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初心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初心

職場 更新时间:2024-12-03 06:39:45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初心?在工作過程中,我們時常會面臨各種問題,導緻工作不順這時候,建立自己方法論就尤為重要本文作者以他的親身經曆,講述方法論的價值,如何建立方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初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初心(如何建立自己的方法論)1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初心

在工作過程中,我們時常會面臨各種問題,導緻工作不順。這時候,建立自己方法論就尤為重要。本文作者以他的親身經曆,講述方法論的價值,如何建立方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吐槽她明明按照網上最成功的課程方法學習語言,可是依舊不順利。朋友好奇,為什麼别人的優秀方法對于她卻沒有效果?這讓我想起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尋找的答案-方法論。

互聯網的世界,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涉及産品工作5年,除了重複繁雜的文檔與原型工作,我也在一直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意圖指引和幫助自己高速成長。從一個産品新人走到今天,不斷翻閱各位産品前輩的書籍文章,借鑒同行的經驗總結,試圖拿來主義,成功套用,然而卻發現“生搬硬套、水土不服”。

4年前,還記得第一次獨立操刀一個産品功能的需求上線,充滿了興奮與挑戰,每一步流程、每一個節點都在既有産品流程的引導下完成,我所做的就是按照産品老大所建立的産品流程和方法論去執行即可,這也是大多數産品新人剛開始必經的階段(個人敝見:新人入門時不需要考慮太多方法論,執行落地最重要)。

随着産品經驗的日漸豐富,負責産品工作的内容和範圍也逐漸擴大,在一個全新的産品模塊甚至一個全新的産品線中,你需要承擔更多的産品責任,而這需要基于你不斷增長的産品能力和愈加成體系的産品方法論。

提到方法論,相信部分小夥伴可能和我都曾有過類似的想法,第一時刻想着如何尋找已有的成熟的方法論體系,拿來直接複用,結果卻是邯鄲學步。

人性七宗罪中,“懶惰”和“貪婪”是人類的原始本能欲望,這一點在此刻的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以翻閱借鑒之名,行拿來主義之實,試圖直接套用他人積澱總結的理論應用到自己的産品工作中,這就是欲望和動機(如果有小夥伴可以滿足這個需求,或許存在很大市場呦)。

哈哈,扯遠了,說回正題:

既然方法論不能直接照抄,那我們如何搭建更适合的方法論呢?接下來我将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思考,和大家探讨并分享如何建立自己的産品工作方法論,以此審視你過往的産品經曆和工作,你會發現,那些紛繁複雜的事情将變得逐漸清晰。

本文是淺談方法論系列的第一篇,後續我将結合自己的詳細經曆,和大家一起探讨我的方法論。算是自己的成長記錄,也是一次不成熟的分享,不足之處還請各位産品大佬指正。

一、什麼是方法論

百度百科介紹:方法論,就是關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标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過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總結并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

在本文中,作者認為産品工作方法論是基于産品理念下的方法論,就是産品經理基于自身的産品理念,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反思,從而總結出一套可複用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流程、方法、經驗和原則等。簡單說就是以産品理念為指導,固定套路的解決産品問題。

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維活動的成果。産品理念即是産品經理對于産品工作所形成的看法和思想,是産品工作方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理念是對特定範圍下事物認知的高度概括,是經過深度思考的信息加工,具有區域性、概括性、異質性和靈活性;由此指導下的方法論也帶有明顯的場景性、主觀性和成長性。不同主體、不同場景會産生不同的理念,進而指導生成方法論,任一場景下的方法論都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主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生搬硬套的成熟方法論,卻總是不得其用。對于前人的方法論,我們所需要的是辯證的看待和聰明的吸收。

在這方面,曆史悠久的我黨很早就為我們深刻演繹了這一現象。都知道中國共産黨早期是接受國際共産主義的領導,嚴格按照蘇聯“馬列主義”執行“以城市包圍農村的”革命理念,結果證明在中國的土地上隻有中國特色的“從農村包圍城市”革命理念才能取得成功。不同的國情,不同的階層造就了不同的革命理念,也指導了不同的革命方法論。

二、方法論的價值

方法論具有場景性和主觀性,不同職業、不同崗位都有着不同的方法論,既然方法論不能照抄,且差異性較大,為什麼我們還要費盡心力去建立方法論呢?

