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心髒突然“咯噔”一下的感覺嗎?心跳從“咚-咚-咚-咚”變成“咚-咚咚——咚-咚”?這種情況就是“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
早搏是怎麼發生的?
為了好理解,給大家打個比方。我們的心肌細胞就像同班同學,正常情況下都是聽到“班長”喊“起立”後收縮,這個班長就是“窦房結”,所以正常的心律稱為“窦性心律”。但班裡如果有搗蛋包,在班長喊起立之前,搗蛋包搶先喊了“起立”,其他心肌細胞也跟着提前收縮了,早搏就發生了。這個搗蛋包可以在心房,也可以在心室,今天先說說發生在心室的室性早搏。
怎樣診斷室性早搏?
心電圖或動态心電圖是診斷室性早搏的金标準。如果普通心電圖每分鐘有超過5次或動态心電圖每分鐘有超過30次的室性早搏,可診斷為頻發室性早搏,少于該次數就是偶發室性早搏。
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哪些?
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心髒本身的原因,比如冠心病、心肌病;也有心髒以外的原因,比如貧血、低鉀血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此,如果心電圖發現了早搏,需要進一步做以下檢查明确早搏的原因,如血常規、電解質、甲狀腺功能、超聲心動圖、平闆運動試驗、冠脈CTA甚至冠脈造影。
臨床上,每個人的早搏感覺都不一樣,有的人心中悸動、胸部憋悶、心跳有停搏感,有的表現為乏力、氣促、出汗、頭暈、昏蒙甚至誘發心絞痛,還有的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因此,當出現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完善檢查、明确診斷,才能對症治療;沒有不舒服時每年常規體檢也是必要的,以早點發現隐患,凡病都是早點治,受罪少,花錢少,效果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