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金陵城有十裡秦淮,秦淮河承八豔絕代,而今那些煙月金粉仍飄蕩于南京城中。
"十裡秦淮今猶在,六朝春夢了無痕。"
行走于南京城裡,若是問及南京的舊事,一輩子都獻給了南京的老人,大概會喚一聲"金陵"吧,然後再徐徐向你吐露那些金陵城的往事。
這座城池始以"金陵"為名,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後,楚威王熊商欲借南京的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逐鹿天下,楚于石頭城上築起金陵邑,于是"金陵"之名自此流傳。
三國時期,孫權建都于此,南京依傍長江之流順勢崛起。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六朝古都"便成了未來南京城最響的名聲。不過六朝時這座城池也叫建康,建康城開中軸對稱布局的先河,成後世都城築建典範。史書記載建康城"窮極壯麗,冠絕古今",就連日本的京都、奈良,朝鮮半島的百濟等都城,都深受此影響。
隋唐兩代,南京雖無有政治優勢,但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四海萬國皆通達于此,也讓長江流域有那一時之風光。唐亡後,南唐定都金陵,于是秦淮河開始了千百代生生不絕的繁榮。
江南水鄉貫育鐘靈毓秀般的風物,當夜晚将至,秦淮河畔的燈火開始绮麗,人聲開始鼎沸,秦淮河上畫舫拖着水痕伴着歌舞行駛時,一定是整日裡金陵城最熱鬧的時刻。
大概那時說金陵城十分之九的熱鬧所屬秦淮也不為過,秦淮河穿城而過,也不是兩岸皆聞絲竹笙歌,一水相隔,彼岸是江南地區才子舉人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這一側便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地。依此之勢也無怪乎能出現"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樣的詩句了。原來佳人才子無論在哪裡都是相依相伴的,話本傳奇裡是如此,就連這十裡秦淮邊也是如此。
人們絕愛聽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煙柳畫橋的江南雨霧朦朦胧胧像極了美人羞紅雙頰時的心境,雨霧朦朦原就是神秘十足,撥開雨幕,除卻金陵城如數家珍的曆史故事,最打動我的便是自秦淮河畔濕着腳走出的八位女子,她們絕代芳華亦成為金陵不可磨滅的印記。
(1)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很是奇怪,在女子并無權勢的古代,能夠留下名字都是奢侈,可是秦淮河畔卻能出現八位女子各綻異彩的光景令人叫絕。不是如同李清照那般,成為南北宋交際之間那獨一無二的名字,而是在明末清初時,整整有八位才藝名伎流連于秦淮河,講述她們不凡的命運。
講起"秦淮八豔",頭一個便應該是這個"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柳如是了。她的故事十分之多,她的名聲也是八豔裡最出名之一。能被史冊留名,她雖是歌舞為伴的名伎,但是她才氣絕對不在歌舞之下。她本生于平常百姓家,因家貧無法擔負生計,才被賣為奴,可是柳如是的美豔也不許她在雜事髒亂中委身一生,她寫"夢中本是傷心路"、"寫楊柳楊花皆可恨,相思無奈雨絲絲",盡顯才華。
如若僅此而已,大概柳如是便不是柳如是了,人們對于柳如是最為敬佩的,大概是扶風弱柳之姿,心中卻有淩雲之志奇偉魄力。哪怕隻是身為女子,她也能唯自己的意願灑灑脫脫的活着,教給那個娶她的男人 怎樣為不辱平生。
(2) 沖冠一怒為紅顔如果一個女子能夠成為一場戰事的緣引,人們便會稱她做"紅顔禍水"。陳圓圓就是這樣的"紅顔禍水",可是對于"紅顔禍水"是否僅為女子之錯,如今早已有了不同的論調。吳三桂在"沖冠一怒為紅顔"的時候,自然沒能為旁人思慮多少,他正如莽夫但為圓圓的美貌折了腰。
李自成兵敗殺了吳三桂全家,吳三桂在追殺李自成時也沒能忘記陳圓圓。或許吳三桂是因陳圓圓的美貌而沉溺,但是曆盡半生直至生命終結,吳三桂始終挂念掀起他一生隻一次沖冠一怒的那個圓圓時,如此便是真情了吧。
如果說柳如是身上除卻美豔更多有男子的淩冽之氣為人仰慕,那麼陳圓圓能得吳三桂中意一生,她身上專屬于女子的柔情與魅力一定勝于柳如是。
