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3:33:46

中國的南北差異除了體現在不同的風土人情外,也表現在不同的飲食習慣中。

北方人更喜歡面食,大個的饅頭、包子,翻着花樣的各種面條,樣樣都透着爽利;而南方人更喜歡米飯,餐餐都得有,無米不歡。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

雖然一脈相承于華夏大國,不過關于“吃米好還是吃面好”的讨論,南、北方人誰都不相讓。北方人覺得“吃面更營養、更方便”,南方人則說“吃面更易長胖,吃面吃不飽……”

到底是吃米飯好還是吃面條好?口說無憑,我們得要好好分析一下,讓數據來說話。

米飯VS面條,哪個更健康?

為了解答“米飯和面條哪個更好”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将從營養成分、養胃程度、安全指數3個部分進行讨論。

01營養成分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2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3

若單從數據來看,相同重量情況下,稻米和面粉的熱量相差并不大,面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膳食纖維含量、各類維生素含量比稻米更高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面粉中的蛋白質含量比大米更高,但是蛋白質質量卻不及大米。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4

大米蛋白中富含賴氨酸、苯丙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氨基酸組成配比更接近WHO(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蛋白氨基酸最佳配比

而面粉蛋白質含量雖然略高,其中40%的成分卻是“醇溶蛋白”。這種蛋白中的堿性氨基酸(如賴氨酸等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較低,蛋白質量較差。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5

生活場景中,很少會有人光吃白飯,一般都會搭配各種蔬菜、肉類一同食用食用,因此稻米中缺乏的維生素、膳食纖維、蛋白質比較容易被補足。

而吃面粉制作的面條、饅頭時,蔬菜、蛋白質的搭配一般比較少,不利于人體必需氨基酸的補充,長期單一食用更易造成營養不良,建議多吃點豆類補充。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6

綜合營養成分和實際生活情況來看,吃米飯和吃面食各有利弊,但學會均衡搭配顯然更為重要。

02養胃程度

首先要了解,醫學上并沒有明确的“養胃”這一說法。一旦胃黏膜開始萎縮,胃的病變就是不可逆的,無論是米飯還是面條,都起不到“養胃”的作用。

既然如此,為什麼生活中常有人說“吃面條更養胃”?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7

這種說法可能和面食中含有的有關。在面條、饅頭的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會加入小蘇打等堿性物質來增加彈性,提升口感。

對于一些胃酸過多的人來說,食用加了堿的面食有助于中和胃酸,緩解胃部不适。但對不存在胃酸過多情況人群來說,面條其實并沒有特别促消化的作用。

類似的還有“喝米粥更養胃”等說法,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8

由于粥的主要成分是糊化的澱粉,屬于半流質食物,非常容易消化,因此對腸胃負擔較小,吃下去後腸胃感覺比較舒适。

對于暴飲暴食後胃部不适的人群、部分胃病急性患者、或是病後身體虛弱,腸胃消化能力差的人群來說,适當喝粥是有好處的。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9

但是粥不能養胃,長時間以粥為主食可能反而會造成腸胃功能退化,影響血糖,破壞健康。

因此無論是米飯還是面條,都不是“養胃食物”,隻能說哪一個更适合您的身體狀況。

03安全指數

正規商家出售的米面都經過了層層篩檢,質量有保證,隻要是合格的米面産品,本身都是安全的,但落實到個體身上仍有特别性。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0

這種特别性主要表現在部分人群對麸質的過敏反應上。麸質是常見于谷物(特别是小麥)中的一種蛋白質,能使面團具有更為堅固的結構,從而幫助面包發酵。

對大部分人來說,麸質比較容易被胃腸道消化,但部分人群由于體内存在麸朊抗體,在食用含有麸質蛋白的食物時,免疫系統會做出應激反應,傷害腸道粘膜,影響吸收,造成營養不良。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1

更嚴重的麸質過敏甚至會導緻乳糜瀉(一種吸收障礙疾病),引起對其他食物的慢性過敏。

比起米飯,食用面食時出現過敏問題的風險更大。若您存在麸質過敏,食用面食後易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要立刻停止食用并就醫。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2

看完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對“面食好還是米飯好”有了基本的判斷。

其實并沒有一種食物是完美的,隻有均衡搭配,才能更好地助益我們的健康。與其非要讨論出“最佳選擇”,不如學會如何“科學搭配”。

想長壽,“均衡膳食”才是關鍵

01重食材,輕口感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的每日食譜,就能發現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往往是“口感”勝于“食材”,什麼喜歡吃什麼,哪樣好吃吃什麼。

但要健康,選擇健康的食材要比口感更為重要。比起放了不少調料的各種冷凍餃子、饅頭,不如搭配一些更為優質的食材作健康主食。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3

雜豆(紅小豆、芸豆、綠豆等)富含膳食纖維,易飽腹慢消化,且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鈣、鎂等微量元素,對于控制血壓、血糖都有益。

粗糧(糙米、紅米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比起精米面,它們的制作工序更為簡單,保存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更多,搭配精米面食用,對于控制血脂、血糖都更有好處。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4

另外,還可以時不時吃點土豆紅薯等富含澱粉的蔬菜代替部分主食。這些食材飽腹感強,除了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外,還能補充一般主食中沒有的維生素C。

02主食要少,菜要多

上文中已提到,無論是米飯還是面食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米飯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不高,而面食中的氨基酸配比不佳。

若主食吃的多,菜吃的少,一方面不能從其他的食物中補充缺乏的物質,容易造成影響不良,另外也會攝入更多的熱量。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5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上推薦的數據,建議每人每天的谷薯類攝入量為250~400克,其中谷物和雜豆類攝入量為50-150克

其他的營養,主要通過蔬菜和肉蛋類、乳類來獲取。每餐食譜中都加入蔬菜,日攝入量約300g-500g,深色蔬菜最好能占一半以上。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6

肉類每天攝入50g~75g,蛋類建議每天攝入25g-50g(相當于半個或1個雞蛋)。

03少精細,多粗雜

根據《營養學報》發布的《中國成年居民營養素攝入狀況的評價》:

我國成年居民維生素B1、B2攝入不足狀況嚴重,成年男性和女性維生素B1攝入不足的比例分别為81.1%和88.0%;維生素B2攝入不足的比例分别為88.1%和85.4%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7

這樣的現狀和我們傾向選擇精加工食材有一定關聯。天然食材在精制的過程中,會流失大量的營養成分,長時間食用這些精加工食品,更易出現維生素缺乏的情況。

比方說在小麥精制過程中會分離出小麥胚芽。小麥胚芽是麥粒的“心髒”,含有整個麥粒97%的營養。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其中維生素B1的含量是面粉的15倍,大米的12倍;維生素B2的含量分别是面粉的10倍、大米的8倍。

面條與大米飯的區别(米飯和面條到底哪個更好)18

另外,小麥胚芽中蛋白質含量達31%以上,還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尤其适合需要加強鈣吸收的老人和孩子吃,是非常好的天然營養品,失去很可惜。

因此建議在選擇主食時,盡量粗細搭配,将粗糧和精米面的比例控制在1:3。這樣做不但能攝入更多的營養素,還能促進消化吸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