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02:16:13

課時教學設計

主備人: 複備人: 時間:

課題:正比例的意義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實例,并進行交流。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分析、比較等方法,提升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并能準确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難點:有條理的分析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課前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引入

1、課件出示:六一節的時候,小明作為文娛委員要去給舞蹈隊的同學買一些彩帶,一共花了元28元……你想到什麼?

師:請觀察上表,從表中你可以知道什麼?

結合表格和學生的回答,再提問:

你發現哪兩個相關聯的量在變化?(數量和總價)

它們是如何變化?誰随着誰變化?(總價随着數量的增多而增多)

像這樣,數量變化,總價也變化,我們可以說,這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

它們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3.5:1=3.5 7:2=3.5 10.5:3=3.5 14:4=3.5 17.5:5=3.5 21:6=3.5 ……

總價的變化規律和數量的變化規律相同嗎?為什麼?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變化規律相同,數量增多,總價也增多。因為它們的比值始終沒變。

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值都一樣,在數學上叫做“一定”。(闆書)

這個比值表示什麼?(單價)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總價和數量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總價随着數量的變化而變化。數量增多,總價也增多;數量減少,總價也随着減少。它們的規律是: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1

(闆書)

(3)研究路程和時間的關系

張老師暑假的時候駕車出去自駕遊,他的駕駛路程和駕駛時間的關系如下表(休息時間不計算):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2

小組讨論,并彙報結果:請同學們根據研究“總價、數量、單價”三者的方法,研究一下張老師行駛的“路程、速度、時間”的關系。

A、哪兩個量在變化,它們是相關聯的量嗎?

路程和時間在變化,它們是相關聯的量。

B、它們是如何變化的?誰随着誰變化?

時間越久,行駛的路程越遠。路程随着時間在變化。

C、它們的規律是什麼?

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D、你是如何得出它們的規律的?

140÷2=70 210÷3=70 280÷4=70 350÷5=70 420÷6=70 ……

因為它們的商(比值)都是70,是一定的。

得出: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3

(闆書)

(4)正比例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的商(比值)一定,那麼這兩個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正比例關系。(闆書)

如果用字母x和y來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怎樣用字母表示?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4

2、鞏固練習

(1)、王老師打字的時間和打字的字數關系如下表: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5

觀察上表,引導學生明确:

①表中有字數和時間這兩種量,它們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字數随時間的變化情況是:時間越多,打的字也越多。

③相對應的字數和時間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120:1=120 240:2=120 360:3=120 480:4=120 600:5=120 720:6=120 ……

④比值120,實際就是王老師打字的工作效率。它們的關系就是:正比例關系。用式子表示為: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6

(2)暑假小明在家看電視,通過觀察電度表得出如下的的數據: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7

根據上表,你能得出什麼規律,說說理由。

得出: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8

因為表中的時間和用電量是兩個相關聯的量,用電量随着時間的增多而增多,它們的比值始終是0.12,所以它們是成正比例的量,而得出了上面的結論。

3、拓展思考

(1)思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以及表示正比例關系的式子想一想:構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這兩個量必須是相關聯的量;其中一個變化另一個也要變化;它們的比值一定。

(2)判斷: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是不是成正比例?

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由學生讨論解答。

彙報判斷結果,并說明判斷的根據。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9

因為總重量和袋數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它們成正比例。

4、正比例圖像

(1)出示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10

(1)觀察思考

A、從圖中你發現了什麼?

答:圖像是一條線段。

B、把數對(10,35)和(12,42)所在的點描出來,并和圖像連接起來,你發現什麼?

答:線段延長了

C、小明打算買7米彩帶,要多少錢?如果小麗要買的彩帶是小明的2倍,小麗要花多少錢?

答:小明要24.5元,小麗要49元。

(3)小結:兩個量成正比例,在圖像上表示出來是一條直線。

(三)課堂練習判斷以下每一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如果是,請用式子表示出來。(1)每時織布米數一定,織布的總米數和時間。(是)(2)人的年齡和身高。(不是)(3)每次搬磚的塊數一定,搬的總塊數與搬的次數。(是)(4)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底和高。 (不是) (5)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 (不是)(6)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 (是)(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成正比例的量。即: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的商(比值)一定,那麼這兩種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正比例關系。用字母表示為:。我們還學會了如何利用本節課的知識來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我們還知道正比例的圖像是一條直線。

二次備課

作業設計:課本自主訓練1--7題

闆書設計: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的商(比值)一定,那麼這兩種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正比例關系。

六年級下冊數學正比例集體備課(教案備課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比例的意義24)11

教學反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