他畫裡把人類的情感之神賦予自然界的生命萬物,一切都表現得淋漓揮灑,随心所欲,非有心手相應之神思,不可能達到如此奇妙之境界。
薛繼先(著名文藝評論家)
石蘊玉而山輝
水懷珠而川媚
在天地間博弈
落子無聲
老子出關而去
尚存函谷關的神韻
蘇秦背劍而來
鲸魚未變而守江河
李斯高居廟堂
留下篆隸方圓
而你
總是獨坐在光影的背後
右手持玉
左手握筆
任風月的露珠蹉跎在詩畫中
沉思
有一天
你輕輕推開了中原的大門
那雨後天晴的蔚藍
是宋徽宗的夢境
落筆
無聲
留下的那一片黑白
穿透了時光的滄桑
我知道
那是來自世界之外的雪域
還有
你的仙鶴
戴宇(旅日作家)
先敦老師的畫,因具有深厚的書法功力築基,故多了一些“寫”的筆意。他的作品,線條老辣生動,應物随形,筆法健、墨氣活;設色随類賦彩,濃淡相宜,豔藻獨構;構圖嚴謹奇巧,景少意長,氣韻天成。廣博的文化修養雖不能代替專業的磨煉,但博采衆長,積久貫通,胸有古今,絕對是提升書畫藝術氣韻的必要條件。書畫之外,先敦老師亦是詩人。他常以自己的原創詩詞進行書畫創作,既用詩的文化氣息和精神空間來深化延展書畫作品的思想内涵,又用畫的意境賦予詩詞強烈的畫面感和美學色彩。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畫意,逸趣橫生,達到了意境神妙,互為融通之臻境,有時候竟然分不清一幅作品是詩題畫,還是畫題詩,使作品更加豐富和諧。
張珂(旅非畫家、評論家)
尹老師的繪畫作品含蓄蘊籍,幽雅恢宏,書卷氣息濃郁。菊綻金鳳,蘭吐清芳,得古賢妙筆意趣,鶴舞九天,松立流年,存文人萬千氣象。筆精墨妙,用線雖老辣蒼勁,卻骨力内蘊,用墨講究,巧分五色,幹濕濃淡,清韻雅緻,色敷随類,墨色無礙。構圖謹嚴,經營位置極具匠心,既有傳統的法度,又有現代的構成意味。對比強烈卻統一和諧,直追宋人風範。畫面精緻唯美,韻味靈動傳神,内蘊流溢真趣,爽快明朗,欣欣向榮,深受藏家和市場青睐。
李強(畫家、評論家)
尹先敦老師畫仙鶴,追求立意新穎,情感真摯,在不斷地研習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他創作的仙鶴系列作品中,以頗有靈性的藝術筆墨捕捉在濕地上鶴生活的細節變化規律,展示出東方鶴文化現象的生存實況,藝術地展示出自然美融彙在繪畫中的超撥與灑脫。從細膩的章節描繪中闡述出畫鶴藝術的古韻味。成功地再現了自然氣韻生動之美,恰到分寸地提升鶴文化藝術境界。用自然之美烘托出藝術之美的内在。這是畫家尹先敦老師的作品傳達出的另一種深遠,正如藝術大師吳冠中所說“美術除去表現人外,很适合表現大自然,大自然的美,人們需要美,大量的美偏偏在大自然裡。”從尹先敦老師的畫鶴藝術中我們不難讀到從大自然的升華中再現的藝術之美,這種自然中的美,源自畫家内心與大自然融彙貫通後的才氣,恰如古畫論所闡述的“師法自然,中得心源的要旨所在。”
鄭啟軒(文藝評論家)
為了畫好仙鶴,尹先敦老師遠赴齊齊哈爾紮龍自然保護區和鹽城鶴鄉,在沼澤湖邊和蘆葦叢中與鶴朝夕相處,觀察研究鶴的各種習性特點。有的在風中翩翩起舞,有的傲然獨立于碧波蕩漾的湖邊,有伸腰擡頭、彎腰、跳躍、跳踢、展翅行走、屈背、鞠躬、銜物等幾十個、幾百個動作的連續變幻。尹先敦說:“例如鞠躬一般表示友好和愛情;全身繃緊的低頭敬禮,有表示自身的存在、炫耀、恐吓之意;彎腰和展翅則表示怡然自得、閑适消遣;亮翅有時表示歡快的心情等。”他将筆下的仙鶴賦予濃郁的生活情趣,姿态飄逸雅緻,舞步輕盈。在他的筆下放它們回歸到沼澤、湖泊、蘆葦蕩、水草地中;放飛它們到晴空裡、朝陽下。在他的筆下仙鶴飛揚着,舞動着,歌唱着,與天地、與物候、與人文、與時空,融為一體;在他筆下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田園(青年作家)
