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粉質粘土是怎麼形成的

粉質粘土是怎麼形成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1:10:07

粉質粘土是怎麼形成的?1.大尺度來看人類曆史是基因的曆史,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粉質粘土是怎麼形成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粉質粘土是怎麼形成的(一坨黏土也擁有基因)1

粉質粘土是怎麼形成的

1.大尺度來看人類曆史是基因的曆史

通過對世界各地人類的基因的變異情況進行分析比對,科學家能清晰看到一張完整的人類遷移圖譜,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說法也基本不存在争議了。

人類曆史一旦被放大到幾萬年甚至是幾十萬年的長度,國際争端的曆史消失了,民族的記憶沒有了,甚至連神話傳說都顯得太年輕了。我們能看到的隻能是遺傳信息的變遷。這樣就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生物努力繁衍的過程,隻是在參加一場身不由己的接力賽而已。在這場賽跑當中,隻要哪位選手稍一松懈,他身上承載的全部基因就會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為了保證自己都能被傳遞下去,基因們甚至不惜操縱我們的思想文化,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植物到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這些是後話,是基因站穩腳跟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而發明的衆多手段之一。我們壓住一頭表一頭,先來看看基因是怎麼出生的。

2.是黏土這個“腳手架”造就了基因?

我們上一篇文章讨論過,事實上生物演化到今天的成就,單單靠運氣是遠遠不行的,更重要的是積累。别說靠偶然之間組合出一雙人類精巧的眼睛,就是在碰巧能産生出一個DNA(或者RNA)分子的概率就小到幾乎為零。但是我們要從積累的角度去思考,DNA(或RNA)的産生就顯得很有可能性了。

按照積累的思路來思考,在DNA産生之前一定先有一個更加容易産生的腳手架出現,有了這個腳手架,在漫長的過程中才有足夠的可能性産生DNA,使它在日後能夠脫穎而出,最終走向世界各個角落。根據卡林斯–史密斯的觀點,這個“腳手架”就是黏土。

3.黏土晶體也能攜帶基因

确切地說黏土是由矽酸鹽組成的,矽酸鹽是一種晶體。晶體有一種特性,它的每一個分子像是得了強迫症一樣,總喜歡規規整整得排列在一起。但是難免有些粗心的分子會站錯隊伍,從而在晶體表面形成一些小小的瑕疵。這些瑕疵形成的點陣就是信息,就像我們的光盤被激光束刻出的一個個小凹槽一樣。

4.黏土晶體能夠自我複制

看到這裡你也許隐約感覺到了,我們的黏土已經具備了遺傳物質的第一個特征,能夠攜帶信息。但是光攜帶信息是不夠的,還要能把信息複制出去,能“傳宗接代”才行。别急,我們接着來看晶體的第二個特性。

我先帶你來做一個實驗。我們在一杯非常熱的水中,融入大量的膠卷定影劑“海波”,海波的學名叫硫代硫酸鈉,是一種晶體。當這杯溶液冷卻以後,就成了一杯“過飽和”溶液,這時候我們隻需要往杯子裡投入一小粒海波結晶作為“種子”,就能看到它不斷長大,大到一定程度就碎裂,碎片又會長大。這個過程中,這些不斷長大的晶體就是在複制自我。

當第一個海波晶體被投入溶液的時候,過飽和的海波分子就會不斷附着在被投入的“種子”上面。後來附着上去的分子的排列,自然是按照“種子”的排列方式一層一層覆蓋上去的。如果“種子”裡有瑕疵,那新産生的海波也會有相同的瑕疵。就這樣,晶體被不斷複制下去了。

5.黏土晶體能夠産生變異

能攜帶信息,而且還能自我複制,你也許會想,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基因嗎?但是你仔細想想會發現,其實還少一個因素,那就是變異。正是變異的過程,才能保證大量個體中不斷有新的特性出現,隻有樣本足夠多,大自然這個嚴苛的考官才能萬裡挑一選出更好的選手。自然,晶體的複制過程也會變異。

變異聽起來好像很高深,其實說白了就是适當地出錯。複制過程中機緣巧合,難免會産生一些錯誤,這些錯誤就是珍貴的變異。當然出錯是要有尺度的,如果錯誤率太大遺傳就不成立了;如果一直不出錯,那也就喪失改進的機會了。

組成黏土的矽酸鹽晶體,自然都符合以上特征,到這裡可能你還是有些含糊,那黏土能複制自己傳宗接代不成問題,但是它是怎麼把後代的種子播撒出去的,它又是怎麼被大自然淘汰和選擇的呢?後來的DNA是怎麼依附于黏土而産生的呢?這些問題我們明天接着探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