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知道香港是“自由港”,漸漸小編知道了原來新加坡也是很厲害的“自由港”。之後又聽到各種自貿區的成立,媒體更是常常說道:“上海自貿區”是我國自貿區“1 3 7雁形陣”中的“領頭雁”。去年10月十九大報告又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小編不禁困惑起來,常常提到的“自由港”,“自貿區”跟最近常常被提到的“自由貿易港”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區别呢?相信有這種困惑的不止小編一個,通過各種翻閱資料,新聞總結,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答疑解惑。
自由港
“自由港”隻是一個通俗稱謂,指一個國家的港口城市,置于海關轄區以外的特别區域,外國船隻可以自由進出。全部(完全自由港)或大部分(有限自由港)外國貨物可豁免關稅而自由進出港口。自由港主要從事轉口貿易,還會進行加工,旅遊和服務等業務。
最早的自由港出現于歐洲,1547年,西班牙王國正式将熱那亞灣的裡南那港定名為世界上第一個自由港,至今,因應全球的貿易活動與經濟發展,自由港的數量已上升至130多個,其中比較知名的是香港,新加坡港,德國漢堡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
自由貿易區
在中文表述中,有兩個名稱相同,但含義不同的“自由貿易區”。
1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
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地區)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締約國之間同意消除貿易障礙包括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屬于跨國界雙邊或多邊經濟貿易區域。這類締約國之間形成的區域,可稱之為自由貿易區,如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區。
2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FTZ)
一國或地區"境内關外"的單獨隔離區域,區内可進行倉儲,貿易,加工等業務,在關稅,和配額等方面有優惠規定,貨物儲存期限一般不受限制,自由貿易區(FTZ)僅限于貿易,加工等商業生産性活動,不存在居民居住,不允許零售及消費服務活動,如巴拿馬科隆自貿區。
自由貿易區與自由港的不同點
1
劃定的區域更廣泛,自由港通常設在海港(有時也有空港)城市,且包括整個城市,而自由貿易區是在城市周邊劃定的區域。
2
自由港的"自由"範圍更廣泛,除了貿易自由外,還包括投資自由,雇工自由,經營自由,經營人員出入境自由等。
3
從地域上來看,自由港(Free Port)内可以包含有自由貿易區(FTZ),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新加坡自由港中有7個自由貿易區,除了樟宜機場裡的屬于空港,其餘6個在各個海港内。
自由貿易港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人民日報署名文章“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自貿港做了定性:“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内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去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中,提出: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内,設立自由貿易港區。
國務院對上海自由港的要求是:“對标國際最高水平”。在最近的半個世紀以來,香港、新加坡、迪拜港、巴拿馬科隆港等自由港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不斷完善貿易便利化舉措,營造寬松、自由的貿易發展環境,實現了城市的崛起。預計上海自由港将以香港、新加坡為标杆,首先做好離岸貿易,然後做好離岸金融。而離岸業務則是自由港和自貿區最大的區别。
看了小編的文章,各位小可愛們以後不要搞混了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