尹先敦老師的鶴,線條自然,形态逼真之外,更有非常巧妙的立意。鶴,在水仙邊上,在雲霭下,悠哉悠哉。那情景,當然有趣,當然有情。那鶴,寄托着主人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水仙,沒有張狂,不會招蜂引蝶,花也素淨,草也淡雅;那雲霭,在寫月而無月的巧妙手法之外,似乎是反襯,讓鶴表現出置身世外,任憑雲起雲落,雲卷雲舒,雲明雲暗,自己閑庭信步,悠然自得的性格特征。人常說閑雲野鶴,這裡,雲不閑鶴閑,自得其樂,實在難得!當然,這更是一種境界,此情此景,不禁讓人聯想起來“大隐隐于市”。把鶴畫到這份上,鶴的形象非常鮮明,鶴的立意如此高雅,令人欽佩。當然,這更是一種境界。這境界,令人神往,值得細細品味,能讓人陶醉其中。
方劉品(青年作家、書法家)
尹先敦國畫仙鶴諸家集評
“中原鶴尹”,先敦長于花鳥而特好鶴。鶴是大自然之靈異珍禽,鶴鳴九臯,為人所仰慕欽敬。鶴與天地相偕相伴,相親相愛,優遊,涵泳,吉祥如意,合于人之瞻奇仰異之心,寄喻着人之理想高境。早有古《詩經》開其端。先敦畫鶴好像從書法創作時風樯陣馬的壯美,換作繪畫時風平浪靜的優美,一派優容,舒緩,清朗,輕妙。
一一孫荪(著名作家)
老友尹先敦君原為書家,想不到竟又修煉成了畫家,心心念念送我一幀《松鶴延齡圖》。立即懸于書房壁間。不再翻書,不再上網,切切地凝神看畫。但見素潔的宣紙上,蓦地生出一株千年古松(不是一株,應是一片松林),幹皴壯,枝虬曲,葉森森然蔥郁,似能聽到簌簌風聲,那是大自然的呼吸。這松,應是唐代詩人賈島《尋隐者不遇》裡的松,元代畫家王蒙《花溪漁隐圖》裡的松,應是生于崇山峻嶺,閱盡世間滄桑的松,高古而蒼勁。樹巅的鶴才是主角。這八隻可愛的鳥兒,聚散有緻,疏密有度,或悠然而立,或佁然而伏,或展翅欲飛,或引頸而鳴,一隻隻氣韻生動,親親地看着我,仿佛要絮絮地告訴我一番意思,有關天地造化的意思,又仿佛頃刻間要一字兒排雲而上,把我的心緒引向高遠的碧霄,作莊子的逍遙遊……畫的蘊涵還有許多,我讀啊讀,還沒有完全讀懂讀透。讀着讀着,依稀讀出一種氛圍,一種境界,一種氣象,先是氤氲在畫間,後是充盈于書房,又似乎一下子彌漫四野大千。我很享受,心情平複,心胸開闊,心間浸潤着閑逸、曠達、安适的美好感覺。
一一周同賓(著名作家)
先敦以書畫印詩成就美名的,大行其道是書法,倍受贊譽是繪畫。他涉獵甚雜,畫風寬廣,人物,山水,花鳥,走獸,器物,無一不可,中原能如此全面發展者甚少。近年著稱,竟然是松鶴。為此,他多程北上南下鶴鄉觀摩,寄癡念深情。其松鶴,亦是尹鶴形态。以墨筆刀劈斧削,皴皺點染以靛青顔料,凸顯翠松的虬枝龍盤形象,這有他書法的一甲功力,就渲染出蔥籠無邊的松來,閃爍透露着蘭寶石的亮彩。松幹如蒼龍,霹靂出雲,如鐵石,不畏刀斧,如莽蛇,盤繞蜿蜒,如老人,飽經風霜。這虬龍升騰氣勢的古松,伴随着幾隻透身仙氣的鶴來。或站,亭亭玉立,或卧,顧盼回首,似在迎接遠方的親人,或飛翔晴空碧霄,潇灑動人,或盤旋,飄逸若天女,羽白頂紅,眼神多姿,流露款款深情。那昂首清歌的鶴鳴,如此高興,雅緻,清音悅耳,似已透出紙外,嘹繞耳邊,十分有情有趣,入眼入心。作品落款,常附畫家自作詠鶴詩,或以行草,潇灑飄逸,或以篆文,古樸稚拙,有畫有詩,有字有文,詩畫相映成趣,文圖相得益彰,吉祥如意。偶聞,幾家雜志及文學網站,以鶴尹杯命名,在全球華人間征集小說,獎品以先敦書畫佳作。文藝界中,有茅盾獎、魯迅獎、羲之杯、啟功杯,今有鶴尹杯,可見先敦對文學、對青年的支持,亦可見其聲名遠播深受歡迎。