1. 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比如:做一個競品分析,是否具有方法論将決定你可能是1天或者是1周才可以輸出一份可用的競品報告。

2. 增加工作的掌控能力

比如:你可能會發現,同樣的産品工作或同樣的産品問題,有人得心應手,有人卻一片手忙腳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倆個人是否形成并擁有各自的方法論。換言之,你的從容自若是建立在你不斷叠代,總結積累出的方法論之上。

3.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我們面對日漸複雜的産品問題時,你會發現很多産品問題殊途同歸,當某些問題頻繁出現後,你處理的也就更加得心應手,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工作經驗,并從中演化出屬于自己的方法論。比如,面對競品分析,你既可以快速參照用戶體驗5要素輸出,也可以使用5W1H分析。

再比如,數據挖掘分析,既可以幫助我們跟蹤産品上線後的效果統計,也可以作為我們進行下一次叠代的需求依據。

伴随着不斷地工作實踐和經驗總結,對于工作中的知識掌握,你将實現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改變,最後形成自己成熟的知識體系。

三、如何建立産品工作方法論

那産品經理如何在産品工作中建立自己的方法論呢?

在此我們結合大衛庫伯提出的經驗學習模式,即“庫伯學習圈”,将學習過程劃分為經驗、反思、抽象化、實踐等四個适應性階段。以經驗為起點,反思并抽象歸納出心得收獲,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論,并用于實踐驗證。

如何應用:

1. 具體經驗

經驗獲得包括自身親自經曆并獲取的直接經驗以及學習他人總結得到的間接經驗。學習的起點,首先來自于具體的經驗,也就是我們的直接經驗。

以需求調研為例,通過直接和用戶進行的訪談以及問卷調查得到的就是直接經驗;而來自于行業分析報告、行業調研得到的就是間接經驗。

與你自己經曆的直接經驗不同,間接經驗是别人歸納整理出來的經驗,解決的是别人的問題,并不能直接為自己所用。因此我們需要增加自己的直接經驗,通過大量的需求持續激發自己對“反思觀察”的進行。

2. 反思觀察

通過經驗獲取的知識如何變成自己有價值的方法論呢?

答案是複盤提煉,即是通過将經驗階段獲得的知識碎片進行回想思考、整合歸類,并提煉出最有價值的心得進行内化。

例如,通過複盤我們可以關注這些問題:

本次做的好的地方與做的不好的地方?

它是如何操作的?構思是什麼,需要注意哪些風險點?

類似的問題是什麼?如何改進?

此外,還要融合間接經驗,将間接經驗跟直接經驗放在一起,進行思考:它們如何整合,連接成一個整體?

反思性觀察的目的:就在于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提煉出來,再跟其它知識點建立聯結,構成一個更高層次、系統化的整體。

3. 抽象歸納

通過前面的經驗與反思,我們已經提煉出了有價值的知識點,這一階段就是将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連接、系統化、理論化,組裝成我們的知識體系。

以需求調研為例,在調研時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包括調查問卷、用戶訪談、行業報告),對比不同方法的優劣勢以及實踐中的問題,通過經驗與反思,歸納如何結合這些方法或補充其他方法以得到更好的方案效果。

在整個思考過程中,我們勢必需要剔除許多信息,權衡哪些是本質,哪些隻是形式?哪些構成了方法的框架,哪些卻隻是方法的具體呈現和應用?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框架抽象出來,得到有價值的方法論,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4. 實踐

最後,就是将抽象出的方法論用于實踐驗證,對知識進行鞏固和遷移,檢驗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學以緻用。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新的問題,發現新的情景,獲得新的經驗,然後再進行反思觀察、抽象概括,得出一個重新完善的方法論,再次用于實踐的檢驗,循環往複。

這就是我們如何打造自己方法論的過程,也是我們跟本能博弈的過程。每一位産品人正是這樣一步步在對産品進行優化叠代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産品方法論,并用于為用戶創造更好的産品體驗和更多的産品價值。

四、小結

方法論是産品經理工作中的重要指導,然而一個好的方法論,是有自己的适用範圍。它有明确的邊界和清晰的場景區分,沒有最成功的方法論,隻有最适合的方法論。因此,我們不僅要建立方法論,更要打造适合自己使用的方法論。

最後,方法論來源于日常工作的積累與概括,如果沒有充足的經驗積累,所得出的方法論就像是無根之萍、無源之水。實踐出真知,這同樣适用于産品工作,希望每一位産品人都能在實踐中建立屬于自己的方法論,在以後的産品工作中發揚光大。

本文由 @飛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