(3) 歌盡桃花扇底風位于金陵城的鈔庫街中段的媚香樓裡有一個名叫李香君的女子,在腐朽的朝堂麻木的官員已然失去了對待王朝的熱情時,一位藏身于繡樓裡的女子卻為這個朝堂的走向殚精竭慮,明朝本就是對女子約束極重的朝代,就算如此依舊止不住她心中憂心憂國的大義。
屬于她的故事大概可以從孔尚任的《桃花扇》裡尋到蛛絲馬迹。但是幸運的是,假如我們現在漫步于南京城,秦淮的舊巷子裡還能找到這座繡樓,我們踏步入樓聽着那嗒嗒的腳步聲,應該能想到香君的眼光從這座繡樓裡投出望向天下。
隻是《桃花扇》終究是人們滿意的故事,李香君的身世沒能如同話本裡完美,她夢想過愛情懷抱過志向,最後都歸結于死亡,她死後最完美的結局就是她愛的人能為她做下挽聯"卿含恨而死,夫慚愧終生"。
(4) 月漉漉,波煙玉這首李賀的詩句是董小宛于月影将逝時常常念起的詩句,這個世界上百種人有百種人生,有人活得慷慨有人活得哀婉,而董小宛是那種想把生活過得詩意而平凡的人。她仰慕唐時李白便為自己取别号青蓮女史,她愛研究食譜便能作出"董肉"與蘇東坡的"東坡肉"相映成趣,她愛制甜食也作出"董糖"這樣外黃内酥甜而不膩的甜食。
身為名伎嫁與辟疆,卻将生活活成了許多人羨慕的樣子,她從不虧待她人生中的一分一毫,總把興趣做到極緻,像極了當代那些把握自己人生的女孩子,獨身一人也能把生活活出百色,她不期期艾艾不渾渾噩噩,隻為生活的小确幸,于是月影将逝,也不覺得感傷了。
(5) 眉生橫波迷樓沉醉如果說搭載了李香君的有那秦淮舊巷裡的媚香樓,那麼與顧眉生共沐人生風雨的定數那"眉樓"了,"绮窗繡,牙簽玉軸,堆列幾案;瑤琴錦瑟,陳設左右,香煙缭繞,檐馬叮當"。顧眉生橫波向卿風流迷人也為眉樓添上了另一個名聲"迷樓",迷醉之姿引萬千才子神魂颠倒,共天下人戲說。秦淮有八豔,柳如是的氣節占第一,董小宛的生活情趣無人能及,那麼顧眉生則偏偏勝在了地位上,她聲名顯赫曾受皇命诰封為"一品夫人"。
顧眉生與情愛之事上有垢,有人說她勢利無恥,有人說她枉顧禮教,但是她卻也有男兒灑脫曠達之意,常常被人稱為"眉兄",她南曲第一,她美豔絕代,她的眉樓往來不絕,人人皆千金求得稱自己一句"眉樓客"。
(6) 酒垆尋卞賽,花底出陳園卞玉京就是那個卞賽賽,她也自号玉京道人。她生長于秦淮,原本是金陵城裡官宦人家的女兒,卻因父母早亡而淪落成為歌伎。她不善應酬,但若遇有緣人,她亦可暢談如流談吐如雲。她曾愛慕過詩人吳梅村,本應該是才子佳人的美話,可是風雨飄零中的女子沒什麼選擇的權利,那些男子的一思一想一舉一動都将她的命運抓弄着。吳梅村最後因權勢膽怯,賦予了卞玉京深深的傷害,離她而去。後來賽賽托身于那個自己并不愛的男人,期期艾艾冷冷慘慘最後她出家為道。
這些女兒如果不是造化弄人她們何以為誰放下那宛如神女的身态,盡嘗人間苦楚呢。卞玉京是有心之人,她忘不掉秦淮河岸那個把酒言歡的少年郎,一次一次為他鋪下走近她的道路,可是希望最後總被男人親手掐滅。吳梅村讓卞玉京在凄風苦雨中等了一生,都沒能等來一句承諾,這是否算作無情涼薄,我們不知吳梅村之想,隻是大概卞玉京在冰冷的寒風中呆久了也失望了,于是沉淪深淵。
(7) 寇家姐妹總芳菲寇白門一生最幸福的時刻,大概就是十七歲那年,秋夜裡她畫最豔麗的裝着最隆重的衣物鄭重的登上花轎嫁與朱國弼的時候了。五千名手執紅燈的士兵從武定橋開始沿街矗立,一直到内橋朱府,整個金陵城都跟着震撼,那是十裡秦淮岸最空前絕後的盛況,那是金陵城最盛大的迎親儀式,隻為寇白門一人。
我們發現這些女子傾心于人時總是懷着無限深情的,可是最後結局往往不能如同自己所想,朱國弼十裡紅妝迎娶後也不能隐瞞住他奸詐狡猾的官僚本性,寇白門不過是他的一時之需,或許新鮮勁過了他便不怎麼愛她了。後來朱國弼投降清軍竟然要将寇白門賣掉,隻是寇白門為自己講下條件,離開了朱國弼。
寇白門重回金陵後,才是真正的寇白門,秦淮河是宿命的羁絆,是成全這個女子一生的福澤。築園亭,結賓客,她是秦淮河最動人的女俠。
(8) 潇湘竹玉蘭君在日本東京博物館中,收藏了一幅中國明代的"墨蘭圖",此畫非大家所畫,非聖人題詞。墨蘭圖的主人不過是秦淮名伎馬湘蘭,一代美人畫出了令日本人視如珍寶的墨蘭圖,足見其才華橫絕。湘蘭的作畫技藝極高就連曹雪芹的父親曹寅也曾三次為她的畫作題詩。她不幸流落風塵,但是卻極其曠達,她惟願一生在畫裡追求不可豔羨的精神世界,她的畫流傳百世後,仍在曆史的風塵中熠熠生輝。
秦淮河不過是一條穿越金陵的細流,它大概都掀不起多大的波瀾,但是明如玉鏡的秦淮河卻能滋養出八位絕代風華的女子,她們各不相同性格命運容貌皆不一樣,但是她們又何其相似,在巨浪滔天的曆史洪流中,不掩光芒用生命去書寫她們自己最奇絕的個性,肆意張揚出一番不同的天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