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2 18:52:52

第六篇第5章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裡相黨乎!

原思:子姓原氏,名憲,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國商丘人,孔子的學生。

原憲出身于宋國一個貧寒之家,比孔子小36歲,年幼時就拜孔子為師。孔子在魯國任司寇一職時,原憲曾做過孔子的家宰。

據《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記載:“孔子卒後,原憲退隐,居于衛。”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1

孔子死後,原憲居住在衛國一個小巷内,住房很狹窄,屋内潮濕長草,茅草蓋的屋頂,蓬蒿編織的門,以桑樹為門樞,破甕做的窗,上漏下濕,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人稱“甕牖桑樞”。

然而,原憲卻不以為然,整天端坐裡面,興緻勃勃地彈琴歌唱。個性正直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後人稱“原憲甘貧”。

據《莊子》記載:原憲的同窗好友子貢,做了衛國的上大夫後,穿着輕裘,衣着華麗,坐着驷馬高車,前護後擁,浩浩蕩蕩地來看望原憲。因陋巷狹窄高車無法通過,隻好下車步行。

原憲衣冠不整,就出來和子貢見面。子貢就關心地問他:“啊呀!你是不是生病了?”原憲回答:“無财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我沒有病,隻不過窮而已。”

子貢見他如此安貧樂道,不慕名利,自己感覺很慚愧地走了。原憲站在門口,徐步曳杖朗誦着歌頌其祖先的詩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後來原憲成為貧士的代名詞,如晚唐詩人于濆(pen,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的《富農詩》: “西鄰有原憲,蓬蒿繞環堵。”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2

為之宰:做孔子的家宰。孔子做過魯國大夫,任司寇并代理國相。

粟:粟不同于栗,粟是起源于中國或東亞的古老作物,栽培曆史悠久,是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主要的栽培作物。

黃河流域史前考古發掘的糧食作物以粟為多。直到唐代以前,粟一直是中國北方民衆的主食之一,通稱“谷子”或“小米”。

至秦漢時期,粟是種植最多的谷物,唐宋時期也在中國南方提倡種粟。直到宋末,稻、小麥逐漸發展,粟才退居二線。

粟不同于黍,黍俗稱黃米,屬于“黍屬”,而粟屬于“狗尾草屬”。《詩經·魏風·碩鼠》有詩雲:“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3

毋:象形兼會意字,女之分化字。從女,中間加一橫筆為分化符号,女亦聲。女、母、毋均一字之分化。戰國時始分化出“毋”字。

《說文》:“毋,止之也。其字從女,内有一畫,象奸之形禁止之”,毋的原義就是“勿奸”,後延伸指“莫”、“不要”等意。如《詩·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4

全文理解為:

原憲做了孔子家的總管,孔子給他九百斛谷米作報酬,原憲辭謝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可以給你的鄰裡鄉親啊!”

本文的畫面感非常強,弟子出于對師傅的崇拜和感恩,不願意接受師傅給的報酬,師傅卻認為,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堅持要給,并說“你如果不想要,可以送給鄰裡鄉親。”

孔子的這句話堵住了原憲的退路,原憲沒有理由推辭了。體現出了孔子的語言技巧和仁慈之心。

孔子一貫主張人要有“仁義”,要“見義勇為”,但他反對“濟富”的谄媚行為,他曾痛批冉求的這種行為。

冉求也做過孔子家宰,但是冉求卻主動求粟給富裕的公西華,而且還背着孔子多給了公西華,孔子對此事非常不滿。

冉求後來還幫季氏斂财,孔子大罵:“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由此可見,原憲和冉求的境界,差距不是一點點。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5

預言家、鐵冠道人張中

由于《論語》真實地記載了孔子和弟子們之間的言談、事迹,所以我們能十分清晰、真實地感受到孔子和弟子們之間的真摯感情。

除了孔子師徒,曆史上,還有很多感人的師徒故事,但多少都有點虛幻、神秘、不真實,畢竟有很多後人加工的成分。

比如劉伯溫的師傅張中,他來無影,去無蹤,料事如神,能預測未來,感覺就像是神仙,不是人類。

張中,出生于1294年,什麼時候去世的?沒人知道。為江西行中書省撫州路臨川縣(今撫州市臨川區)人,名中,一作白中,字景華,又字景和,字涵素,道号虛靈子、玄真、隆德僧人。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6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曾提到了張中,張無忌所在的明教,最大的是教主,其次是光明左使和光明右使,再次是四大護教法王,然後便是五散人。鐵冠道人張中,便是五散人之一。

