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ul
《觀遊魚》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鈎釣魚,有感而發。後兩句是說,愛魚之心人各有異,“我”愛魚給魚施食,盼他長大;“你”卻垂鈎釣魚,為圖己樂。即景寫情,對比強烈,極易發人深思,從中引出各種“心各異”的情狀和道理來。說明詩人很傷感。于平淡中見新奇,韻味悠長。
譯文
閑來無事圍着水池散步看魚兒遊來遊去,正好遇到小童在船上釣魚。同是一樣地喜歡魚但想法卻各不相同,我是來給魚兒喂食,你是來垂鈎釣魚。
注釋
閑步:散步。異:不同。施食:丢食,給食物,喂食。爾:你,指小孩。
賞析
此詩描繪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場景,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鈎釣魚,有感而發,表現了同時喜歡魚卻采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無奈。“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繞着池塘,踱着方步,悠閑地觀賞魚遊,風悠悠、水悠悠,心悠悠、神悠悠,魚兒也悠悠。“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鈎”,魚群喁喁唼唼,看着“我”把食料悄悄地抛,輕輕地丢,卻不料碰上了娃娃們兩兩三三要來此垂鈎。他們扶短竿,抛長線,投香餌,下鏽鈎,把大魚挂裂了腮,把小魚撕破了喉,一池平明的水攪得腥風兒起,膻味兒浮。同樣一種愛魚心,而反映在目的上、表現在行動中卻是這樣的不相同,各持一端,互不相讓。愛魚之心人各有異,“我”愛魚給魚施食,盼它長大;“你”卻垂鈎釣魚,為圖樂。兩種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寫情,對比強烈,極易發人深思,從中引出各種“心各異”的情狀和道理來。于平淡中見新奇,韻味悠長。
創作背景
大和四年(830)庚戌,白居易59歲,為太子賓客分司,回洛陽履道裡。冬,病眼。十二月二十八日,代韋弘景為河南尹。《觀遊魚》一詩即是這一年所作,于平淡普通的生活場景中卻表達了作者垂暮之年的傷感。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