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數字經濟浪潮下,一些新業态和新工種陸續出現,KOL、内容博主、“互聯網營銷員”等新業态層出不窮。今年兩會上,有代表委員提出,要保障和服務新就業形态下的從業者。
記者連日來采訪了多位新業态從業者,在他們轉型故事的背後,是互聯網與人才、産業的深度融合。随着靈活就業漸成一種新潮流,“人口紅利”正逐漸向“人才紅利”轉變。
櫃員直播帶貨成網紅
“互聯網營銷員”受追捧
“轉型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嘗到了做直播的甜頭。”天虹商場常興店歐萊雅專櫃櫃員陳冉這樣談自己的轉型經曆。
天虹商場常興店歐萊雅專櫃櫃員陳冉。
27歲的陳冉已有多年銷售經驗,轉型做直播後,她的銷售業績更是扶搖直上。陳冉告訴記者,去年2月,因為疫情原因,天虹和品牌線下實體店的銷售面臨嚴峻考驗,公司開始動員實體櫃員轉型做直播,力争通過線上直播将線下損失補回來。
經過一個月的試水後,去年3月,天虹全國歐萊雅專櫃舉辦了一場大型直播,當天便斬獲208萬銷售額;今年3月5日,天虹全國歐萊雅專櫃通過直播,當日斬獲248萬銷售額。
“僅常興天虹歐萊雅專櫃就有5個企業微信群,300多個粉絲。今年3月,有了直播的加持,再加上線下回暖,單月同比增長接近40%,相比前幾年,今年是業績最好的一年。”陳冉坦言,以後會繼續通過直播教網友化妝、分享護膚知識。
疫情防控進入常态化階段後,大批服飾美妝品牌導購、社區拼團團長都在利用微信小程序、社群、直播等工具帶動銷售,形成全新的行業趨勢,“互聯網營銷員”正悄然普及。
短視頻“小白”成功“破圈”
知識網紅和内容博主興起
因為疫情而轉變職業的還有盧愛芳。有着15年财經媒體經驗的她,從企業公關辭職後開始嘗試科技财經類内容短視頻創作,并于2020年7月正式開創了自己的視頻号——科技資本論。
科技資本論創始人盧愛芳。
然而,做好短視頻并非易事。從如何在一分鐘内将核心觀點表達清楚,再到短視頻的拍攝、剪輯,一系列流程都要自己完成。盧愛芳說做就做,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快馬加鞭地拍起來。“一開始産量不高,三個月一共發了47條,播放量在3000-10000不等,我非常滿足。”現在,她的視頻号已積累幾千粉絲,單條的最高播放量突破23萬,點贊數超過2000人。
記者注意到,像盧愛芳這樣做内容短視頻的博主開始正不斷湧現。他們分布在視頻号、抖音和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用通俗易懂、講故事和精良段子等方式普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并彙聚了大批粉絲。他們不是明星和大V,多是媒體從業者或公司高管,變現方式主要有售賣直播課程,或者倚賴MCN機構和品牌廣告等。
數字工具拉動新就業
龍華“廠哥”做起程序員
深圳龍華訊網隻有6個工位,其中,有3人是從工人轉型做程序員的。“現在做程序員每個月一萬元,比我在工廠當學徒高多了。”深圳龍華牛欄前村的一個寫字樓裡,劉浩低着頭,羞澀地說起自己的薪水。00後的劉浩曾經是一名木工廠的學徒,當時的薪水隻有5000元不到。如今,劉浩已經能開發各類小程序。他告訴記者,之前在木工廠做了半年後,他開始想要改變自己。
“現在正處信息時代,我本身也有一些興趣,決定去培訓學校學習計算機。”劉浩說,2020年10月,全國程序員平均工資為14459元,而中國一線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為1萬元左右,程序員前途無限。
當前,在各類數字工具的帶動下,低門檻進入程序員行業成為當下熱門。記者在58同城深圳本地服務搜索“小程序開發”,顯示的相關信息可多達15352條;另據統計,2019年,小程序共帶動就業536萬個,同比增長195%。
互聯網技術催生新工種
靈活就業飛速發展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産業互聯網成為新風口,個人可以通過網絡向大衆輸出内容,微信等社交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新就業、提升了就業質量。
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且貢獻不斷增強: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
社交平台是靈活就業的主陣地。以社交電商為例,除了在頭部的KOL和大V網紅,位于腰部區域的大批普通消費者正成市場主流,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2020短視頻及電商直播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是電商的蓬勃發展期,從短視頻電商到直播電商,僅抖音平台電商直播就超2000萬場,其中短視頻已經從純内容生态,向更加完善的“内容 社交 電商”發展,成為新媒體人和商家、品牌的必争之地。
(原标題《互聯網與人才産業深度融合,靈活就業成深圳市新潮流》)
編輯 劉彥 審讀 吳劍林 審核 張雪松 王雯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雨萌 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