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迷信心理學

迷信心理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06:23:29

迷信心理學?【新聞随筆】 近年來,“日常迷信”一詞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平台,并成功“植入”網民,尤其是青年網民的“話語圈”在這股潮流下,成功可被歸結為“人品爆發”,失敗實屬“人品差”;趁熱轉發是“攢人品”和“吸歐氣”(意為沾好運氣)的操作,事與願違的“毒奶”(意為反向加油)是“立flag”(意為立目标)的後果;星座運勢漸成日常出門指南,“水星逆行”是解釋禍不單行的“玄學”就連“錦鯉”這種流動的許願池也順勢進入“日常迷信”的符号體系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迷信心理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迷信心理學(是纾解心理焦慮的網絡符号)1

迷信心理學

【新聞随筆】

近年來,“日常迷信”一詞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平台,并成功“植入”網民,尤其是青年網民的“話語圈”。在這股潮流下,成功可被歸結為“人品爆發”,失敗實屬“人品差”;趁熱轉發是“攢人品”和“吸歐氣”(意為沾好運氣)的操作,事與願違的“毒奶”(意為反向加油)是“立flag”(意為立目标)的後果;星座運勢漸成日常出門指南,“水星逆行”是解釋禍不單行的“玄學”。就連“錦鯉”這種流動的許願池也順勢進入“日常迷信”的符号體系中。

“日常迷信”通常表現為人們将福禍、得失、成敗等關系歸因于運氣這一變量,透過某些運勢指南“預測未來”,并往往以評論、轉發等網絡行為祈求運氣眷顧。它到底是封建迷信的網絡版,還是人們借助社交網絡開展的話語狂歡,抑或是出于商家的炒作和媒體的助攻?要探讨這些問題,有必要先對當今青年所處的成長環境做個簡單的透視。

這一代青年見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與變遷,以及媒介技術帶來的深刻變革,感受着不斷被沖擊和調整的個體與社會、職業與家庭、情感與利益等關系模式。人們擁有越來越豐富的社會生活和多元的人生選擇,但也面臨日益複雜的考量。在信息發達的今天,許多伴随着社會發展而産生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一些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均被加工為網絡信息,經由多種媒介傳播到青年的視野内,影響着他們對得失、成敗、選擇、代價等人生命題的理解。

也因此,“996福報”“社畜”“打工人”“喪文化”“廢宅”等自嘲術語輪番流行。變化與風險的糾纏為青年帶來不同層面的社會壓力,同時也迫使他們思考人生的選擇,焦慮情緒在經過部分媒體的包裝後一度發酵。這種情形下,“日常迷信”便充當了緩沖、稀釋甚至消解這份焦慮的“潤滑劑”。

與早期互聯網那些沉迷“風水”“命相”“堪輿”“周易”等網站的用戶不同,參與“日常迷信”的青年網民不一定真的笃信轉發可以“攢人品”,占星可以抗“水逆”,“錦鯉”附體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筆者更傾向于理解為,他們将焦慮置于社交網絡的前端來獲得人際互動。轉發許願這種行為固然存在消災禳禍的原始祈願,但也起到了心理暗示的撫慰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人品”“毒奶”“歐氣”“水逆”等話術可以融入他們的日常話語,讓他們在各自的亞文化群體和社交圈層内共享情緒、嘲諷取樂并進行集體表述,讓個人的社會焦慮在公共讨論和社交情境中轉換為情感反饋。

社交互動産生的情感反饋讓“日常迷信”的參與群體不斷壯大。近年,在某網紅成為“線上許願池”後,“地域錦鯉”等活動先後火爆。縱然這些“錦鯉”活動需要商家與媒體包裝,但傳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卻是網民自身。不少網民對“日常迷信”有着較大的寬容度并加以配合,是因為他們在此過程中體驗到了參與和介入的快感。他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網絡群體的亞文化趣味,對一切人、事、物進行意義添加,打造新的“錦鯉”,并在推廣新“錦鯉”時強化自身的網絡社交角色,獲得主導權和認同感。

社會學家費瑟斯通曾指出,通過廣告、大衆傳媒和展陳技巧,消費文化賦予物品新的影像與符号,全面激發人們廣泛的感覺聯想和欲望。“錦鯉”的運作邏輯也源于此。漸漸的,網民們根據不同的“開運領域”給各種事物賦予意義,打造一批又一批“錦鯉”,諸如因“緻富密碼”而廣為人知的巴菲特、因戀愛新聞而頻上熱搜的某明星、因“社交排面”而備受關注的一些名人等,都成為網民們戲谑取樂的“人形錦鯉”,就連一些影視作品中的虛拟角色也被奉為“野生錦鯉”。當網民們自己塑造的“錦鯉”推廣後,往往會反過來誘導資本和媒體的追捧。在此過程中,網民們通過網絡社交賦予了事物的意義,推動了傳播的走向,獲得了更大範圍的人際互動,也強化了自身的主導角色。

置身價值多元、信息紛雜、面相各異的環境,青年需要加深對社會的理解,直面不确定性及可能帶來的消極态度,同時也要在風險焦慮與消費主義的多重夾擊下生存與生活。由此便不難理解,“喪文化”和“佛系文化”這組看似對立的亞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此消彼長。而“日常迷信”,則開辟了另一個途徑:既然不能頹廢放縱,也未必凡事拿捏,那麼就讓“日常迷信”成為社交愉悅的來源,成為情感反饋的渠道,成為傳播實踐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從這個角度看,“日常迷信”不失為一種合理的網絡實踐。不過,它也離不開主流文化的結構性支撐,需要警惕的則是娛樂資本和媒體濫用這種網絡實踐來收割流量,甚至通過詐騙來牟取不法利益。

(作者:劉漢波,系仲恺農業工程學院特聘副教授、文化産業管理系系主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