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是一個充滿喜慶與祝福的詞語,通常把它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這個詞語很通俗,從字面就可以理解。“五子”意指五個孩子,“登科”意思是科舉時代應考人金榜題名,也就是說科舉考中進士。
唐朝詩人孟郊曾寫了一首名滿江湖的七絕叫做《登科後》: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這首《登科後》不難看出,古代讀書人“登科”就相當于躍進龍門,比我們今天考上清華北大還要讓人興奮。
其實并沒那麼簡單,“五子登科”這個詞還大有來頭,如果有一天,當孩子問到“五子登科”裡的“五子”分别是指的誰時,作為父母,答不上來就尴尬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探尋下“五子登科”的來曆,順道認識一下這五個登科的孩子分别是誰。
讀過《三字經》的人應該記得,裡面有一句“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意思是說有一個叫窦燕山的人,有非常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他教育出來的五個孩子,全部都揚名立萬。
我們今天說的“五子登科”中的五個孩子,其實就是《三字經》中提到的窦燕山家的五個孩子。
窦燕山原名窦禹鈞,生在五代亂世,家住燕山一帶,故人稱窦燕山。窦禹鈞是五代後周時期的大臣,官至右谏議大夫,他還是有名的藏書家。
燕山窦家算得上是一個家學淵源的書香門第,窦禹鈞和他的哥哥窦禹錫都是當時著名的大詞人。
窦禹鈞重禮儀、有德行,而且他家庭和睦、教子有方,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是同齡人中的翹楚。窦禹鈞的五個兒子相繼登科及第,順利步入仕途,可謂光耀門楣,人稱“五子登科”。
窦禹鈞的這“五子”分别叫窦儀、窦俨、窦侃、窦偁(chēng)和窦僖。
長子窦儀,在後晉時中進士,曆經後漢、後周,趙匡胤建立北宋後,窦儀官至工部尚書兼判大理寺事,後改任禮部尚書,他是宋初一代名臣。
窦儀去世後,太祖趙匡胤曾悲傷地感歎:“天何奪我窦儀之速耶!”
次子窦俨,同兄長一樣,同屬後晉進士及第,曆仕後漢、後周,宋初任禮部侍郎。
三子窦侃,是後漢初年進士,在北宋官任起居郎。起居郎的任務就是記錄皇帝的言行,無論大事小情,善行劣迹都要記錄,以備後人修史之用,這個記錄文書就稱為“起居注”。
從曆朝來看,擔任“起居郎”這個官職的人,一般都正直果敢,值得信任。
四子窦偁,後漢進士及第,分别為後周太祖、宋太祖、宋太宗三位帝王效過力,被宋太宗趙光義提攜為左谏議大夫、參知政事。
五子窦僖,後周初年進士,在宋朝任職左補阙。左補阙掌供奉諷谏,職責主要是對皇帝進行規谏,并可以舉薦人才。
《宋史》記載,太祖嘗謂宰相曰:近朝卿士,窦儀質重嚴整,有家法,閨門敦睦,人無讕語,諸弟不能及。僖亦中人材爾,偁有操尚,可嘉也。
在“五代十國”那樣一個朝不保夕的亂世裡,“窦家五子”都能好好讀書、登科及第,而且曆仕四朝,都是皇帝身邊近臣,可謂榮耀至極。
“窦家五子”如此優秀,自然跟窦禹鈞教子有方是分不開的。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窦禹鈞是著名的藏書家,家裡收藏奇書數萬冊,常言道:家有餘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所以說,父母的修養與愛好是培養孩子的标杆。
窦禹鈞是一個非常讓人羨慕的人,他官至谏議大夫,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别,沐浴更衣,而後無病無痛而終,享壽八十有二。
窦禹鈞用他的德行與學識深刻地影響着他的子孫,不僅五個兒子很成功,他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顯貴。
鑒于此,侍郎馮道不禁贈詩一首:窦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後來,人們把窦禹鈞成功的人生佳話濃縮成了“五子登科”這個諺語,寓意事業有成、人生美滿。
慢慢的,人們又将五子登科延伸為人生五個方面的成功美滿,這五個方面涵蓋了學業、事業、家庭、婚姻、健康、财運等與美好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範疇。
至于是哪五個方面,現代人更是直接,将“五子登科”比喻成世俗追求物質滿足,他們把“五子”形象的定義為:房子、車子、票子、妻子和孩子。
在玉雕作品中,“五子登科”的題材也經常出現,在畫面的表現形式上通常采用五隻小雞或一隻大公雞帶着五隻小雞的構圖,以此比較含蓄的表達出五子登科的寓意。
“五子登科”的内涵,主要還是寄托了普通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樣,聯袂獲取功名、擁有大富大貴錦繡前程的理想。
雖然說“五子登科”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但隻要擺正心态,認清方向,腳踏實地,不懈努力,勇敢追尋,終将過上美好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