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天氣逐漸轉涼,感冒腹瀉的寶寶越來越多,這兩天我同事小宜就有點上頭,因為他家小女兒生病了。中秋前小小宜就有低燒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狀,剛開始以為是感冒了,沒有太在意,給孩子吃了點感冒藥後,發現小小宜症狀不僅沒有緩解,還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每天腹瀉十幾二十次,大便呈黃色蛋花湯樣,甚至帶有少許黏液或膿血。隻能帶孩子去兒童醫院就診。
兒童醫院一看小小宜的情況,開了補液鹽讓小小宜服用,并告訴小宜:“孩子患秋季腹瀉時,要給孩子多喝水,避免脫水。”近期有不少孩子相繼發燒,随之而來的就是嘔吐和腹瀉,孩子出現了這些現象很可能是患上了秋季腹瀉。
腹瀉問題,雖然是常見問題,但不加以重視也就成了大問題了。據統計2016年全球5690萬例死亡中,前十位死亡原因中,腹瀉榜上有名。這兩天,後台也頻繁有家長搜索腹瀉相關的關鍵詞,今天,昭媽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了解秋季腹瀉。
什麼是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發病多在9至12月份,是發生在秋、冬季的一種小兒急性消化系統疾病,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腸炎,由于在電子顯微鏡下呈圓輪狀,所以叫輪狀病毒,由于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所以每個小兒都要患病一次,顯性或隐性感染,從而獲得免疫力。
潛伏期1~3天,多發生在2歲以内的嬰幼兒,6個月以内的嬰兒,由于有母親傳給的抗體,一般很少患病,即使發病,症狀也較輕,2歲以上的小兒多數感染過輪狀病毒(顯性或隐性),體内有了抗體,所以發病率也明顯降低。
如何在家自查寶寶得了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的症狀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在家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症狀自查:
1)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無明顯感染中毒症狀。
2)初期頻繁嘔吐。病初1~2日常發生嘔吐,每日可2~3次甚至10多次,量多少不等。
3)随後出現腹瀉。大便每日5~6次,甚至10~20次,便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黏液,無腥臭味。頻繁吐瀉的患兒很快出現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出現精神萎靡,眼窩及前囟凹陷,皮膚彈性差,口唇黏膜幹燥,尿少,面色發灰及呼吸深長等。
4)有一定的自限性。經過适合的治療,數日後嘔吐漸停,腹瀉減輕,不喂乳類的患兒恢複更快,自然病程約3~8天,少數較長。
不過,也有報道,輪狀病毒可以感染多個髒器,可産生神經系統症狀,如驚厥等;50%左右患兒血清心肌酶譜異常,提示心肌受累。大便鏡檢偶有少量白細胞,感染後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長可達6天。
寶寶得了秋季腹瀉如何治療?
因為秋季腹瀉由于是由病毒引起,而目前對病毒沒有特效治療,而以對症治療為主。
1)根據寶寶的個體消化吸收功能和飲食習慣進行合理調整。
腹瀉時進食和吸收減少,而營養需要量增加,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以縮短腹瀉後的康複時間。但是每個寶寶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所以要根據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狀況、個體消化吸收功能和飲食習慣進行合理調整。比如堅持母乳喂養,暫時不要輔食,人工喂養的寶寶可喂以等量米湯、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湯、粥、面條等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有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等症狀好轉後繼續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腸炎多有雙糖酶缺乏,如果懷疑寶寶有這種情況,可以暫停乳類喂養,可以食用豆制代乳品,或發酵奶,或去乳糖奶粉以減輕腹瀉,縮短病程。腹瀉停止後可以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
2)及時補充口服補液。秋季腹瀉常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要及時補充丢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如果脫水不重可在家護理,用口服補液鹽糾正脫水,直至患兒眼窩不凹、尿量增加為止。
這裡提醒家長,如果寶寶出現脫水很重,伴有嘔吐,不能口服補液,需立即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靜脈補液。
3)同時口服一些腸黏膜保護劑和微生态制劑,輪狀病毒腹瀉時,寶寶腸道菌群失調,口服益生菌有助于恢複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如蒙脫石、媽咪愛、金雙歧等。
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寶寶不要得秋季腹瀉了,接種疫苗其實是比較理想的預防方法,口服疫苗也有一些報道,保護率在80%以上,家長可以咨詢相關的保健醫生。
其次輪狀病毒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如果寶寶接觸了感染輪狀病毒的人或觸碰他們觸碰過的物體,就可能感染病毒。所以家長日常一定要注意清潔衛生。尤其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避免吃手指、髒手揉眼睛、鼻子等。
另外室内外溫差比較大,盡量不要吃太多涼的食物或者水果,以免刺激腸胃引發腹瀉。
文字:昭媽 圖片來源:育兒在線學堂
- END -
● ● ●
育兒在線學堂|中國育兒在線旗下育兒自媒體平台,分享各種育兒經驗和育兒知識,定期發布各種育兒福利活動,讓您輕松做智慧好父母!每天5分鐘,輕松育兒, 快樂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