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母别離孟郊

母别離孟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15:23:26

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孟郊出生于昆山縣(今江蘇昆山市),父親孟庭玢時任昆山縣尉。母親裴氏,出身名門望族。這一年,安祿山于長安城過生日,楊貴妃用錦繡做襁褓裹住安祿山,謂之“洗兒”。李隆基不怒反喜,賞了楊貴妃很多洗兒錢。從此安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通宵不出,遂有反意。

孟郊六歲,安祿山起兵造反,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李隆基倉皇西遁,楊貴妃于馬嵬驿香消玉殒,天下大亂。就在這一年,孟庭玢去世,留下裴氏和三個孩子。家裡頓失頂梁柱,孟郊一夜之間長大了,雖然小小年紀,但是深明事理,待人接物俨然大人模樣。直到三十歲,他都陪在母親身邊,侍奉母親起居,沒有結婚生子。

孟郊在村裡呆着,除了種地,便是作詩。由于沒有俗務纏身,所以把詩寫的“神施鬼設”。有人勸他,寫詩不能當飯吃,你該在科舉上費點心血,考個功名,光耀門楣,每天整這些沒用玩意幹啥啊。孟郊說,還是把功名利祿讓給别人吧,我就不跟别人搶飯吃了。

三十歲,孟郊開始出門遊曆。聖人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孝順有兩種,一種是一輩子陪在父母身邊,好處是每天能看見,壞處是窮苦一輩子。一種是出外闖天下,壞處是可能一輩子再也見不着,好處是如果飛黃騰達,全家就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無所謂對錯,都是一種選擇。

孟郊也想陪母親一輩子,但是母親說,好男兒志在四方,怎能一輩子呆在田間地頭,做個山野農夫。太白有詩雲,我輩豈是蓬蒿人,你該出去闖闖。孟郊聽了,前往河陽縣(今河南孟縣)遊蕩,不料正趕上李希烈叛變,遂滞留河陽,眼見黎民塗炭,心憂家中老母,“忽然兩鬓雪,同是一日愁。獨寝夜難曉,起視星漢浮。涼風蕩天地,日夕聲飕飗。萬物無少色,兆人皆老憂”。

五年後叛亂平定,孟郊前往上饒縣(今江西上饒市),遇到茶聖陸羽。陸羽在上饒城北三裡外廣教寺旁種了數畝茶田,建了一所茶舍,潛心專研茶道。孟郊盤亘數月,作詩告别:驚彼武陵狀,移歸此岩邊。開亭拟貯雲,鑿石先得泉。嘯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潔情,擺落區中緣。

世外桃源之狀,躍然紙上。

母别離孟郊(五十歲依然與母同住)1

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孟郊在湖州縣(今浙江湖州市)“取解”。根據大唐科制,考生先在各州府參加“鄉試”,過線的考生再由各州府将名單報往長安。不經考試直接報送的考生便稱為“取解”,也叫“拔解”。一般取解都在每年七月下旬,正是槐花金黃時節,時人諺語:槐花黃,舉子忙。

當年深秋,孟郊來到長安,攜友同遊終南山,作詩道: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孟郊羨慕隐居終南山修道者心無挂礙,不像自己為了俗世浮名刻苦攻讀。

但是浮名并沒有那麼好得。翌年春試,孟郊毫無意外落榜了。科場失意,羁旅長安,落魄無聊,郁悶之情躍然紙上:十日一理發,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争相親。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

整天蝸居小旅館,十幾天才梳一次頭,一個月才喝九次酒,吃的都是粗茶淡飯,朋友們紛紛奔走豪門,沒一個來看他。朋輩成新貴,斯人獨憔悴,其中況味,不堪細品。

夜半時分,孟郊孤枕無眠,舉杯向月,自遣述懷:夜學曉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雠。死辱片時痛,生辱長年羞。清桂無直枝,碧江思舊遊。

我讀書那麼刻苦,每天熬夜點燈,從無一絲懈怠,為啥考不上?讓我回去怎麼跟老媽交代。我特麼真想一死了之,長痛不如短痛。

落榜生有多難,落過榜的都知道。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寫孫少平,高考落榜後躺在窯洞炕上十天十夜,有飯就吃,不吃也不餓,不洗不梳,家人知道他心中煩痛,也不管他。過了十幾天,也就消停了。太陽照常升起,日子照樣得過。

