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動不動就把清北定為自家孩子的目标,動不動就拿别人家的孩子做自己家孩子的榜樣,卻殊不知擁有一個高執行力的爸媽對孩子來說有多賺!
當下,沒有哪個家長不想培養成功、優秀的孩子?但是,即便整天教育雞湯類文章讀了個遍,但在培養自己孩子的實際過程中難免還會手足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作為爸爸、媽媽,你們有木有這樣的無力感,很多家長反饋有同感。
同時好多家長不禁感慨:培養孩子好難!别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那麼成功,人家的父母都是怎麼做到的?誰能給我個答案!
答案還真有人一直在研究,并且還研究出了結論。
一位哈佛教授Ronald Ferguson(Ron)2019年就曾發起過一項名為“我是如何被撫養長大的(How I Was Parented Project)”調查項目。目的是為了研究哈佛生在成長過程中,家長是否采用了相似的培養方式。
Ron和學生志願者們向數以百計的哈佛學生發送了采訪邀請,最終進行了120場訪談。在一場又一場的長時間訪談中,志願者們都會按設計好的采訪提綱進行提問,引導受訪者回憶童年以及父母對他們的影響。
這些受訪學生背景各異,他們膚色不同,信仰不同宗教。有的孩子來自富裕家庭,也有孩子的父母是收銀員、公交車司機或廚師。他們有些出生在韓國、中國或印度,也有人的故鄉在非洲或墨西哥。雖然大部分仍是美國人,但有的來自種植玉米的小鎮,有的來自高度發達的大城市。
這些被邀請到的受訪學生都有一個共性标簽:“成功”。這項研究所定義的成功,是指“充分實現自我(Fully Realized)”,成功是一種生命綻放的狀态,成功是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成為最優秀的自己。而獲得這種成功的人通常具備以下三種特質:
★使命感
這裡的“使命”是指崇高的目标或意義深遠的事情,可以提供明确的人生方向。擁有使命感的人,能夠在數年甚至數十年中,堅定不移地追求某個目标。即使需要經曆艱苦的個人成長,也不放棄。
★行動力
要想朝着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标邁進,需要具備過人的行動力。有強烈行動力的人經常會想:“快着手做吧!”,然後立即采取行動。
★聰明
這裡被定義的聰明需要滿足:第一,執行挑戰性認知任務的能力,例如解決複雜的學術問題;第二,從外部獲取信息、理解并運用它來做決策的能力。
研究團隊發現:同樣培養出高度成功孩子的家長,沒有明顯的“亞洲派方式”或“美國方式”,相反,盡管在種族、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水平、宗教或國籍等各個方面不盡相同,但這些“成功孩子”背後的家長,竟都走了一條格外類似的教育之路,接下來就通過一組令人矚目的教育公式來揭示它。
這個公式包含八大元素,分别為:
事實上,這也是受調查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八種角色。盡管放大到具體問題,不同家庭的父母會采用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核心思路并無二緻。
1、早期學習夥伴
孩子0-5歲時,處于首要位置的,是“早期學習夥伴”這一角色。
一個優秀的早期學習夥伴,投入大量時間陪伴孩子玩耍和習得語言,關鍵在于讓孩子從小感受到學習是件很有趣的事、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有機會自己來主導玩和學習的過程。
2、飛行工程師
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飛行工程師”就會接過“早期學習夥伴”手裡的接力棒,發揮更大作用。
就像負責太空飛船的工程師,需要時刻監督飛船的各個系統是否運行正常,必要時對其進行調整一樣。
家長需要保障孩子周圍的一切對其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如果有“偏離航線”的情況發生,比如行為規範出現了問題、作業反饋不佳或孩子和老師的關系不夠融洽,身為“飛行工程師”的家長就需要介入其中,并與他人(例如上述事件中的老師)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維修工
與飛行工程師一樣,“維修工”這一角色同樣監督着孩子的成長,不同之處在于,飛行工程師更多的是與孩子周圍的環境進行協作(比如學校中的老師與管理層),而維修工則意味着家長有時需要單獨幫助孩子移除成長道路上的阻礙。
4、啟發者
啟發者負責提供給孩子接觸新事物的機會,比如學習新知識、去到未曾去過的地方以及讓孩子看到自己未來可以成為的樣子。
5、哲學家
充分實現自我=使命感 行動力 聰明,如果這是對成功的定義的話,那麼家長的這個角色就與其中的“使命感”挂鈎。“哲學家”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發揮作用,并一直延續到孩子之後的人生階段。哲學家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與孩子分享他們的世界觀。
6、人生榜樣
不少受訪者都肯定地表示,父母對其成長産生了最大的影響。大量社會學習理論研究認為,我們學到的很多東西都來自于觀察,而孩子最容易從父母身上進行這類學習。重點在于,培養出成功孩子的家長,會以幾乎嚴苛的最高标準要求自己。
7、談判者
“談判者”幫助孩子成為成熟的決策者,并擁有自我辯護的能力。孩子無法獨自解決一些問題時,“維修工”會介入,但談判者則緻力于培養和鼓勵孩子的獨立性。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選擇。孩子有發言權并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但父母必須設定合理的規則和界限。
