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無圖像朋友圈?【PConline 雜談】現代人的生活,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少了,手機的“面對面”溝通反而交流多了無論去到哪個地方,大家都首先注意一點——這裡有沒有Wi-Fi,密碼多少,時長多久,信号好不好等等為什麼呀?因為他們要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新聞各種刷刷刷是的,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筆者同樣也愛刷圖刷朋友圈刷朋友圈無非兩個目的(僅談非營銷行為),一者是告知身邊的人,我在哪裡,做了什麼事,有什麼感受另一者則是傳播新聞資訊,類似微博的轉發加評論而前者的3W朋友圈(Where Who What)是筆者特意想向大家分享的話題——究竟發什麼樣的照片更能獲得朋友的點贊與互動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微信無圖像朋友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PConline 雜談】現代人的生活,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少了,手機的“面對面”溝通反而交流多了。無論去到哪個地方,大家都首先注意一點——這裡有沒有Wi-Fi,密碼多少,時長多久,信号好不好等等。為什麼呀?因為他們要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新聞各種刷刷刷。是的,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筆者同樣也愛刷圖刷朋友圈。刷朋友圈無非兩個目的(僅談非營銷行為),一者是告知身邊的人,我在哪裡,做了什麼事,有什麼感受。另一者則是傳播新聞資訊,類似微博的轉發加評論。而前者的3W朋友圈(Where Who What)是筆者特意想向大家分享的話題——究竟發什麼樣的照片更能獲得朋友的點贊與互動呢?
朋友圈照片為何沒人贊
不少朋友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困惑:今天和家人朋友去遊玩,非常開心,也拍了很多照片。結果晚上東拼西湊終于找到九張照片發上朋友圈的時候,等到半夜,依然沒有一個朋友點個贊或者哪怕回應一句“不錯”。這真的讓自己太心塞了有木有!就好比如你苦心經營一件事情卻沒有人和你分享成果。姑且先不說朋友們的心理行為或者和你本身人際關系問題,沒有獲得點贊與朋友互動的你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這個朋友圈照片哪裡出了問題?
平心而論:拍照太難看不如不分享
說實在的,我們分享朋友圈照片,至少出發點是希望親朋好友看到一張不那麼難看的照片。要是你說,我手機拍照太差,拍不出好的照片,筆者無法認同。我相信現在沒有一台智能手機拍照差的,關鍵隻是你對你手機的拍照功能不了解或者缺少基本的拍照常識而已。
朋友圈照片如何更出衆
方法一:要利用好光源。很好理解的一個拍照技巧。光源有分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充足的時候照片當然就拍得出色。好的自然光不常有,那麼弱光條件下我們可以開閃光燈作為補償光源的方式。手機閃光燈有時卻會因無法調整閃光補償而出現過曝或閃光不足的情況,于是是室内環境遇到弱光的話筆者建議一個比較常用方法就是使用人造光源。比如使用我們最常用的小型LED燈。
随便一個燈作為補光能拍出更靓的照片
使用人造光源拍照後效果杠杠的
再有就是大家常遇到的問題是背光(或逆光)。順着光線拍照最自然,背着光線也沒關系,使用點測光功能依然能讓該正确曝光的地方得到正确曝光。筆者經驗之談是,點測光在夜晚的場景中最為常用。
點測光是對付逆光的重要手段
一般情況下,以手機為例(水果機和某煤手機的拍照模式默認帶有點測光,粗糧機要手動選擇點測光模式),當你拍一張照片,如果發現想要曝光的主體過亮,那麼就用手指點一下那個地方,就完成了點測光程序。點測光無論是單反數碼相機還是手機,使用範圍都十分廣泛。也是十分好用的技巧之一。