帝都顯而易見待不下去了,長安不僅米貴,房租更貴,孟郊隻好告别好友韓愈李觀,前往徐州,臨行作詩贈别:富别愁在顔,貧别愁銷骨。懶磨舊銅鏡,畏見新白發。古樹春無花,子規啼有血。離弦不堪聽,一聽四五絕。

字裡行間透露出無盡苦楚,令人讀之心碎。

母别離孟郊(五十歲依然與母同住)2

孟郊回到昆山,跟母親呆了不到半年,于貞元九年(793年)再入長安,參加第二次科考,結果再次落第。孟郊痛心疾首,作《下第詩》: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将淚見花。再作《落第詩》: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雕鹗失勢病,鹪鹩假翼翔。棄置複棄置,情如刀劍傷。

一個人失敗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一次又一次。

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第三次來到長安,這次命好,終于考上了。多年郁悶一掃而光,喜作《登科後》詩: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又作《同年春燕》詩:高歌搖春風,醉舞摧花枝。意蕩晼晚景,喜凝芳菲時。馬迹攢騕褭,樂聲韻參差。視聽改舊趣,物象含新姿。紅雨花上滴,綠煙柳際垂。永與沙泥别,各整雲漢儀。郁抑忽已盡,親朋樂無涯。浮迹自聚散,壯心誰别離。

此所謂境由心生。同樣是春天,以前沒考上,春天在他眼裡隻有寒霜冷月,現在考上了,就有了春風春燕,春光春花,春意春芳。

但是考中進士還笑得太早,進士隻是禮部試,通過禮部試,還有吏部試。韓愈連續三年沒中吏部試,隻好去宣州當推官。孟郊送走韓愈,在長安呆了半年,眼看進入寒冬,工作還沒着落,隻好也赴宣州吃閑飯,宣州司馬陸長源對他照顧有加。貞元十五年(799年),韓愈離開宣州,孟郊随後離開。兩人離開沒幾天,陸長源便被亂兵殺死,二人逃過一劫。

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前往洛陽參加吏部試,被授溧陽縣尉。作《初于洛中選》:塵土日易沒,驅馳力無馀。青雲不我與,白首方選書。宦途事非遠,拙者取自疏。終然戀皇邑,誓以結吾廬。帝城富高門,京路繞勝居。碧水走龍蛇,蜿蜒繞庭除。尋常異方客,過此亦踟蹰。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晚了就沒那麼爽了。孟郊一生蹉跎,五十歲才弄了個從九品下階小官,不僅沒有感到欣慰,反而感到很累很煩。但是既然好不容易當了官,就去幹呗。于是回昆山接了老母前往溧陽。

漂泊半生,終于能讓母親享幾天清福,過幾天好日子了。母親見兒子終于出息了,心中也很欣慰,給他密密麻麻縫了新衣,孟郊眼含熱淚,作《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此時孟郊還沒結婚,一直跟老母相依為命。30歲離家遠遊,20年一事無成,五十歲還在穿母親縫的衣服,吃母親做的飯菜。這份母愛,宛若三春陽光孕育小草,小草區區孝心,不能報答萬一。

母别離孟郊(五十歲依然與母同住)3

孟郊來到溧陽縣,恰逢陳縣令離任,遂和一幫同事于唐興寺觀薔薇花相送:忽驚紅琉璃,千豔萬豔開。佛火不燒物,淨香空徘徊。花下印文字,林間詠觞杯。群官餞宰官,此地車馬來。

新任縣令名叫季操,性情“卞急”,加上新官上任必燒三把火立威,孟郊很快就吃不消了。唐制,縣令負責全縣政務,縣丞輔佐縣令執政,主簿負責勾檢文書,縣尉負責具體執行。司法捕盜、審理案件、判決文書、征收賦稅等等,全是縣尉的活兒,誠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孟郊一個五十多歲閑散慣了的文人,根本不能勝任如此繁雜瑣碎的基層工作,隻好跟季縣令請假,季縣令彙報州府,調了一個臨時工(假尉)下來,幫助孟郊幹活,官府不另外出錢,孟郊把俸祿一半分給假尉。孟郊月俸三千錢,還得分一半給臨時工,生活立馬捉襟見肘。

溧陽縣城南五裡有片樹林,郁郁蔥蔥,草木旺盛,孟郊無事一身輕,隔三差五來林下吟詩作賦,日出而來,日夕而還。這種離群索居的日子不言而喻過得很悲催,他融不了現實圈子,被排擠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溧陽秋霁》:晚雨曉猶在,蕭寥激前階。星星滿衰鬓,耿耿入秋懷。舊識半零落,前心驟相乖。飽泉亦恐醉,惕宦肅如齋。上客處華池,下寮宅枯崖。叩高占生物,龃龉回難諧。

