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過,炎熱的天氣已經到來,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入伏到底是怎麼來的?今年的三伏天有啥特點?今年是公伏,還是母伏?是“秋包伏”,還是“伏包秋”?有啥說法?
入伏到底是怎麼來的?
古人在一年之中,有兩次重要的祭祀活動,冬季打獵以祭祖,謂之“臘祭”。夏季以狗肉來祭祖,謂之“伏祭”。所謂“伏祭”,也就是殺狗以祭祖。其日子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而“臘祭”的日子為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所以說:“夏至三庚為伏,冬至三戌為臘”。
後來随着“伏臘”習俗的逐漸減少,臘祭的日子就演變成了現在的臘八節,而伏祭的日子就演變成了入伏的開始。《蒿庵閑話》中說:“伏祭始於秦,近日已不聞舉行”。最初的“夏至三庚為伏”,也變成了“夏至三庚入伏”,雖一字之差,其意義卻不一樣了。
之所以要用“庚日”,就是因為“庚”字來源于白虎七宿的參宿,代表着秋季的蕭殺之氣。而伏祭本身就是人們殺狗祭祖的節日,“伏”與“副”同音,“副”字的本義就是用刀刨開,所以到了今天,有些地方依然把“殺狗”念成“副狗”,同“伏狗”。
當伏祭的日子變成了入伏的開始,“庚”字的意思又發生了變化。《曆忌釋》中說:“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故曰伏也。伏者,隐伏避暑也”。
庚代表秋季的金氣,也就是少陰之氣,夏季火旺,庚金遇火就要伏藏,所以庚金伏藏之日就為入伏的開始,原本是人們殺狗祭祖的日子。
今年三伏天有啥特點?
庚屬陽金,為十天幹之一,所以每十天就會有一個庚日出現。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入伏的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開始。如果立秋之前還有第五個庚日,那就是第二個中伏,為“閏中伏”。
所以每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十天,唯獨中伏有時候是十天,有時候是二十天。如果立秋當天是庚日,那就是“伏包秋”,如果立秋之後逢庚日,那就是“秋包伏”。那麼今年農曆的六月十八庚午日,就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也就是入伏的開始。
今年農曆的六月二十八庚辰日就是中伏的開始,七月初八庚寅日還在立秋之前,所以七月初八就是第二個中伏的開始,為“閏中伏”。今年七月初十立秋,七月十八庚子日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末伏的開始,到七月二十八庚戌日出伏。
一、今年為秋包伏
由此可見,今年的第二個中伏開始于立秋前兩天,這就導緻了立秋之後還有八天處于中伏之中,十天位于末伏之中,也就是說立秋之後還有十八天位于三伏天。要知道立秋之後,最多有十九天位于伏天,而今年的三伏天十八天在立秋之後,二十二天在立秋之前。
所以今年不僅是“秋包伏”,而且是秋後超長版的三伏天。幾乎有一半的伏天位于立秋之後,并且今年出伏之時,已經是處暑節氣之後了,代表着今年立秋之後還有很長時間的炎熱天氣。
俗話說:“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不怕伏包秋,就怕秋包伏”,“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今年的春季的氣候特征幾乎被冬季的寒冷覆蓋了,而秋季又被夏季的炎熱覆蓋了,就像是沒有了春秋兩季一樣,這就是反常的天氣,容易導緻各種不順。
二、今年是母伏頭
古人以單數為陽,偶數為陰,陽為公,陰為母,如果入伏當天為單數,就為“公伏頭”。如果入伏當天為偶數,就為“母伏頭”。今年農曆的六月十八庚午日,就是入伏的開始,十八為偶數,所以今年就是“母伏頭”。
俗話說:“下破公伏頭,曬破狗舌頭;下破母伏頭,炕頭起蘑菇”,意思就是入伏當天為單數并且下雨的話,就代表着之後的降雨較少,天氣會比較熱,狗狗會伸出石頭來散熱,就連石頭都會被曬破,代表着天氣幹旱。
今年是“母伏頭”,如果入伏當天下雨的話,代表着之後的降雨較多,空氣潮濕,就連坑頭都容易長出蘑菇,代表着容易有連陰雨。而今年的入伏當天是丁未月的庚午日,是很容易下雨的,又是母伏頭,代表着之後的降雨比較多。
所以從此刻開始,想要享受涼爽的天氣,隻能等下雨天或者秋冬交替之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