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是我國古代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六項基本知識,也是一般“士人”應當具備的六種基本技能,包括禮、樂、射、禦、書、數。同現在高考語、數、外、理綜文綜相比,相對來說,範圍要寬一些,但難度系數也要小一些。
簡單地說,禮即禮儀,要能夠知禮懂禮能夠行禮;樂即曲樂,要能夠識譜懂樂合樂奏樂;射即射箭,要能夠披挂上陣開弓用武;禦即駕乘,要能夠禦馬駕車快速馳騁;書即識寫,要能夠識字寫字文章表達;數是算數,要能夠識數識籌算數運籌。
“六藝”的說法最早見于《周禮》,《周禮--保氏》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禦,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五禮”即吉、兇、軍、賓、嘉等五種禮儀。“六樂”即雲門、大鹹、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六種古樂。五射即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等五種具體的箭法。五禦即鳴和鸾、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五項駕車技藝或考試科目。“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種造字規則。“九數”即九九乘法表。
“六藝”是先秦時期的生活技藝學習,關注點是實際操作能力,與後世經實際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學習是有根本區别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