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教材又雙叒叕
被小朋友挑出錯了!
“數學書上東灘保護區的名字和面積,好像不太對?”新學期伊始,上海五年級的白同學發現,數學書上有關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數據有誤。相關消息沖上微博熱搜!
#1
究竟是誰錯了?
發現問題的是寶山區楊泰實驗小學五(7)班的學生白碧鴻,開學後,他發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級數學課本把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名字和面積寫錯了。
教材上的“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約為326km²,核心區(165.92 km²),緩沖區(10.7km²),實驗區(64.93km²)”。
白碧鴻平時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參加過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的自然教育活動。
他覺得,教材上的“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這一表述并不準确,應當用“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體現保護區保護的主要是鳥類這一特征。此外,他記得保護區的面積不是“3”開頭,而是200多平方公裡。
#2
小白沒錯喔!
記者查詢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網站發現,小白指出的問題的确存在。
根據該網站公開的數據,保護區範圍在東經121°50′~122°05′,北緯31°25′~31°38′之間,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西以1998年和2002年等年份建成的圍堤為界限,東至吳淞标高1998年零米線外側3000米水域為界,呈仿半橢圓形,總面積241.55平方公裡。
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核心區面積183.76平方公裡,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6.08%,該區為海三棱藨草植被集中分布區域,為保護區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統,是主要保護對象的集中分布區域。一般情況下,該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但因科學研究的需要,經批準後可以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
緩沖區面積10.07平方公裡,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17%,該區為核心區以外主要保護對象相對集中分布的區域,為核心區外劃定的嚴格保護區域。該區經批準後,可以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标本采集活動。
實驗區面積47.72平方公裡,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9.75%,該區可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3
為何會有出入?
其實不僅是教材上不準确,在百度百科上,“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詞條顯示,該保護區的面積約32600公頃,即326平方公裡,同樣與官方信息有出入。
對于這些信息的出入,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主任鈕棟梁表示,326平方公裡是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的面積,而非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241.55平方公裡),這是兩個概念,應當準确區分。
他說,“我們發現信息有出入的教材是2017年的版本,引用的數據在2020年後沒有及時更新。相關網絡百科上的信息應該也是未及時更新所緻。”
目前,上海綠化市容部門及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準備與有關部門、單位溝通此事,希望盡快調整相關内容,畢竟教材和網絡百科會影響很多人,應當與時俱進、更加準确。
#4
去年還有上海二年級學生
指出美術教材錯誤
去年開學時
出生于2013年的吳葉凡
拿到二年級第二學期的美術教材時
看到第13頁右上角
引用了一幅很眼熟的圖片
雖然教材中的文字标注為
“《樹葉》現代陶藝作品”
但吳葉凡看到卻很疑惑
“這不是自然博物館裡的
海百合化石嗎?”
發現問題的第二天
吳爸爸就帶着吳葉凡
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館求證
上海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
冷玲證實
滬教版二年級美術教科書上的“現代樹葉”
确實是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海百合圖片和美術書配圖對比(左:海百合化石 右:教材中圖片)
吳葉凡的發現,也得到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回應。上海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給她贈送了書籍,并對她能指出書中錯誤表示感謝,第一時間将錯誤進行溯源并上報修訂。
#5
滬教版英語教材出錯!
小生物迷糾錯!
無獨有偶,預習滬教版英語教材的12歲學生小崔也發現了教材上的錯誤。
來自沈陽的他從小就是個生物迷。而他在英語書上發現單詞“Bee”上面的圖片并不是蜜蜂,而是食蚜蠅!
小崔從小就喜歡生物學,在小學時,同學們就戲稱他為“螞蟻小崔”。他在家裡養過10多種螞蟻,觀察他們的習性、種群内的分工。對于各類昆蟲習性也是了如指掌。
發現問題後,小崔和媽媽給上海教育出版社打了電話反映問題。出版社經過專業的核實後,也确定了教材圖片确實出現了問題,并表示因需向教育部報備、送審等問題,教材上的錯誤圖片會在下次重印時再進行替換。同時,出版社也對同學的細心表示了感謝和認可。
#6
不簡單的小學生們
小學生的年齡雖小
但觀察能力很強
網友們紛紛表示
後生可畏!
你有沒有佩服
這些可以給教材糾錯的孩子們呢?
綜合:上海新聞廣播、上觀新聞、新民晚報、網友評論
來源: 東方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