一一 聶振弢(著名文化學者)
“中原鶴尹”,是我對中國河南著名書畫篆刻家尹先敦兄的雅稱。讓人難以想像的是,他的書法、國畫作品都是用左手行筆創作的。他因在讀小學三年級時,一個雨天,從學校回家的泥巴路途中不慎摔折右臂,後因對書畫的狂熱喜愛與堅定執着,為不影響學習,改用左手執筆。近些年來他傾心國畫花鳥,仙鶴幾乎成為筆下的永恒主題,尤以形式多樣、鶴姿多變馳譽藝壇,不愧"中原鶴尹"稱号。
一一王勇(菲律賓著名詩人)
這樣想着先敦兄,想着他的廣種博收後沉澱出的溫文爾雅,想着他骨子裡那股自強不息的健達精神,禁不住地翻開先敦兄的微信,這是另一番雲鶴蒼松、綠茵光燦的丹青世界。他所追求的雲鶴海天境界,莫不是他的幾位老師的藝術境界的再現麼?譚建丞翁以百歲的樸厚蒼古,寫就仁筆善墨、海鶴高标;朱劍峰翁以百歲的恬淡高遠,寫就閑雲仙山、霜菊精神。先敦兄筆下的鶴,不就是思接先師,藝開新風的天使羽人,載着他遊于藝、依于仁、志于道的人生,展翅雲天的繼續前行麼?中國藝術要取得大的成就,最終達到人筆俱老、心手雙暢、爐火純青,都要經過“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後的再學習、再開始、再陶煉、再升華的過程。先敦兄在即将抵達這個年齡的轉折點時,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新的藝術起跑線上。
一一張兼維(著名文化學者)
先敦兄無疑是一個享受了“天助自助者”的幸運者,他熱愛生活,追求美好并善于從生活中捕捉靈感,又能将傳統與創新融會貫通,讓藝術與生活互為關照,從鶴的共性之美中提煉出嶄新的感悟形成具有個性的繪畫語言。正所謂“師古人”又“師造化”,“承傳統”亦“融現代”,以獨具特色的風格彰顯了固有的創新力和生命力。他筆下的鶴與景是那樣貼近現實與自然,雲端盡翔飛,濕地共舞姿;池畔悠然處,林旁閑散時;花間覓芳菲、松下探幽靜,無處不在地賦予了仙鶴為人稱道的本質特征。
先敦以自己的真性情營造筆下優美的意境,畫面清麗典雅、格局高遠有緻、墨色和諧相宜,仙鶴們典雅、祥和、溫文爾雅,将祥瑞之氣聚成畫魂。欣賞這樣的作品既可悅目亦能養心,品味之餘又回味無窮。
張蘇甯(知名畫家、作家、評論家)
百工從事,皆有法度。先敦先生是優秀的書家,多幅仙鶴圖線條明晰硬朗,構圖嚴謹,設色明豔卻又豔而不俗。草蓼伴石而生,清泉流于石上,翠竹掩映其間,一派美好的鶴圖仙境。從幾隻到數隻,仙鶴立在岩石、草地、松樹之上,每隻的情态身姿畫得生動流暢,靈動活現,鶴的羽毛用細筆或稍帶寫意的技法,優美的線條,顯得栩栩如生。他還以“拟人化”和“生活化”的創作思路,畫出鶴的家庭生活,群體場面,如對歌、求偶、群聚、嬉戲等畫面都生動迷人。富有神奇色彩的仙鶴在他的筆下仿佛被注入一股仙氣,令人神往。鶴的畫面,也創造出一種真實與自然,平靜與清澈,悠然自得與空闊無邊的詩畫境界。
一一水兵(知名作家)
縱觀雲鶴軒的鶴畫,構圖精妙奇巧,布局匠心獨運,既有傳統内涵,又有現代元素。鶴生活在濕地,喜歡寂靜,喜歡在遠離人群的地方,不慕人間繁華,它們是孤獨的自賞者,情願做閑雲野鶴,也不屈服于人類的馴養,從而展示出鶴高潔的品格。創作者用詩句:“清音歌九野,樂者壽無疆。”來揭示鶴長壽的原因,也借此表達一種對人們的勸誡,像鶴一樣甘于淡泊,摒棄浮躁心态,做一個簡單快樂的人。創作者很有創意,常把鶴與月季以及梅蘭竹菊組合在一起,集中了美好事後,更顯得吉祥如意。雲鶴軒主人尹先敦以鶴喻人,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藝術事業的追求,他在鶴圖中題詩自勉:“事業貴精進,淡然天地寬。經年積跬步,高路入雲端。”基于這種勤奮執著的進取精神和超然物外的平和心态,創作者在藝術形式上彰顯出其爐火純青的藝術水準。
