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9 18:03:32

豐田與本田在華的角力,正在變得越來越沒有懸念。

8月,本田中國在華月銷13.65萬輛,同比增長48.9%。而豐田中國則銷售18.82萬輛,同比增長30.0%。兩者相差了5萬輛之多。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1

僅僅時間推移到2020年,我們還可以看到本田和豐田呈分庭抗禮之勢。

彼時,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年銷量分别為82.04萬輛、80.66萬輛、80萬輛和76.5萬輛,本田甚至還微微壓過豐田一頭。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2

跟豐田相比,本田更加倚重中國市場。

要知道,本田2021年全球總銷量為448萬輛,中國市場為157萬輛,占比為35%,遠超豐田的22%。

雖然日系陣營看起來歲月靜好,但内裡卻各自憋着一股你追我趕的焦灼。

豐田、本田、日産三家的恩恩怨怨,雖然到不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但也像極了日本戰國時代大名之間的戰争。

誤判

時下,任何一家車企,面對産銷不濟的問題,不拿缺芯減産,不拿原材料上漲增本,不拿疫情斷供歇業來說事,它就不是一家正兒八經的主機大廠。

本田也不能免俗。

面對上半年數月的低迷表現,本田官方以“新冠疫情及零部件供應緊張”作為解釋的全部内容。

雖然這套爛大街的說辭已經不能喚起太多共鳴,但本田以此為理由是個例外。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3

本田是認真的。

2019年,掌舵本田的八鄉隆弘對于汽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這樣的研判:

現階段,純電汽車的基礎設施數量還比較少,動力電池等硬件方面還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因此純電汽車并不會急劇增長,在短時間内無法成為主流車型。

八鄉隆弘的誤判,使得本田放松了警惕。

缺芯潮出現的時候,打了本田一個措手不及。從2021年延續至今,制約本田增長的最大因素就是缺芯導緻的産能不足。

2021年底,廣本皓影的優惠幅度大幅收縮,芯片短缺導緻車輛的排産計劃無法确定,東本CR-V也同樣面臨“缺車”窘境,使其在2021年下半年表現平平。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4

廣本的頭牌車型雅閣,其銷量曾在2021年6月莫名掉至僅3138輛,并最終遺憾地與年度銷量三連冠失之交臂。

走量的車和流量明星一樣,需要露臉,需要保持曝光率。終端市場無車可賣在相當程度上澆滅了本田拳頭産品的熱度。

壞運氣一度延續到了今年上半年。

廣本雅閣在與廣豐凱美瑞的競争中,僅上半年就落後多達35990輛。豐田卡羅拉和雷淩也是穩壓本田思域。本田奧德賽與艾力紳雙雙被賽那搶了風頭。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5

即便是在日本主場的作戰,本田也同樣不能幸免。

今年4-6月本田公司被迫将本土工廠産量削減了50%,本田曾表示這些工廠的生産将在6月初恢複正常,但後來由于物流和供應鍊的障礙,甚至影響到了8月份的計劃。

好在7月,本田在中國市場終于迎來強勁反彈,銷量為133556輛,同比增長23.5%。在日系三強中回升比例最高。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6

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本田市場的核心問題就是缺芯的問題,随着芯荒緩解,本田與豐田的纏鬥可能會有一番新的局面。

轉機

——反超豐田有沒有可能?

這是很多本田粉都在關心的問題,雖然沒有答案,但本田肯定有機會的,因為本田有i-MMD。

從某種程度上講,i-MMD也是本田與豐田纏鬥的産物。

1997年,豐田首款混動車型普銳斯正式上市,收到奇效。随後數年,豐田浸淫其間,豐田THS日臻成熟,并且建立了強大的專利壁壘。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7

本田隻能繞開豐田的專利壁壘,開出發聞名世界的i-MMD混動系統。2013年,本田正式發布i-MMD系統。

豐田是通過電機輔助發動機,用少用油的方式實現省油,那本田就用電機驅動為主,發動機直驅為輔解決電機高速效率不足的部分,最終以多用電的方式實現省油。

盡管比豐田晚了16年,但本田i-MMD系統在節能、NVH、穩定性等諸多方面表現不錯。僅僅五六年的時間,便已有了與豐田抗衡的迹象。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8

如今本田的銳•混動e 系統,就是以i-MMD為底,并盡可能放大其優勢而成,比如擴大了動力電池的容量,提升了IPU智能動力單元的輸出等。

今年1-8月,本田中國混動車累計銷量為140188輛,平均月均近1.8萬輛,後勁十足。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9

如果純電動車型也能像i-MMD車系一樣後發制人,那麼本田反超豐田的勝算就又多了一分。

去年4月上任的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吸取了前任的教訓,發布了本田全面電氣化目标:純電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市場銷售比例将在2030年達到40%,在2035年達到80%,在2040年達到100%。

本田和豐田誰的知名度高(本田與豐田的纏鬥)10

本田電動化,确實還需要一些時間。

畢竟,本田真正的純電平台Honda e:Architecture要在2026年才正式推出。

在燃油車領域,本田用個性打動用戶。混動領域,本田可能會跟國産混動車型正面競争,而在純電領域,蟄伏的本田靜待戰略落地。

本田被豐田甩開隻是暫時的,新一輪的角力才剛剛開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