點測光在夜晚場景尤其好用
點測光同時也反映拍攝者的創作意圖
遇到拍攝主體過曝就使用點測光
但要注意一點是,點測光對于某些手機有奇怪的反應,例如筆者使用的999元手機,在點測光完成後按下快門,卻不拍照,要等變回默認全局測光才能拍照。唯一的解釋是手機系統bug所緻。畢竟水果機身上沒有發生過此類事情(囧)。
方法二:要有構圖意識。說起構圖,應該是大部分人最不看重的一點技巧。他們會覺得随便拿起手機一拍,不需要所謂構圖,就是一張好的照片了。筆者想說的是,數碼時代人們都喜歡随便一拍,不喜歡就删掉。要知道膠片時代,每一次按下快門都要付出代價,所以當時的攝影愛好者是十分珍惜每一次的快門。相對當時來說,現代玩攝影的人們按道理是應該能夠更低成本地多拍多練習構圖,以數量成就質量,但卻成為反正不喜歡就删掉的好理由。
不妨開啟網格線功能幫助構圖
攝影的構圖理論,如果要詳細講估計會非常複雜。筆者就在這裡按照手機給定的網格線介紹大家“黃金分割”的方法。所謂黃金分割就是無論橫構圖還是豎構圖,把被拍攝主題放在十字交界點上進行拍攝,就會取得良好的視覺效果。
被拍攝主體放在中間偏左或偏右看上去更舒服
好的構圖哪怕一朵小花也能有張力感
除了黃金分割的構圖原則之外,為了更能凸顯你的照片視覺之美,斜構圖也是一種常見的構圖方式。斜構圖就是地平線放置在對角線進行構圖,這樣可以使得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
斜構圖拍攝的使用對象動靜皆可
方法三:要添加濾鏡群。這裡所指的濾鏡群,意思是相機或手機内置的“一大群”濾鏡效果,比如常見的LOMO風,菲林,棕黃,黑白等等。筆者最愛使用的是去霧去霾功能。也許有朋友覺得使用濾鏡後太過不真實自然,而且濾鏡效果來來去去都是這幾種,千篇一律給人視覺疲勞。但筆者想說,如果你認為拍出來的照片不夠好看,你可以用實際行動試一試。說不定duang的一下,點贊多了,評論也多了。因為其實照片的潤色是很重要的,也是為什麼攝影愛好者都喜歡拍完照以後都做後期的道理。
潤飾你的照片能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方法四:有單反盡量用。這其實不算是一個方法,是一種态度,發朋友圈照片的态度。你對一件事情的執着程度如何,反映出你這個人是否對一件事認真。也許你隻是覺得發個朋友圈,沒必要使用數碼單反相機拍好照片再傳到電腦上然後再通過電腦傳送到手機上發送,但實際上,不少朋友也會這麼做的,至少筆者身邊的朋友就有不少。星座問題?性格問題?非也,态度問題而已。
使用單反拍照是一種好的分享态度
單反的廣角,長焦,大光圈柔美的焦外等等,都是手機不可觸及的攝影高度。加上無反相機的興起讓更多新發布的相機都加入無線Wi-Fi和NFC的分享功能,我們把最美的照片朋友圈就更加方便快捷了。把一張好的照片展示給自己身邊最好的親戚朋友,是一種愛的表現。
朋友圈反映攝影的意義
相信大家看完筆者介紹的種種分享朋友圈靓照的方法都會有所感悟。由朋友圈分享照片引發的學習攝影的重要性這個話題,是筆者全文想灌輸大家的理念。筆者身邊的朋友常常會感到學習攝影困難,拍的照片始終沒有攝影大師的來得漂亮。什麼是攝影?單反數碼相機拍攝就叫攝影?無反相機拍攝才叫攝影?不是,都不是。拿起你的手機,咔擦一下,就是攝影了。攝影的意義在于你用你的技術用心感受一個畫面帶給自己的内心感動。
敢不敢用心拍好照片再分享
而我們之所以在朋友圈看到非常多“渣渣”的照片,大多是因為分享者完全沒有用心去展示這張照片,甚至他覺得随便一拍就當做完事了,又不是工作,又不會有老闆給自己這個朋友圈打獎金,為何要做得漂亮?對于這種對待朋友圈分享如此馬虎的盆友,筆者會默默拉黑。真正想分享出好的照片,觀者是會看得見你的用心。
總結: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看重對自己的朋友圈照片分享這件事?筆者每一次都會很用心做好照片再分享,不是為了點贊與評論,至少這是對做好一件事該有的交代。朋友圈分享靓照一來至少可以讓看你朋友圈的人不會“亮瞎眼”,二來當你某日重溫發過的這條朋友圈照片的時候,你會有别樣的感動。筆者真切期望以上拍好照片的方法能對各位有所幫助,并希望我們的最好玩的微信朋友圈裡面亮出的照片每一張都是光彩奪目閃閃生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