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秀《端午》詩有句“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筆者在這裡卻言有關端午節的“五毒”的話題。
端午最初是指午月的第一個午日,因“午”“五”相通,後遂被固定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時節正值天氣炎熱、雨水增多。濕熱的環境裡,易于孳生能夠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各種疫疠以及毒蟲,因此五月曆來又被稱為“惡月”。而這月的第五日,則又被看作是“惡日”,是最不吉利的一天。這一天生子,被認為會“男害父,女害母”。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甯”,如此“惡月惡日”,疾病、災難、兇險多發,因此,民間關于端午節的各種節俗事項與活動,便主要圍繞祛毒辟邪展開。
通常花錢上的形象,總是一些吉祥圖案。然而,到了每年端午節這天,尤其是在少水的北方地區,人們所佩戴的花錢上吉祥圖案就發生變化了,赫然成為了五種毒物,此日的花錢因之被民間稱為“五毒花錢”。
“五毒花錢”上的“五毒”,通常指蠍子、蛇虺、蜈蚣、蟾蜍和壁虎,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其構成并不固定,蜮、虎、蜘蛛、蜥蜴、胡蜂、鼠等也都曾是“五毒”之一。所有“五毒”成員的一個共通點就是,均為被人們認知的有毒有害之物。
清代起,佩戴五毒花錢已成為端午節的重要民俗。清代的五毒花錢中,比較常見的是“五毒祛邪花錢”,這種花錢多為黃銅鑄造,花錢的正面通常有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形象,唯獨沒有了蠍子,取而代之的是一隻老虎。蠍子不在花錢上,是取其諧音,即“祛邪(去蠍)”。之所以用老虎取代蠍子,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源自“艾虎”,就是一種用艾草編成的老虎;二則借助“虎毒”來“鎮毒”,即“以毒攻毒”。
筆者收藏的這枚面五铢背五毒花錢,直徑49.5毫米,厚度3.1毫米,重量23.5克。為清代常見的一種形制,背面“五毒”圖案與所介紹到的略有不同,除虎、蛇、蜈蚣、壁虎外,以蜘蛛取代了蟾蜍。
有一位女同事不識花錢,有天見過此錢,指着笑言:“這面的圖案像五毒餅一樣。”
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五毒花錢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古代民間自然崇拜的演變,雖則如此,但至今仍存在着影響力,故而此類花錢依然具有一定的民俗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作者:李顯坤
來源: 天津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