一一張汝(知名作家)
走進尹先敦的鶴系列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意境、筆墨性、文人性方面,都得到了傳統文化積澱的充分滋養,他以書寫功力和内心感情抒發為鋪墊,把一種敬畏之情一筆一筆任性而灑脫地寫在特定位置,情思如潮水般一發而不可收。綿遠的綠洲、豐滿的湖澤、肥美的水草,是構成尹先敦鶴系列國畫的基本元素,這也是鶴們賴以生存的主要家園,這種非常完美的自然生态,何嘗不是畫家自己“綠洲地依琴靜卧,湖澤裡水清魚躍”的心魂所寄?尹先敦這種客觀的自然景象與主觀生命情調交融互滲,引起各種感官聯覺,喚起了審美心理場的整體效應,不自覺地就打開藝術創造的頁面,挖掘出最純深的情,透入了最深的景,這種“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成就了一個鶴飛魚遊、風吹草蕩、淵然而深的靈境,這種“情”與“景”交彙的靈境,正是尹先敦鶴系列作品獨特的藝術境界。
一一楊娴娉(知名作家)
鶴尹賦:皓羽朱冠,散漫水岸。舉纖足而綽躍,振新翼以翩跹。引修頸且顧步,伴煙霞而相歡。或奮翮雲霄之上,嘹唳緻遠;或盤桓松竹之末,忘我耽玩。時飲清流迎旭,每依寒碛消閑。故知仙靈适野,性厭籠樊;樂栖芳渚,潔身永年。幸賴格如之椽筆,廣布雅韻于人間。
後記:中原才子尹先敦,字格如,号靈山人,以畫鶴聞名遠近,清雅脫俗,餘每觀其畫,總被其空靈閑逸、生機暢達之意境感染,暫獲一份澄明。
一一周濤(知名詞賦家)
對于中國傳統藝術來說,年齡不是阻礙其發展的因素。相反,世事經曆越多,反而更能表現生命中“真”的東西。很多畫家都是在晚年變法才成就了其藝術史上的地位,一個著名的例子便是齊白石。所以,對于尹先敦先生來說,大好時光才剛剛開始。幾十年來,對生活、對人生、對生命、對自然的理解和感悟,使得尹先生的作品在清新自然、典雅明快中又多了一份厚重和沉穩。尹先敦還有遊刃有餘的一種資本,是其題畫内容,大多都是自己所做的詩詞,他的題畫詩和他的繪畫一樣,清新自然,明快簡潔,不僅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對畫面意境的闡述和升華。筆墨可以錘煉,但歲月,隻有經曆了才能有所感悟。先敦先生以七十年的人生閱曆,數十年的書法實踐,融入到繪畫中去,真正的“人畫俱老”。
一一佩之(知名書法理論家)
唐玄奘不辭勞苦,把本在南亞的佛教播引東土,人們誦幾句“唵嘛呢叭咪吽”,求得了心靈甯靜,東方文化與佛教文化一融合,就成為了中國的宗教。三寶堂主人亦如是,到江蘇鹽城,到東北紮龍濕地觀鶴,留連,感悟,化為自己眼中、心裡、筆下的鶴,或在晴空排雲而上,把詩情引向碧霄。或亭亭玉立,顧盼回首,似在迎接遠方的親人。或潇灑滑翔,展翅伸腿作勢落下,羽白頂紅,眼神多姿,流露款款深情,尤顯唯美别緻。或翩翩起舞中引吭高歌,那喜悅的鶴鳴,清音悅耳,似已透出紙外,嘹繞耳邊,十分有情成趣。畫家有六十年的書法根基,故畫作線條生動,潑實到位。其喙其腿用筆淩厲,柔筆能剛,顯出腕力。其羽其身,剛筆使柔,齊整圓飽,化作溫柔。畫家善用筆墨,善于用色,僅用最為簡單的黑色墨,注以智慧,傾以感情,筆墨交融,一筆而分濃淡,一筆而分兩色,濃者不呆,淡者不輕,可謂用筆運墨到佳境。這麼的揮灑經營,鶴就從東北,從東海,飛到了南陽盆地,落到了三寶堂案頭,成了尹家的鶴,成就了“中原鶴尹”。
——魯钊(知名作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