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咋劃分的?古人根據太陽在一年内的位置變化及其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365又1/4的天數分為24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應四季氣溫,物候等變化情況這就是24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二十四節氣咋劃分的?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人根據太陽在一年内的位置變化及其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365又1/4的天數分為24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應四季氣溫,物候等變化情況。這就是24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如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鹭,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漫長歲月的使用過程中,人們逐漸編排了便于記憶的24節氣歌謠: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
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為四立。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
“至”是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來,夏至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北半球白晝最短。
“分”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