張中多次應舉不第,遂放情山水,遇異人,學得太乙神數,能觀雲望氣,預言禍福,談福禍于咫尺之間,十分靈驗。

張中因平素好戴鐵冠,人稱“鐵冠子”或“鐵冠道人”,道敎鐵冠派奉張中為創派開山初祖。著有《透天玄機》,以二元推算一萬五千年,二百七十劫數。

據說張中隐居華山時,劉伯溫前往拜師,他傳給劉伯溫的是“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順逆、星鬥分野,并推測中華外夷一切吉兇及一萬五千年三元劫數”。

劉伯溫将後者紀錄下來,名之為《鐵冠數》,又名之為《透天機》。也即是說,此實乃以一萬五千年為一單元的預言。當然,我們隻能将之看成為曆史的趨勢,而不是個别事件的預言。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7

《透天機》記錄了張中和劉伯溫之間的對話,開篇便是伯溫跪立告曰:“弟子好學,忽迷心竅,不知吉兇。願釋為師,祈指妙理玄機,與人推算得失。”

僧人曰:“爾乃文曲降世,輔佐紫微。吾指明實理,慎之切勿彙漏。”學成之後的劉伯溫果然能神機妙算,并輔助朱元璋統一了天下。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欲取天下,駐軍滁陽。在開國名将鄧愈(今安徽省泗縣人)的引薦下,召張中晉見。張中對太祖說:“如今天下大亂,若非命世之主,不易平定。依我看來,你可以大有作為。”

太祖問其緣故。張中回答說:“明公龍瞳鳳目,相貌非常,貴不可言。待至神采煥發,則如風掃雲,登基稱帝。”明太祖甚欣賞其賢,留為營中任事。于每出征,張中都能觀察氣色應事。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8

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中箭身亡,兩軍皆不知情。張中望雲氣察知此事,即奏上太祖曰:“陳友諒既中箭作故,而帝能書一封祭文,寄于陳友諒軍營,朗誦其死因,使敵軍士氣動搖,我軍則可一舉獲勝。”朱元璋如話寄書,陳友諒軍隊遂即崩潰。

開國名将徐達還在做将軍的時候,張中便說他兩頰鮮紅,目光如火,定必官至極品,可惜隻得中壽,享年不永。

後來徐達果然官至魏國公,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賜谥“武甯”,富貴至極,但終年隻得五十四歲。

涼國公藍玉曾載酒去訪張中,張中便服出迎。藍玉很不高興,譏笑地說:“我這裡有一個上聯:腳穿芒履迎賓,足下無禮。請你對個下聯。”

張中随即指着藍玉手上的椰杯說:“手執椰瓢作盞,尊前不忠!”後來藍玉以謀反罪被誅,證實了張中說他“不忠”的預言。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9

張中在京城中住了多年,後又無端投水而逝。皇帝下令尋他屍體,卻遍尋不獲。第二年潼關守衛上奏說,某月某日,看到鐵冠道人策杖出關。一查對日期,正是張中投水那天。

據傳張中還成功預言了建文殉國和明朝整個曆史命運。

建文帝時期,有人複見張中于金陵,張中作歌曰:“莫逐燕,逐燕自高飛,高飛入帝畿。”其中的“燕”就是燕王朱棣,後來建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準備削藩,燕王朱棣這才起兵造反的,這就是曆史上的“靖難之役”。張中的預言再一次得到了應驗。

張中功成身退後,不知所終。成祖朱棣登位後,思念張中功績,具椁招魂,葬于鳳陽,敕封為張太師。

論語中值得為師的人物(論語史鑒預言家)10

除了《透天玄機》,張中還著有《玉景秘旨》、《皇極體要論》、《元元真書》等著作。

張中為人狷介寡合,其事迹見諸《明史·張中傳》、《江甯府志》、《江西通志》、《英烈傳》、《鐵冠圖》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