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家長感慨,原以為自己教1、2年級的語文沒問題,反正就是聽說讀寫,還能難到哪裡去?結果當教到詩歌的時候才傻眼,自己學了幾十年的讀音跟現在都不一樣了。
記得以前在古詩《山行》中,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個“斜”字讀的是為“xiá”,到孩子口裡變成了為“xié”,糾正孩子,孩子還一臉不服氣,掏出課本一看,還真是“xié”。難道自己記憶有錯?一問正在當老師的同學,才發現現在的課本跟以前的課本在讀音上變動了很多,拿20年前的知識教孩子,恐怕還真不對。
同學還舉例,“鄉音無改鬓毛衰”中的“衰”讀音現在也由“cuī”改為“shuāi”。高中課本的,“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讀音也從“jì”改為“qí”……
讓這個家長發出了,為何拼音不早發明幾千年的感慨。如果詩歌作者能把自己的詩歌都注上音就不會發生現在的尴尬了。
其實注音的方式古時候早就有了,隻是寫詩歌的詩人們哪裡會想着寫完詩歌再給注上音呢?就像現在我們寫完文章一樣也不會一個字一個字的加拼音一個道理。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注音方式之一就是——反切法:使用兩個字來标注另一個字的音。不僅能進行注音,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進行分析。具體方法就是,用兩個字來為一個字注音,前面的字為反切上字,取其聲母,後面的字為反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如《廣韻》中舉例敖,五勞切。“敖”字的讀音,就是取“五”字的聲(w),取“勞”的韻和調(ao),然後拼合成(wao=w ao)。在使用現代的拼音之前,從東漢起就開始使用了。起碼七言的詩歌興盛起來絕對可以每個字都注音,但是沒人進行這類操作。
于是詩歌在流傳中,經曆時代變遷,各個朝代官話的不同,就造成了誤傳或者遺失,所以現在也沒定論了。打個比方,唐詩肯定發音都是陝西西安的官話,而到了北宋又變成河南官話,然後南宋南遷臨安,官話又變化,所以很多流傳下來的東西都變了,于是讀什麼音就要聽專家的了,專家依靠自己的權威性,通過考據,怎麼定就怎麼讀。
而現在不僅僅在詩歌中,很多字讀音發生了變化,口語中的一些詞也發生了變化,在書面上。原先的拼音“o”讀“喔”,現在卻變成了書面的“喔”;“說服”從“shuìfú”改讀為“shuō fú”、“确鑿”從“quèzuò”改讀為“què záo”……随着小學語文新版教材推廣和使用,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學了幾十年的東西都學錯了,一陣撓頭,生怕自己教錯。
更有趣的是“嗯”的讀音在基本上所有成年人的認知中都應該是拼音en,但是在部編語文教材和字典中讀音卻是ng。讓人大跌眼鏡。你怎麼看待這些語文教學中的讀音變化呢?
圖源網絡,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