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它是一種将低碳意識、環保意識融入日常生活的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減少一切可能的能源消耗。低碳生活首先要樹立低碳意識并付諸行動,其次要學習低碳節能知識和低碳節能技巧,然後就是貴在堅持、養成習慣,并鼓勵他人和自己一起倡導和踐行低碳生活。
日常生活方式與碳排放量低碳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态度,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動對于減少碳排放量的影響,可從以下數據看出。
少搭乘1次電梯,可減少0.218千克的碳排放。
少開空調1小時,可減少,0.621千克的碳排放。
少吹電扇1小時,可減少0.045千克的碳排放。
少看電視1小時,可減少0.096千克的碳排放。
少用1小時白熾燈,可減少0.041千克的碳排放。
少開車1千米,可減少0.22千克的碳排放。
少吃1次快餐,可減少0.48千克的碳排放。
少丢1千克垃圾,可減少2.06千克的碳排放。
省1噸水,可減少0.194千克的碳排放。
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鐘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減少近1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每人每天做到每一項,每天可減少約21千克的碳排放量。如果全國每個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麼每天可減少約3x107噸的碳排放量。
如果全世界每人每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麼每天可減少約1.1x108噸的碳排放量。
選擇低碳的健身方式步行減肥
步行的距離。研究顯示,無論運動強度大小,以跑步為例:跑100米,脂肪消耗僅占2%;跑200米,脂肪消耗占5%~10%;跑5000米,脂肪消耗占80%;跑10000米,脂肪消耗達90%。可見,步行距離越長,脂肪的消耗就越多。專家指出,每次步行至少走5~8千米才有減肥作用。
步行的速度。因為速度也是影響脂肪分解的重要因素。時速10千米的步行所消耗的脂肪,是勻速散步(每小時2~3千米)的5~6倍,所以,隻有快速步行才能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步行速度的快慢可視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而定,要做到力所能及,循序漸進地提高速度。
步行的時間。據測定,早晨空腹時,即使快速步行1~2小時,消耗的脂肪,也微乎其微;晚餐後步行半小時,脂肪的消耗卻明顯增加。這主要是人體生物鐘決定的。研究顯示,午餐後2小時步行40~60分鐘,脂肪消耗最多,且能降低食欲,因而最利于減肥。
爬樓運動
爬樓也是一種健身方式。許多人往往有電梯依賴症,為了低碳還是改變這習慣吧!邁開雙腿,盡量少坐、不坐電梯,步行上下樓。
每次爬樓梯的運動時間不宜過長,以10~15分鐘較為合适。身體素質一般的青年和中年人,運動後脈搏分别為110~150次/分鐘和100~130次/分鐘為宜。健康的老年人以100~130次/分鐘為宜。中年以上健康狀态欠佳者,脈搏以90~110次/分鐘為宜。
以上内容節選自《低碳生活你我他——休閑旅遊篇》
主編|孫亞鋒 李 雪
責任編輯|李 雪 穆玉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