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發熱時機體代謝和能量代謝明顯增強,導緻内髒器官的功能失調。及時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對小兒疾病的轉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發熱應首選物理方法降溫,如冷敷法、擦浴法、浸浴法等。
評估
01物理降溫方法的選擇
新生兒體表面積較大、活動少,皮下脂肪較薄加上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因此0~3個月小兒應采用頭部冷敷、開包散熱法。嬰幼兒可以進行頭部冷敷、溫水擦浴效果較好。
02物理降溫的方式
物理降溫是目前臨床最簡便而又安全的降溫方法,通過擴張皮膚血管,促進皮膚散熱來達到降低機體溫度的目的。嬰幼兒物理降溫主要有冷敷法和擦浴法兩種。
操作前護理(1)了解患兒病情,評估患兒體溫、年齡、配合程度、體重、意識狀态。
(2)物品準備:32~34℃溫開水300ml、小毛巾2塊、大毛巾1塊、冰袋、備衣褲一套,必要時可備屏風。
(3)按醫囑給予小兒物理降溫,執行查對制定。
(4)操作者洗淨雙手,戴口罩,仔細查對醫囑及用物。
(5)備齊用物,并放于治療車上,推治療車至小兒床旁。
操作中護理01冷敷法
1)将治療車推至患兒床旁,再次進行查對。
2)進行環境準備,關閉門窗,保證室内溫度适宜(25~28℃),為小兒進行遮擋。
3)将小毛巾包裹冰袋放置于患兒前額、頭頂、下颌下、腋下、腹股溝等處。
4)30分鐘後評估冷敷法降溫效果。
02溫水擦浴法
1)将治療車推至患兒床旁,再次進行查對。
2)進行環境準備,關閉門窗,保證室内溫度适宜(25~28℃),為小兒進行遮擋。
3)将幹淨小毛巾放入32~34℃溫水中浸濕。
4)脫去近側衣袖,大浴巾墊于擦拭部位下,按順序拍拭先至頸外側→上臂外側→前臂外側→手背,更換小毛巾再從腋窩→上臂内側→肘窩→前臂内側→手心,重點擦洗前額、腘窩、腋窩、腹股溝及四肢,整個擦浴時間10~15分鐘。
5)擦拭完畢用大浴巾擦幹皮膚,幫助患兒整理床單位。
03不建議酒精擦拭!
注意事項
01冷敷部位的選擇
(1)盡量選擇腘窩、腹股溝、腋窩大血管流通處降溫。
(2)禁止冷敷前胸、腹部和後頸部位,因為其對冷熱刺激較敏感,可引起心跳減慢、腹瀉等不良反應,不宜擦拭。
02冰袋質量的觀察
随時檢查冰袋、冰囊、化學制冷袋有無破損漏水現象,布套潮濕後應當立即更換,冰融化後應當立即更換。
03皮膚的觀察
嚴密觀察患兒皮膚狀況,嚴格交接班制度,如患兒發生局部皮膚蒼白、青紫或有麻木感時,應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凍傷發生。
04空氣流通
應該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氣流通,更有利于病情的好轉。一般情況下可以維持室内氣溫為25℃最為适宜。
相關知識
1.嬰幼兒發熱的定義 0~3個月嬰兒的正常直腸溫度為(37.5±0.3)℃,大齡兒童正常直腸溫度為37.5℃。目前臨床工作中大多将直腸溫度>38℃定義為發熱。高熱臨界值大多設定為39℃或39.5℃,有的甚至采用40℃。
通常0-3月齡寶寶隻要發燒,無論度數高低,建議及時就醫
3月齡以後寶寶,發燒在38.5℃以下,建議先進行物理降溫,必要時用藥;38.5℃就要及時及時就醫啦!
2.發熱機制及時相 根據體溫調定點理論,發熱指在緻熱原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發熱有三個時相:體溫上升期、高熱持續期、體溫下降期。各時相産熱及散熱關系分别為:産熱>散熱,産熱=散熱,産熱<散熱。
對于38.5℃以上用藥小建議
我國即将進入流感高發季節,媽媽一定注意早防範!
10月30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稱我國即将進入流感流行季。據世界衛生組織,流感每年可導緻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發病,全球每年約10億人感染流感。感染流感後,該如何治療?接種流感疫苗需要注意什麼?戳圖了解↓↓關乎你我,轉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