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值得收藏 | 隧道防排水設計和施工到底有哪些需要注意?
圖文詳解、值得收藏 | 隧道防排水設計和施工到底有哪些需要注意?
隧道防水防水體系由過去的“以排為主”轉變為“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以及“防水和結構設計并重,統一考慮”。目前大部分隧道防水體系,都以結構自防水為根本,施工縫、變形縫等接縫防水為重點,并輔以附加防水層加強防水。隧道防水等級設計為一級,結構不允許滲水,表面無濕漬。
主體結構防水設計
隧道主體結構采用C40P10鋼筋混凝土,混 凝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具有補償收縮功能的HE抗裂高效防水劑,以防止産生裂縫。主體結構外側設置防水層,防水層由LECB防水闆和無紡布構成。
施工縫防水設計
主體結構的施工縫采用中埋式鋼闆橡膠止水 帶和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進行防水處理,同時預埋可重複注漿的注漿管。
變形縫防水設計
變形縫采用中埋式可注漿橡膠止水帶、 外貼式止水帶、雙組分聚硫嵌縫膠進行防水處理。
側牆與頂闆變形縫防水設計
底闆變形縫防水設計
穿牆管道防水設計
管道與主體結構銜接處是防水的薄弱環節 之一,本工程中采用多種方式對該部位進行加強處理。除外包防水層及LECB防水闆外,還增加了丁基橡膠密封膠粘帶、鋼片止水環、緩膨型止水條、雙組分聚硫密封膠,有效地對防水體系進行了加強處理。
穿牆管防水設計
隧道局部無法安止水帶(如遇箍筋無法穿越)時,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進行過渡連接。
分段排水設計
分段排水(在初支面鑽孔并設置排水帶,使二襯背後積壓水分區段獨立引排至隧道側溝;避免串流引發滲漏)
分區減壓設計
在中心水溝内沿隧道縱向方向間隔設置排壓管并将其伸入到中心水溝内,預埋管下端依次穿過仰拱填充、仰拱襯砌和仰拱初期支護,使隧道中心水溝與隧底基岩面之間形成排水通道,将隧底積壓水分區排放至隧道中心水溝。
側溝防滲設計
在仰拱填充層施工中,将隧道内兩側水溝的底面标高降低至仰拱填充層的頂面以下,沿填充頂面與隧道側溝底之間的縱向施工縫設置膨脹止水條。
防水闆末端細部設計
無仰拱襯砌
有仰拱襯砌
側溝及電榄槽
深埋中心水溝排水
三級鋼筋混凝土預制管下設混凝土基座,上設級配碎石,級配碎石與仰拱初期支護之間鋪設5m寬土工布。必須保證排水管基座混凝土密實,排水管兩根連接緊密,排水坡度與線路坡度一緻。
深埋中心水管采用内徑60cm的預制鋼筋混凝土管。排水管下設混凝土基座,接頭采用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頭。級配碎石回填密實,粒徑2.5~5cm,鋪砌土工布寬約5m。
每隔30m設置一處中心深埋檢查井,檢查井可分仰拱初支以下和仰拱初支以上兩次澆築,但必須保證預留鋼筋。檢查井與深埋中心水溝必須連接貫通,保證排水。
檢查井沿線縱向間距為30m其外緣距襯砌變化處不小于1m。檢查井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分兩次澆築完成,在施工縫位置處設置遇水膨脹止水條。檢查井井身采用C35防水混凝土。
盲管橫向導水管Φ100PVC導水管縱向間距8-12m,設置在闆仰拱排水端距端頭30cm。與預埋管預制孔通牢固。距邊牆牆腳1m處連接三通分出兩根管延伸到邊牆上。
盲管橫向導水管Φ100PVC導水管縱向間距8-12m,設置在每闆仰拱排水端距端頭30cm。與預埋管預制孔聯通牢固。距邊牆牆腳1m處連接三通分出兩根管延伸到邊牆上。
環向透水盲管的排水端通過仰拱底通向深埋中心水溝。橫向導水管上蓋無砂混凝土預制塊,下設20cm寬碎石盲溝。
仰拱排水設計
環向盲管維護管設置在每闆仰拱下坡段,距端頭30cm位置。維護管采用Φ100PVC管,平順與邊牆三通連接牢固。縱向單壁打孔波紋盲管外包土工布,埋設在仰拱邊牆頂面以下,距水溝底30cm以上。每闆通長布設,非排水端伸出距端頭30cm,即縱向盲管維護管。
仰拱初支施工時預留的兩根導水管,一根和縱向盲管相連,一根和環向三通相連。必須連接牢固,直通連接采用土工布外包,并用紮絲紮緊。維護管外露可在曲模上開孔。注意邊牆環向透水盲管連接的三通位置,以保證環向盲管維護管伸出時平順,無反坡。三通、縱向盲管均要采用鋼筋架加固,防止混凝土澆築時移動。
仰拱端頭模闆加固設計
縱向排水盲管安裝
防排水施工要求
1.防水闆施作
(1)初支平整度:兩突出物之間深長比D/L≦1/10(且L≦1m)(采用光爆技術、挂網噴平、特别Ⅲ圍岩)
(2)松緊适度:防水闆固定要松緊适度并留有餘量(實鋪長度與弧長的比值為10:8)(挂點合理)
(3)氣密性檢查:2條縱向焊縫和1條環向焊縫。
2.縱向止水帶安裝:止水帶粘接:去棱→打毛→除淨→塗膠→稍涼→粘接(夾具)→安裝
3.縱向盲管安裝
(1)要求獨立排水系統。
(2)盲管标高控制:标高=側溝底标高 0.25m 橫向管口與盲管水平距離×0.02。(約側溝底27cm左右)
(3)流程:邊牆劃線→鑽定位孔→安裝錨栓(托架、固定盲管兩道)→鋪設盲管→土工布包裹盲管→捆紮盲管→固定盲管→釘設熱熔墊圈
(4)排水口:兩排水口相距26cm,距襯砌施工縫13cm。
隧道防排水存在問題
1、隧道圍岩基面處理不當
(1)欠挖地段尖類岩石、超挖地段防水闆過緊張裂。
(2)基岩表面滲水點未處理,任由滲水漫流。
(3)基面上外露鋼筋頭、錨杆頭及其他尖類物。
2、防水闆鋪設不規範
(1)防水闆鋪設松弛度不符合要求,搭接順序錯誤,搭接寬度不足15cm。(10:8,上壓下)
(2)未采用雙焊縫,或者焊縫寬度不滿足要求。(使用爬爬焊機)
(3)焊接工藝不過關,存在漏焊、焊穿現象,未對焊縫進行充氣檢查,尤其水平焊縫。(精細施工)
(4)未半包縱向盲管,半包縱向盲管未固定,造成澆築砼竄入縱向盲管。
3、施工縫、變形縫處理不當
(1)中埋式止水帶未安設不當,随意,不在斷面中心上。
(2)止水帶未粘接(矮邊牆縱向與二襯或仰拱環向、縱向之間)
(3)止水帶安設深度、線型不符合要求。
4、排水盲管不規範
(1)縱向盲管未采用土工布外包、未固定。
(2)縱向盲管标高設置不當。
(3)縱向盲管排水口未采用135°彎頭連接,采用盲管外包防水闆排水。
(4)排水口外高内底反向排水,進入砼封堵排水管。
(5)排水口高低不齊,且間距過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