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初,大型維歇爾地震儀是德國科學家維歇爾設計的當時最為先進的地震儀,首次準确記錄地面的真實運動。
據了解,當時,全球僅生産了3台。在南京基準地震台的維歇爾地震儀就是在當時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竺可桢強烈建議下,于1930年從德國訂購的。
1931年10月開始安裝,1932年7月正式投入觀測,當月8日就記錄到第一個地震。
這台維歇爾地震儀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南京,它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保存最為完好、唯一延續工作至今的維歇爾地震儀,至今已有90歲“高齡”。
在南京基準地震台,這台地震儀高度頂到天花闆,體積幾乎填滿半間屋子。由擺錘、懸挂、機械放大三部分構成,其中擺錘又大又重,借助懸挂系統,擺錘随着震動可以任意水平方向運動。
江蘇地震台副台長盧永告訴記者:“擺桶裡裝滿鐵礦石後,整個擺錘重量有17噸。”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動有時非常微弱,隻有微米級或者更小,通過機械杠杆放大裝置能放大1500倍後,便可以在熏煙記錄紙上記錄到地震波形。
雖然時間過去了90年,但是在幾代地震工作者的精心維護下,這個體重17噸的“巨人”如今依然敏感。
隻要對維歇爾地震儀傳感裝置輕觸一下或猛吹一口氣,相應震幅都能被靈敏捕獲和記錄,儀器的金屬筆尖都會在熏煙記錄紙上記錄到震蕩波。
維歇爾地震儀實現了地震記錄從定性描述向定量計算的轉變,在地震科技發展史上占有裡程碑意義。
在南京的這台維歇爾地震儀運行期間,記錄到大量的地震,比較典型的是龍陵雙震,當時全國大部分台站無法确定震級,隻有此套儀器記錄清晰,震級準确,國家地震台網就是參考此數據确定,1976年5月29日,在龍陵縣境内先後發生了7.3級和7.4級強烈地震,為震後救援做出了重大貢獻。
據了解,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努力,江蘇地震局已經能夠自主研發觀測設備,觀測形式實現網絡化,數據處理實現計算機全自動化。如今,地震儀已經變成了隻有拳頭大小的精準儀器。但這台“龐然大物”,依然還在不停運轉。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周洋 編輯/汪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底色畫法。
,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