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越是小地方,越是熟人社會,混圈子越是重要。任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不混圈子就是然并卵。

此時韓愈正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一個窮教書的,跟孟郊境遇不相上下,聽聞孟郊對自己處境頗有怨言,遂寫信勸解。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認了吧。

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這種苦逼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幹脆辭職,帶着老母回家種地。又過兩年,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故友鄭餘慶當了河南尹,請他來洛陽幹協律郎,協律郎是個閑職,正八品上階,錢多事少。

孟郊很高興,在洛陽市中心立德坊租了房子,作《立德新居》十首,其一曰:立德何亭亭,西南聳高隅。陽崖洩春意,井圃留冬蕪。勝引即纡道,幽行豈通衢。碧峰遠相揖,清思誰言孤。寺秩雖貴家,濁醪良可哺。

欣喜之情,躍然紙上。

安頓下來以後,經鄭餘慶拉線,孟郊娶了媳婦鄭氏,可謂雙喜臨門。然而美好日子總是短暫的。元和三年(809年),兒子出生未久便不幸夭折,孟郊肝腸寸斷,作《杏殇》九首,其一曰:此兒自見災,花發多不諧。窮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懷。聲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

禍不單行,第二年,相依為命大半生的母親裴氏也去世了。孟郊去職丁憂,由于上司便是好友鄭餘慶,所以雖然不上班,鄭餘慶照樣給他發工資。孟郊給長安一位鄭姓朋友寫信:戆人年六十,每月請三千。不敢等閑用,願為長壽錢。非關亦潔爾,将以救羸然。

一個月工資三千錢不敢随便花,留着養老救急。

母别離孟郊(五十歲依然與母同住)4

元和九年(815年),鄭餘慶調任興元(今陝西漢中)尹,聘請孟郊為行軍參謀,孟郊攜夫人西上,至阌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鄭餘慶聞知痛惜,給錢數萬作喪葬費用。

鄭氏将喪訊報給韓愈,韓愈遂召賈島、王建、張籍等一幹生前好友于洛陽料理後事。料理完畢,韓愈寫信跟鄭餘慶彙報,除卻一切開銷,還剩二百七十千錢,足夠鄭氏安度餘生。孟郊死後多年,鄭餘慶每年還給鄭氏生活費,可謂仁至義盡。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鄭氏本來便是鄭餘慶本族親眷,不是外人。

孟郊死後,諸友作詩祭奠,尤以王建二首最為知名。

吟損秋天月不明,蘭無香氣鶴無聲。自從東野先生死,側近雲山得散行。

老松臨死不生枝,東野先生早哭兒。但是洛陽城裡客,家傳一本杏殇詩。


唐朝是中華文明繼往開來的轉折點,也是華夏民族悠悠文化的轉折點,盛唐之後,華夏文明從外放轉入内斂,開始關起門來過小日子。可是盛唐那種博大能容四海,廣闊及于萬方的氣勢,叫我們如何不想他。

唐朝男兒勇武豪放,壯志淩雲;唐朝女子敢愛敢恨,不讓須眉。他們腰跨三尺劍,舉杯邀明月,狂呼“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她們穿男裝,畫濃眉,打馬球,喝烈酒,大喊“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煌煌史冊,冗繁噪雜。有正史,有野史。正史記載失之于欲說還休,野史記載失之于道聽途說。許多曆史小白囿于知識所限,不能通讀《新唐書》和《舊唐書》,以至于不能了解鮮活真實大氣磅礴的大唐王朝,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幸運的是,這個遺憾被《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完美無缺的填補了。這套書是武漢大學曆史系碩士研究生士承東林仿通俗史寫作大家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寫的,他一貫秉承“曆史本身很精彩,曆史可以寫得很好看”的寫作宗旨,把無趣繁複的正史寫的妙趣橫生,用詞考究,用語诙諧,讓人愛不釋手,一口氣就想讀完。想要了解明朝,有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想要了解唐朝,便有士承東林的《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

幽默是本書的基因,搞笑是本書的拿手好戲,本書不能保證,你看了之後肚子會笑得有多疼。四本原價192,活動價隻需138,一本不到35塊錢,特别劃算。點擊下方圖片即可直接購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