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1:30:55

白駒過隙,一年已過半。我們迎來了小暑節氣。小暑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代表夏天正在慢吞吞地走來。詩經女孩下面分享5首小暑詩詞,品古人消夏秘訣,也帶給你一夏清涼。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1

一、 唐 元稹 《小暑六月節》

小暑六月節

唐 元稹

倏(shū)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yǒu)深青霭,階庭長綠苔。

鷹鹯(zhān)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三候,小暑的三候就是一候溫風至,是說的節氣到了小暑,就不再有涼風了,室外吹的風都是熱騰的了;二候蟋蟀居宇,說的是天氣炎熱,蟋蟀都離開了田野,去陰涼的庭院或者屋角的石頭縫裡居住了;三候鷹始鸷,說的是天氣太熱,地面溫度升高,使得鷹飛往高空中去了。

這三候在這首詩裡體現得淋漓盡緻。詩中第一句就說了小暑的第一候——溫風至。忽然之間陣陣熱浪排山倒海般襲來,原來是循着小暑的節氣而來。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2

第二句:“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說了小暑這個節氣的特點,就是悶熱而且雷雨多。你看竹子的喧嘩聲已經表明大雨即将來臨,山色灰暗仿佛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

第三句“戶牖深青霭,階庭長綠苔。”說了夏天雨後的場景。你看這一場場降雨,門窗上已有潮濕的青霭,院落裡裡長滿了小綠苔。

最後一句寫了小暑的另外兩候:“鷹鹯(zhān)新習學,蟋蟀莫相催。”鷹感肅殺之氣将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蟋蟀羽翼開始長成,居穴之壁。什麼意思呢?《詩經·七⽉》中有這樣一句“七⽉在野,⼋⽉在宇,九⽉在戶,⼗⽉蟋蟀⼊我床下。”⽂中所說的⼋⽉即是夏曆的六⽉,⼩暑節⽓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野,到庭院的牆⾓下以避暑熱。

可以說,元稹的二十四節氣詩為我們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财富,寫得形象而生動。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3

二、 唐 獨孤及《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獨孤及 〔唐代〕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作為一名官員,河南洛陽人獨孤及崇尚古文運動,他以儒家經典為學習方向,寬暢博厚,褒賢貶惡,不以詞采取勝。可以說,後世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也借鑒了他的思想。孤獨及的詩詞以安史之亂為分割線,分為兩個階段。我們來看看這首詩: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作者的比喻精緻又貼切。你看夏天殷紅的石竹花好似被朝霞所染過,漫天遍野的紅花,而且朵朵精緻,又好像用匣刀裁剪過,各個精緻美麗。首句作者用石竹花來起興,說明了小暑時節的好風景。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第二句寫了這石竹花的特點,就是它不畏懼暑夏熱風,在炎熱的小暑節氣中肆意綻放。這個節氣動物們像蟋蟀都躲到了陰涼裡了,而這些花兒,卻依然迎着暑熱綻放自己的美麗。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第三句筆鋒一轉,回歸到人的感受上。你看看蜜蜂飛來飛去愛憐花色的香美,而這個美麗如石竹花一樣的婦人之仁,這個思念丈夫的婦人,無奈隻能對花感歎時光相催,丈夫不回。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最後一句還是寫思婦的愁思。她讀了讀者朋友的贈詩,更加增添了離恨别愁,憂思郁結在心裡,一天要難過好幾回。你看無論天氣多麼炎熱,最後的結果都和作者的心境有關。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4

三、 唐 李頻 《安禅逢小暑》

安禅逢小暑

唐·李頻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朝朝獻林果,亦欲學猕猴。

李頻是唐朝後期詩人,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唐王朝宦官擅權,藩鎮割據,盜賊四起,縣政不治,黃巢起義等相當混亂的時代,但是他作為一名福建地方官,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維持秩序。這首詩可以看到他消極遁世的思想。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前兩句寫他的近況。有一天晚上,他來到禅房,在安靜美好的夜晚靜靜打坐,月光下的河流蜿蜒曲折。夜深人靜坐禅入定,修禅時正巧趕上小暑節氣,而入秋時則身體有些抱恙,更需要平心靜氣。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朝朝獻林果,亦欲學猕猴。”你看他在靜室中細細聆聽玄理,平靜心情可以入山隐居直至白頭。每年每日都會給山裡的猴子林果,他們有吃有喝什麼都不用想,我真的想像山間的猕猴一樣,自由自在,無懼憂愁。

這是一首修禅詩,詩中表達的是一種清淨無為的思想,也表現了詩人對這樣生活的喜愛與向往。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5

四、金 龐鑄《喜夏》

喜夏

金·龐鑄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薦枕,黃妳(nǎi)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窗無一事,步屧[xiè]到西廂。

金朝的詩人不多,這首詩能流傳下來也不容易。作者寫出了小暑節氣我們都想做的事情。

首句“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寫明了作者的态度,夏天的暑熱不足為據,深居簡出就可以了,就像動物藏在洞内不出來一樣。

第二句“青奴初薦枕,黃妳(nǎi)亦升堂。”青奴,又名竹夫人,是古人的納涼神器。其用竹子制成,中空,四周為竹編網眼。古人用它休憩、擁眠。黃妳,也稱作亦作'黃奶'。 書卷的别稱。黃妳(nǎi)亦升堂,詩經女孩理解因為暑熱,書卷也拿到堂屋裡來,不看了還能當做扇子用。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晚窗無一事,步屧到西廂。”聽着窗外的鳥語,看着翠綠濃密的竹子,聞着淡雅清新的荷花香氣,到了晚上沒什麼事情了,就穿着木鞋來到西廂房,讀讀書,打打坐, 困了就睡在青奴枕上,這是什麼神仙日子?這樣的日子真是小暑又有什麼可怕的呢?你們說呢?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6

五、清 喬遠炳《夏日》

夏日

清 喬遠炳

薰風愠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xiè)簟(diàn)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無煩珍重碧筒嘗。

這首真的是夏季消暑的應景詩歌。作者喬遠炳,清朝乾隆年間進士,出身也是悲慘,17歲母親不在,37歲取士為官。為官前,全靠繼母胡氏照料。後來繼母病後,他棄官不做,歸鄉養繼母,從而驚動朝野。

“薰風愠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夏日炎炎,小暑到來,熱氣氤氲,一陣風吹來帶來絲絲涼意。夏日綿長,暑氣陣陣,偶有這小風帶來一絲清爽。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遠處樹梢上的蟬鳴聲斷斷續續,跟唱歌一樣;梁間的燕子倚在雕梁上,呢喃着說着情話。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詩人半入眠地躺在藠頭做地竹席上,感受竹子給肌膚帶來地絲滑享受,順帶聞着一院子的花香,真的好不惬意。薤簟這個詞,其實宋朝就有了,就跟我們地降暑神器空調一樣,估計人手一個,陸遊詩中就說“肅肅清風生薤簟。”清風帶來跟涼席一樣地感覺呢。

“雪藕冰桃情自适,無煩珍重碧筒嘗。”這暑熱地天氣,除了用竹席降溫,作者還吃着可口的雪藕冰桃,還在竹筒裡用冰鎮着,拿出來吃一口真的是人間美味呀。

描寫小暑節氣的優美古詩詞(薰風愠解引新涼)7

好了,以上五首就是詩經女孩為你精選地小暑詩詞,讀完是否感覺到了一絲絲涼意呢?願你熬過暑熱期,每天好心情呀。大家還有什麼有關小暑的詩詞推薦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