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為李宇準備了愛心禮包
李宇(右)與兩個好朋友一起接受記者采訪
考大學填同一個學校,又“意外”地成了室友,還相約要繼續照顧自己……對于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物聯網技術專業2022級新生李宇來說,9月14日的這次開學報到之旅充滿“驚喜”。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這背後,還有着更多“貼心”的故事。
開學的“驚喜” 從宿舍到教室做了“無障礙”改造
“223班,李宇同學,請在這裡簽字!”9月14日下午2點,當坐着輪椅的李宇在一群人簇擁下,來到學校學生公寓12号樓的宿舍入住登記處簽到時,引起了周邊不少同學的關注。
這個18歲的年輕人來自徐州邳州市。當天上午9點不到,就在媽媽李淑芹的陪伴下,等在老家徐州的高鐵站,出發前往位于無錫宜興市的學校報到,開啟新一段人生旅程。從家中出發開始,到在學校宿舍放下行李,六七個小時的旅程不免讓人有些疲憊,但學校帶給他的“驚喜”,讓人一下子輕松起來。
當天中午,當他在宜興高鐵站出站時,見到了學校前來接站的很多老師,隆重得像迎接遠方而來的貴賓。“我們今年錄取工作結束後,就開始聯系新生,交流一些基本情況,才知道李宇同學的特殊,因為腦癱行動不便,要靠輪椅出行。”接站的學校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鄧書基告訴記者,李宇的成績在今年學院物聯網技術專業錄取的學生中名列前茅,雖然是殘疾人,但交流中他給人的感覺很陽光向上,自從了解到相關情況後,學校就想着盡可能給這個年輕人的入學和今後的讀書提供便利。
通過協調,李宇的宿舍被安排在距離教學樓最近的一棟學生公寓,同時将整個班級的教室從五樓調到了一樓,在日常學習到住宿的線路上,為他做了針對性的無障礙改造。“我們還提議,可以安排其母親住校伴讀,專門照顧他,并提供相關的工作機會,但被婉拒了。”
“好哥們”報了同一所學校 成為室友繼續照顧他
“我想總有一天我要獨自生活,所以會努力盡快适應離開家人獨自生活的狀态。”住宿登記後,李宇開始娴熟操作自己的輪椅,為入住宿舍忙碌起來,其間還與大學室友王玉坤、陳聰一起,開始核對包裹。正式報到前,他和很多同學一樣,将一些大件的物品直接快遞到了學校。
作為剛報到的大學新生,王玉坤、陳聰與李宇倒不是“自來熟”而馬上熟絡起來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好同學和好朋友。李宇說,填志願時,兩位好朋友聽說自己填了這所學校,便也一起跟着填了,專業不同,但他們蠻期待能都被錄取。此前,作為發小的王玉坤、高中同學陳聰,都是李宇的“左膀右臂”,兩位年輕人在校園生活中,一直努力幫助李宇。更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三個人真的考上了同一所大學,想着能一起讀書,還能繼續幫助李宇,他們挺開心。“他們一直很照顧我,我們相處得像兄弟,他們說這樣可以幫到我,我很感謝他們。”
新生報到第一天,一切新鮮又紛紛攘攘,不過在忙碌的間歇,兩位“好哥們”已經迅速熟悉了宿舍區,并幫助李宇一起習慣。“其實沒想多少,就是覺得能幫助他最好了。”王玉坤和李宇一起長大,兩個人從小就是好朋友,并且一直努力幫助他。他說,他們三個人說好了,今後還是要和以前一樣,一起上學、回宿舍、出行。畢竟,一個宿舍的,方便很多。
不過,這三位年輕人能住到一起,并非“巧合”,實際上是學校的貼心安排。“聽說李宇身體殘疾,會有很多不便,當時我們就問他以前在學校怎麼處理的,他說到他有兩個好朋友也一起考到學校來了,而且一直很照顧自己。我們就想,索性就把他們安排在一個宿舍。”于是,這三個年輕人又“意外”地成了大學校友,而且學校還将李宇所在班級的宿舍都調在這裡,同學們在一起畢竟是更好的狀态。
聰明、上進且自強 他要用行動回報“好心人”
“一路走來,真是感謝這麼多好心人的幫助,我都不知道怎麼說!”李淑芹忍住眼淚說,李宇出生十個月時,父親去世,而後又被查出因出生時缺氧而出現腦癱症狀,結果就是無法行走。有人建議,她還年輕,應該放棄這個孩子,但李淑芹倔強地說,無論如何,自己要把這孩子撫養好。
此後的很多年,李淑芹帶着孩子堅持不懈地做康複,同時将孩子送到學校讀書。因為腦癱導緻動作協調性差,李宇隻能左手寫字,動作慢,考試的時候因此還非常“吃虧”。但令她欣慰的是,這個孩子很聰明,在半天讀書半天康複訓練的情況下,成績依然是班級的前幾名,而且還相當努力。有一次,因為動作慢,李宇寫作業寫到很晚,她看不下去,想要打電話和老師“說個情”,但懂事的李宇表示了反對,并一直堅持到淩晨三點,最終完成了作業。“走到今天這一步,不求他怎麼樣,但一直堅持,總是會好的。”李淑芹覺得,懂事、聰明的兒子的将來,雖然會受到殘疾的影響,但有希望努力闖出一片天地。
這一點,也得到了學校方面的印證。“交流當中,他從不提要求,都是我們主動提出來要幫他做什麼,他很自立自強。”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隽此前與李宇多次交流,對這位年輕人的性格和品質很是贊許。她說,這是個要強、上進且自律的年輕人。
“我想,我的大學生活,首先是搞好學習,讓自己更強。然後,是像幫助我的人那樣,以後有能力就去幫助别人。”從老家來到江南,這位年輕人說,對未來很期待,将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度過大學時光,很開心,感謝所有人的幫助和支持,自己也要好好回報大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建波)
來源: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