8、導航儀
最後一個角色是導航儀,即使不在孩子身邊,或孩子已經長大離家很長一段時間,父母也能以駐留在孩子記憶中的方式,提供給孩子建議和智慧,就像手機或汽車中的導航系統一樣。
與公式中其他角色的不同之處在于,作為導航儀的父母,不是通過實時的方式影響孩子,而是跨越時空的交流。
孩子的這些記憶,來自于父母在扮演所有其他角色時所做的一切,當孩子成年後需要做決定或克服挑戰時,它們就會在孩子的耳邊響起,指明方向。
Tatsha與Ron将八組公式中的八個角色分為兩組。
除了飛行工程師和維修工,其餘六個角色都屬于第一組,他們負責培養孩子在未來發展中需要具備的的素質與能力。
例如,早期學習合作夥伴激發孩子學習新事物的熱情,談判者培養孩子的自律與自我辯護能力。
而第二組雖然隻有兩個角色,但同樣對孩子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飛行工程師和維修工幫助孩子尋找資源與機會,并确保通往機會的大門向孩子敞開。
八個角色中,隻有早期學習夥伴和飛行工程師這兩個角色有特定的出場順序。當孩子逐漸長大,活動範圍會從幼兒期的家中,擴大到外部世界,最典型的就是學校。
因此,父母的教育模式也會由近距離陪伴(早期學習夥伴),轉變為遠距離監督(飛行工程師)。
而其他角色則同時貫穿于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并且與早期學習合作夥伴和飛行工程師所涵蓋的時間段重疊。但它們的重要性排序可能會在各個階段有所不同。
例如,當幼齡孩子的活動範圍還局限在家中時,啟發者的發揮餘地其實不大,直到孩子有了家外的活動,啟發者所承擔的責任才逐漸上升,幫助孩子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
不過,僅僅了解這個公式是不夠的,培養出成功孩子的父母往往都具備高行動力的特點。
“什麼是執行力呢?就是執行一項決策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毛病多,學習習慣不好,歸結于家長對孩子的管教不夠。家長制定一項決策,執行力強了,孩子的毛病就會少一些,習慣就會好一些。
慈母多敗兒,就表現在母親對孩子管理的執行力不強。很多母親,也想讓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但是,孩子一使性子,立場立刻就發生動搖。孩子想看電視,一撒嬌,媽媽就會答應。孩子想把作業拖到明天,一撒嬌,媽媽就會答應。這就是執行力,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就必須舍得讓孩子不高興,要知道,好習慣的形成,其實跟人的本能是相悖的。舍不得讓孩子委屈,就隻能慫恿孩子的缺點。
更邪門的是,很多家長意識到了自己執行力不強,但懶得改正,總是想着尋找捷徑,讓孩子出現突飛猛進似的的變化,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執行力就是一種态度的堅決。如果你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就要敢于闆起面孔。既然定了規矩,那就是高壓線,不得觸犯,一旦觸犯,就要吃苦頭。當然,懲戒孩子以外,必須對孩子有足夠的感情投入,有足夠的了解和交流,有九成的微笑,才能有一成的管束。在一個充滿愛的管教中,有底線,也有溫暖。執行力不是簡單的說不,還有煦風和暢的陪伴。
Esther Wojcicki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培養出了500億身價的三姐妹,被稱為“全美最牛媽媽”。
大女兒畢業于哈佛大學,現任谷歌高級副總裁和Youtube首席執行官;二女兒斯坦福大學畢業,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副教授;三女兒耶魯大學生物系畢業,是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的創始人。
Esther Wojcicki和三個女兒
但在高中時,女兒們曾在PSAT(即SAT預考,可看作是“美國高考”的模拟考)上栽過跟頭。
大多數家長可能并不會把這當回事,畢竟隻是場預熱考試,分數也不會記錄在成績單上。但Esther立刻意識到自己需要做些什麼,因為這個成績很有可能預測了孩子SAT(美國高考)的考試結果。
于是,她很好地盡到了“維修工”的職責。不僅提醒女兒們,如果要想考大學,就得認真為這考試做準備,還貢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親自分析研究了SAT的考點和樣卷。
最終,她将重點鎖定在詞彙,并買了一千張詞彙卡,貼在家裡和車上的各個角落,而女兒們每周也會在褲子後袋裡帶上十張卡片,事實證明效果不錯。
另外,Esther還把數學學科的考試解讀了個遍,幫女兒們更好地練習數學試題。
每個家長都對孩子抱有期望,也都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比如給予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想法,但總會說:“我們太忙了,誰有這個時間?”
但無論做任何工作的受訪者家長,無論生活處境多麼艱難,他們永遠能夠安排出陪伴孩子的時間,并有策略地最大化這段時間的利用效果。
把孩子帶大成人本身就是件極富挑戰的工作,更别說要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它需要家長付出難以想象的時間與精力,受訪者中的有些家長甚至會選擇犧牲自己的職業發展。
值得嗎?如何保證我的付出,會讓我的孩子也在未來達到這樣的成就?這個問題,或許隻能留給每位家長自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