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都人均100元貴嗎

成都人均100元貴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8:08:52

有人拿着高收入卻已經開始下沉,有人崇尚精簡,還有人超前消費到無法自拔。

如今的消費者都在想什麼?

“抓住年輕人的喜好,成為他們慣性消費的對象。”幾乎每個品牌都在嘗新轉型。

我們所見到的IP、網紅、創新、直播,大都是流量下的新産物。

消費場景在演變,用戶和時代背景也在更替,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在花錢這件事上的“執着”。

成都人的消費性格

愛吃也愛買

過去十年,成都12 2區域的人口總量都呈正增長。除錦江、青羊、金牛、武侯,其他區域的城市化率均有提升。

如龍泉驿、新都、溫江、雙流、郫都、新津、青白江,城市化率都增長至70%以上

成都人均100元貴嗎(成都的消費在下沉)1

城市容量變大的同時,電商交易額也有顯著提升。

今年京東發布的“雙十一”成交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四川省購買力排名位居全國第五,成都位列成交額榜首。

成都人均100元貴嗎(成都的消費在下沉)2

從用戶特征來看,四川女性用戶成交額占比43.44%;3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60%,新用戶趨于年輕化。

就數據來看,線上交易較為活躍的商品主要為電子産品、母嬰用品、生鮮、醫療用品。

由此可見,線上消費仍然以滿足剛性需求為主,偏愛健康服務、生鮮、母嬰、電子産品。

線下消費方面,以150元以上人均消費為中高端消費,我們發現大衆點評上錦江、青羊、成華高消商戶品類較為豐富。二圈層高消商戶人均最高不超過300,一圈層内則有商戶人均消費達到了千元以上。

成都高端消費的能力可能遠比想象中要高。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例,2021前三季度成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0%,與前三季度GDP增速基本接近。

成都人均100元貴嗎(成都的消費在下沉)3

再宏觀一點,過去五年(均指前三季度數據)成都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有趣的是,盡管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較高,但從大衆點評數據來看,成都的人均消費水平卻相對較低。

克而瑞四川綜合大衆點評消費數據,整理發現成都一二圈層人均消費水平在44-62元之間。

成都人均100元貴嗎(成都的消費在下沉)4

高新區人均消費超過60元;人均消費在50-60元之間的區域有4個;人均消費在45-50元的區域有5個;人均消費低于45元的區域隻有1個。

分區來看,武侯區商戶基數最大;錦江區人均消費51元以上商戶占比超五成;成華、青羊、金牛人均消費百元以下商戶占比超過90%。

人均消費在下沉,但相比本土超市,單價更高的便利店為什麼火了呢?

成都人的便利店情結

羅森狂熱背後

這幾天,#成都#羅森便利店在網絡走紅,一群便利店狂熱粉為之狂歡。

憑借出色的鮮食、甜點,在與全家、711對壘的局面下,羅森迅速打開年輕消費市場。

但,受限于地域分布,長期以來,成都沒有羅森,重慶沒有全家,川渝兩地的便利店并未完全同步。

這次羅森以收購WOWO便利店為契機,飛速完成在蓉布局,有人感歎,成都終于集齊了全家、711、羅森。

也有人不解,一個“小賣部”為什麼有如此熱度?

我們給不出标準答案,但看了以下數據,或許你也能明白一二。

年輕化 消費群體基數龐大

在成都,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群體的平均年齡為15-59歲,約有1439萬人。主要勞動占人口占比近七成

成都四年新增常住人口489萬,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7年增長10119元。社銷零總額較2017年增加2044.5億

95後人才淨流入占比高出總體水平1%

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群普遍具備獨立産出能力,足以為生活必需品、飲食、娛樂等等需求買單。

就業缺口大 人才需求保持高位

以58同城公布十大新職業就業趨勢為例,城市分布上,2021年7月十大新職業招聘活躍的城市TOP10裡、成都位居第二,僅次于北京。

據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春招季,一線城市校招崗位同比下降4%;新一線城市校招崗位同比增長4%,已成為應屆生就業吸納的主力軍。按比例來看,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應屆生留存率最高,其次是二線城市,三四五線城市應屆生留存率都在25%以下。

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推動銀發經濟需求缺口擴大,有關數據顯示,目前老齡産業的應屆生需求集中于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是養老産業企業,特别是大型企業最主要的招聘地域。

據BOSS直聘《2021人才資本趨勢報告》,2020年新一線城市相對一線城市的平均人才流動率為1.2,為2017年“人才大戰”以來最高水平,人才淨流入規模較2019年提升12.1%。成都2020年人才流動率為1.19徘徊在平均值區間。

越來越多數據顯示,受産業結構調整、教育資源分布等因素影響,成都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

作為全國行業招聘熱度最高城市之一,這裡的文娛、運動、醫美、推拿、影像、夜間經濟極為發達。

無論是以健體、形象塑造、休閑放松為目的消費行為,還是龐大的電商市場和MCN機構,都昭示着這座城市裡,有極大部分人群在通過眼球獲益。

代入到便利店,比起傳統的超市,便利店小而精的風格,偶有的周邊産品、限定或合作商品、自成風格的速食,一方面滿足了辦公族快捷的就餐需求,洞悉年輕消費者的好奇心理,給人營造一種“探索”的消費氛圍。

自有品牌和另類“文化”輸出,這恰恰擊中了當代消費者對于文化消費的執念。

聲明: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企業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