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7 05:47:11

明洪武青花瓷是中國陶瓷藝術的珍品,明洪武朝(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曆時30年。明代建國後不久,明太祖在 景德鎮珠山設立禦窯廠,成為明代景德鎮最早的官窯。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1

但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真正帶洪武官窯紀年款的瓷器實物。南京博物院曾于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一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制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标本。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2

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3

有些民窯器因為胎體稍粗而呈青灰或灰白色。釉質玻化程度較高,釉面極少有開片現象,釉面細膩、潔淨。玉壺春瓶、執壺 和大碗的底足多刷白釉漿,薄處泛黃,厚處呈乳白色或青色。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4

洪武青花不同于典型的至正青花的背翠豔麗,也不同于典型永樂、宣德青花的濃豔色譯而有自己的特點。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多采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燒制,色彩濃豔的背花紋飾泛出點點銀黑色結晶斑。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5

這種青料比國産青料鐵的含量豐富,錳含量低。事實證明,青花料若不罩在釉下燒出後則為黑色,近似唐代時耀州窯白地黑色的作品;如果罩在釉下燒制,成品則為灰藍色。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6

在造型上多少繼承了元代樞府瓷古樸敦厚的風格,尤其是民窯器,如撇口盤、碗類,中部以下胎體逐漸厚重,有的與元瓷一樣,或者折腰,或者器心留有疊燒的墊餅痕迹。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7

洪武青花瓷以繪制為主,輔以堆貼工藝。洪武青花瓷紋飾繪制布局疏朗,簡練流暢,改變了元代多層次布局,紋飾繁缛的特點,留有較多白地。官窯器的畫鳳多精細清秀,畫法工整,民窯器的則更加自然寫實且繪畫簡練豪放,創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劃"。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8

龍紋大多以雲龍紋繪飾,形象不如元代兇猛。龍頭小、細頸、蟒身、作騰飛狀,頭部描繪簡單,獨角或雙角,龍頭大多有後掠的披發,晚期繪有豎發。爪有三爪至五爪的,三爪較多,爪之間繪得較分開,呈車輪狀。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9

菊花紋以扁菊花為多,扁菊花紋呈圓形,花心繪斜網狀或螺旋狀。花蕊外部用雙線勾描輪廓。花瓣有兩層和三層,最裡層為白色小花瓣,隻用線描而不上色;外層花瓣填色,每個花瓣頂部和一側都留白邊,表現出花瓣的層次。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10

洪武青花官窯器至今未見年款。有落款的實物僅有一件梅瓶,肩部篆書"春壽"二字。民窯青花器亦未見年款。

明代白底青花瓷特質及其代表作品(社會鑒賞家明洪武青花瓷)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