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美國初等教育發展經驗

美國初等教育發展經驗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0 23:39:26

教育是美國政府國内政策的最優先領域之一。為保證美國公立學校能夠使不同階層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智力和人格教育,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美國基礎教育改革《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提出教育要從幼兒抓起。強調兒童早期充分、全面的智力教育将為全面發展和成功奠定基礎,為落實基礎教育改革法提出的要求,聯邦政府提出“良好開端、聰明成長”項目,緻力解決三個問題:啟蒙教育師資、兒童早期教育質量标準和向社會提供兒童早期教育的最新成果和信息。

美國初等教育發展經驗(美國初等教育詳解)1

在美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環境不盡相同。在州政府的資助下,多數家庭能夠在兒童入學前提供必要的照料。另外,美國各州重視兒童照料和兒童早期教育并給予經費支持。

學前班也意味着美國的義務教育的開始。

普通公立小學的課程有:美術(FineArt), 數學(Math),體育(PE or Gym),英文閱讀和語言藝術(ReadingandLanguageArt), 自然科學/衛生(Science/Health),以及社會學(SocialStudies)。社會學開始讓學生接觸曆史和當今社會的标志性事件,其中如美國早期移民史等是必修内容,除此之外還涵蓋國内外,過去和現在的日常生活、交通狀況、風俗習慣的比較和變遷等等。隻是學前班的所謂“社會學”就是教育兒童之間如何相處,如何重視記得别人姓名,如何參加集體活動,如何遵守一些基本社會守則等等。自然科學則涉及近代以來種種科學進展,如汽車電話電腦飛機等等的發明與創造過程,這部分強調老師和學生們之間的互動,鼓勵孩子們提問,觀察,甚至預言未來等等。總之自然科學和社會學教學内容頗有西方教育特色。

由于很多人對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不滿,在這裡大約有10%的孩子會選擇上教會或别的私立學校。私立學校的管理和教育要嚴格得多,這些孩子在智育上表現相對于公立學校也明顯更好。不過絕大多數美國人上不起,它們實在是太貴了。

各類教會學校收費比非教會私立學校低許多。不過在教會學校受到的約束也嚴格的多,比如各類宗教活動洗腦,嚴格的男女生關系,以及苛刻的校園紀律等等。像高等教育一樣,這些私立學校也向一些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的學生提供不同數額的獎學金,這類學生大緻占在校生總數的25%左右。但接受全額獎學金的人比例極少,隻有其中的1-5%。

美國初等教育發展經驗(美國初等教育詳解)2

公立小學校裡各式各樣類似中國的重點班,叫做“Talentedandgifted(TAG)program—尖子生項目”。有的是把同一教育區内所屬學校裡這類尖子集中到一個學校的一個班上所有的課(這時由于校車隻在預定地方接送孩子,家長每天就必須把孩子送到這個制定的地方,下午再去那裡等校車,把孩子接回來,相當辛苦;不過有些教育區則用專門的校車接送這些孩子);有的則是根據尖子學生的特長,把它們集中到該校的一個班分别上更高一等的數學,英語,等等。在沒有這種“重點班”的地方,如果發現有特别拔尖的學生,學校也會相當慷慨地容許這類學生跳級(大部分是單科跳級)。

除了重點班以外,許多地區甚至還有重點學校,英語稱“Magnet",即磁鐵學校。上世紀六十年代建立伊始,是為了打破種族隔離的樊籬,吸引各種膚色的學生到一起。為此各教育區在師資和硬件(如計算機等)都對Magnet學校予以傾斜。不過到了今天,除了很少的學校能堅守當時的初衷,能無差别,以抽簽方式平等錄取不同水平,不同膚色的學生以外,多數這類學校已逐漸演化成變相的“精英”學校,需要嚴格考試或經學校推薦才能進入。

盡管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不如私立學校,但由于它吸納了接近90%的适齡兒童和學生,因此撐起了美國義務教育的大梁。在保障了基本教育的普及的同時,也很注重對尖子生的鼓勵和培養。這種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結合,使得在美國極為寬松甚至放任的初級教育環境下(大部分美國人綜合知識欠缺),不至于埋沒和遲滞可能的人才。這裡不愧是“兒童的天堂”。更多海外留學、移民、房産相關資訊,歡迎關注巴爾海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