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除了小說,還有著名的戲劇。這種戲劇可以說是元雜劇的繼承,也是小說的藍本。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名家湯顯祖的“臨川四夢”。
“臨川四夢”指的是《紫钗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這四部戲劇。從内容上看,前兩個是兒女感情戲,後兩個是社會風情劇。因為這四部劇作都有夢境,所以人們就合稱為“臨川四夢”,這四部劇作都是湯顯祖寫的。
曾有人概括“臨川四夢”時說:“《邯鄲》,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俠也;《牡丹亭》,情也。”這個評論指出了“四夢”的中心思想。
《紫钗記》講的是霍小玉與書生李益喜結良緣、後被盧太尉設局陷害、又被豪俠黃衫客從中幫助,終于解開猜疑,消除誤會的故事;《牡丹亭》寫杜麗娘因夢生情,後來傷情而死,變成牡丹仙子,後來起死回生,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南柯記》講述了書生淳于棼夢見自己是大槐安國的驸馬,任南柯太守,享盡了榮華富貴,夢醒之後而皈依佛門的故事;《邯鄲記》中盧生夢中娶妻,中了狀元,建立功勳于朝廷,位及宰相,享盡榮華富貴。醒來才知是黃粱一夢,看透人生的故事。
夢境千變萬化,終于一個“情”字。《南柯記》、《邯鄲記》可以說是情生情幻、亦真亦假,而《紫钗記》則體現出“情乃無價,錢有何用”,《牡丹亭》之夢生生死死,尋尋覓覓,是對愛情的信仰和追求。
“臨川四夢”問世之後,就盛演不衰。這或許是因為“四夢”概括了人生中可以經曆的情。而且四個劇本文筆優美,其中有很多傳世的片段,成為才子佳人吟誦感歎的經典。
《臨川四夢》經典名句[皂羅袍]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兒閑尋遍,
在幽閨自憐。
[南柯記]
鐘鼓不交參,
截斷衆流開覺路;
風幡無動相,
掃除塵翳落空華。
長夢不多時,短夢無碑記。
普天下,夢南柯,人似蟻。
《臨川四夢》作者【湯顯祖】故事恨不相逢有生時
《牡丹亭》寫的是癡情女子死後幻化成精,陪伴在愛人身邊,最終複活的故事。其實,在湯顯祖的生命中,也出現過類似的傳奇女子。有一位名叫俞二娘的女子,“秀慧能文詞”,非常喜歡《牡丹亭》。她用蠅頭細字,批注在劇本的旁邊。同時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運也像杜麗娘一樣,于是終日郁郁寡歡,最後握着《牡丹亭》病逝了。湯顯祖得知這個消息後,揮筆寫下《哭婁江女子二首》,其中有“一時文字業,天下有心人”的感歎,意思是他這位落難文人覓得知音,但對方已經香消玉殒了。
湯顯祖謎諷狂士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十二歲就有了功名,少年時便名冠一時,很受當地人們的尊重。
有一天,鎮上一位老紳士病故,喪主特派家人去請少年湯顯祖寫祭文。可偏偏另一個村子裡有位老農做壽,其子女也來請他去寫壽聯。顯祖一想,按理說,死者為大;可按情論,死者停靈多日,一篇祭文隻要在出殡前寫畢就可,而做壽卻隻能在當天宴賓客時使用,何況眼下壽星家生活艱難,拿不出什麼潤筆費,我小小年紀,不可勢利。就回答那家喪主,他遲一天到,肯定誤不了事的。說完,湯顯祖先去了壽星家把壽聯寫完,這才連夜往鎮上趕。
再說鎮上那家,因為家産富有,來吊唁的親朋衆多。其中一位遠親狂生,自恃有些文才,聽說要等個什麼湯顯祖來寫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區區小事,拿什麼架子。”他吩咐仆人筆墨伺候,鋪開宣紙,洋洋灑灑,直寫到次日天明。
湯顯祖謎諷狂士正自鳴得意呢,湯顯祖來了。狂生沒料到這麼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當地好事的就慫恿湯顯祖也寫一篇。湯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陳詞濫調,矯揉造作,全無真意,心中很不以為然。也是年輕氣盛,便不客氣,隻見他略一思索,拿起筆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驚得衆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見了,自知技不如人,隻好甘拜下風。
狂生拿起自己熬了一夜心血寫成的東西,請湯顯祖評點。滿以為湯多少會誇贊幾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湯顯祖隻是在結尾空白處寫了一句曲詞:“他去也,怎把心兒放。”狂生起先以為湯顯祖是補充去世人心态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細一琢磨,才悟出原來人家寫的是一字謎,這一字就是對他文章的評價,那臉刷地就紅了,心想,幸虧沒求人家說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