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公司,是靠商業模式賺錢的。
比如Uber、滴滴,幾乎不擁有出租車,卻是市場上最大的出租車公司。
比如airbnb,幾乎不擁有任何一家酒店,卻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出租方,比任何一家酒店連鎖集團都大。
再比如阿裡巴巴,淘寶上賣的大部分商品都不屬于阿裡巴巴,但是不妨礙阿裡巴巴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商平台。
等等。
這些公司連産品都沒有,他們就靠純粹的商業模式賺錢。
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力量。
那麼,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
理論界對這個話題做了很多研究,分了各種各樣的門派。
我把它總結為23469幾個模型,今天,先通過這幾個門派給你簡單介紹下,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
— 1 —
2要素模型
我們先說最簡單的一個門派:2要素模型。
什麼叫2要素模型?
商業模式最基本的表述,就是我們一定要發明一種交易結構,這種交易結構首先一定是讓顧客獲得價值,然後同時我們企業也要獲得價值。
這樣,這個商業模式就成立了。
這是最樸素、最簡單的商業模式。
— 2 —
3要素模型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3要素模型。
什麼是3要素模型?
3要素模型的意思是,任何一個商業模式都要研究至少3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人提供什麼價值?
可能會有同學認為這個問題有點虛。
說,我為客戶做的一切都是有價值的。
或者有的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會說,客戶需要的,就是我們提供的,我們要為客戶提供一切他需要的價值。
其實,這些都不是你确定給客戶提供的價值。
那什麼才是?
比如,你開了個瑜伽館,你給客戶提供練習瑜伽服務。
這是你提供的價值。
第二個問題,憑什麼是你?
你的瑜伽館生意還不錯。
可為什麼是你開得不錯呢,别人不行嗎?
是因為,你恰好找到了一個很多人想練瑜伽、潛在客戶特别多的地方嗎?
還是因為你的瑜伽教練非常專業?
還是因為你有獨特高效的運營方法?
總之,你一定有一種獨特的資源能力,才能把你的瑜伽館開得還不錯。
這個能力,隻有自己能回答。
第三個問題,你的錢是哪來的。
或者說,你的利潤從哪裡來?
如果前面兩個問題回答好,這個反而最好回答。
因為你獨特的能力,喜歡瑜伽的人愛來你這裡練習,自然會付錢給你。
水到渠成。
所以,要想賺錢,你必須要回答前面兩個問題,然後你才有機會回答這第三個問題。
很多人默認商業模式就是盈利模式。
但是你看到這個模型之後,你要明白,盈利模式隻是商業模式裡面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反而是前面兩個問題。
這就是3要素模型。
— 3 —
4要素模型
接下來,我們來說4要素模型。
什麼是4要素模型?
這是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務學院客座教授三谷宏治,在他的著作《商業模式全史》中提出的一個模型。
4要素模型和剛才提到的3要素模型沒有特别大的區别。
它的4要素分别是什麼呢?
是回答4個問題。
你的客戶是誰?
你給客戶提供什麼價值?
你是怎麼盈利的?
你的核心競争力是什麼?
對應的4個要素就是,顧客、價值提供、盈利方式、戰略/資源。
是不是和3要素模型基本一樣,隻是把3要素模型裡的客戶價值(你為什麼人提供什麼價值)分别拆成了客戶(顧客)和價值(價值提供)。
但是4要素模型,真正的價值,不是把3要素模型拆成了4要素模型,而是他提出了一個總價值創造的概念。
什麼叫總價值創造?
就是,你不應該隻關注你的客戶。
你還應該關注你的供應商、你的渠道、你的門店,你必須讓所有的這些利益相關者,加在一起都能獲得價值,才能叫總價值創造。
舉個例子。
過去,從100斤花生,能榨25斤油。
你說,我厲害了,我改進了壓榨工藝,在品質不變的前提下,我能榨出40斤。
别人的25斤,和你的40斤之間,那15斤多出來的油,是你多創造出來的價值。
那如何讓合作夥伴、消費者也獲得價值?
你可以把這多出來的15斤油,拿出5斤油分給消費者。
換句話說,用戶用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30(25 5)斤油了。
他們會非常高興地,從競争對手那裡,投奔你的懷抱。
然後,你把另外5斤分給合作夥伴。
合作夥伴也非常高興。
這樣就有更多人願意幫你賣油了。
還有5斤呢?
留給自己。這是你應得的部分。
你說,這不是總價值創造啊,這是把我創造的價值(15斤油)分給了消費者(5斤)和合作夥伴(5斤)而已。
不是。
因為更多的消費者來找你買,合作夥伴銷售的就越多,你賺得也就越多。
這時,如果你原來每年賣3噸油,現在就有可能賣30噸,300噸。
這種商業模式才做到了總價值創造,或者你也可以說這叫全局性增量。
這就是4要素模型。
— 4 —
6要素模型
6要素模型是魏炜教授提出的一個模型。
他說,什麼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6要素模型第一要素是什麼?
定位。
什麼是定位?
你為什麼客戶提供什麼價值,這就是定位。
有了定位之後,你就必須要搭建一個業務系統去做這個事。
在搭建系統過程中利用你的關鍵資源、你的核心競争力;
然後梳理出你的現金流結構,完成你的盈利模式;
最終實現企業價值。
這就是魏炜教授提出的6要素模型。
在這裡我就簡單介紹下這個模型,不做延展,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找魏炜教授的書《發現商業模式》了解詳情。
— 5 —
9要素模型
最後,我們介紹下9要素模型。
9要素模型是亞曆山大·奧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在他們的書《商業模式新生代》提出的模型。
什麼是9要素模型?
簡單來說,就是回答9個問題。
第一,你的客戶是誰?是如何細分的?(客戶細分)
第二,你和客戶關系是怎麼樣的?(客戶關系)
第三,你通過什麼渠道能找到這些客戶?(渠道)
第四,你為這些客戶提供什麼價值?(價值主張)
第五,你通過什麼關鍵業務給客戶提供價值?(關鍵業務)
第六,你的核心資源是什麼?專利?人才?土地?(核心資源)
第七,你的合作夥伴都有誰?(合作夥伴)
第八,你的收入來源是什麼?(收入來源)
第九,你的成本結構是什麼?(成本結構)
前4個問題,其實就是3要素模型裡的客戶價值;
第5、第6、第7這3個問題其實就是3要素模型裡資源能力;
而最後2個問題,就是3要素模型裡的盈利方式。
這就是9要素模型。
最後的話
以上,就是商業模式裡的2,3,4,6,9要素模型。
雖然要素從2個變成3個、變成4個、變成6個,最後變成9個。
看起來越來越複雜,但其實隻是越來越精細。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
其實,所謂的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作為企業家,如果對照你的企業,你也想做商業模式創新。
那麼我建議你,你的商業模式一定可以做到總價值創造,創造全局性增量。
一切的商業模式,都必須有全局性增量。
如果沒有,那所謂的商業模式,就是把你口袋的錢換到我口袋。
最後,我特别建議你問自己2個問題:
1、我為什麼人提供什麼價值?
2、憑什麼是我?
回答完這2個問題,我期待那第3個問題“你的錢從哪裡來?”的答案,會非常自然,水到渠成。
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