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7:25:39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瓊海市的前世今生)1

博鳌鎮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瓊海市的前世今生)2

嘉積鎮 無止境拍攝

海南是我國陸地面積較小的省份,或許因此,與其他省份相比,它的行政區劃體系大體上比較穩定。盡管行政區劃調整的頻率相對較低,但行政區劃調整的方式在這裡都有體現,比如先後增設三沙市、儋州市等地級行政區,三亞市由直筒子市變成由4個市轄區的城市、海口市市轄區的調整和更名過程中也涉及到瓊山市撤市(縣級)設區的情況。1948年2月澄邁縣第二區(今屯昌縣西昌鄉)、瓊山縣第六區(今屯昌縣新興鎮、大同鄉、屯昌鎮、黃嶺鄉、藤寨鄉、南坤鎮)合置新民縣,縣政府駐今南坤孔葵頭村;1949年新民縣移治屯昌墟(今址),1952年7月新民縣改名為屯昌縣;這個過程就體現了行政區劃調整中的新增縣級行政區、駐地遷移以及更名等情況。

總體來說海南的行政區劃調最頻繁的的還是縣級以下的的變動,其中縣級行政區之間的合并就比較少,其中之一就有1958年11月臨高縣與澄邁縣合并為金江縣。這次合并比較短暫,1959年3月(另說1959年1月)金江縣就改名為澄邁縣,到1961年5月時,澄邁縣、臨高縣的建置就各自恢複;除此之外,海南省也有縣級行政區之間的合并時間比較長的範例,它就是今天要提到的地方。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瓊海市的前世今生)3

1958年12月,瓊東縣、樂會縣、萬甯縣合置為瓊海縣,因地處瓊州東海岸得名,另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因地處瓊州東部沿海,故名。三縣合一,這次調整的力度在海南省的曆史上也可以說是相當大的;雖然第二年11月萬甯縣部分析出,但有兩個千年古縣合并而成的瓊海縣(今瓊海市)延續至今,也已成為一座熱帶風情獨特的濱海城市了。

唐顯慶五年(660)由容瓊縣(治海口市瓊海區西,)析置樂會縣,治黎黑村(南管村,今煙塘鎮福石嶺管區泗村)。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樂會縣遷治調濑村(今福田鎮新潮村);二十四年(1287)移治今瓊海市南;二十八年(1291)樂會縣西北境析置會同縣,縣治設在永安都烏石埇(今大路鎮);三十一年(1294)樂會縣遷于萬泉河之北(今朝陽鎮舊縣坡)大德六年(1302)樂會縣移治今市東南樂城;皇慶元年(1312)會同縣移治(今潭門鎮舊縣坡),至正年間再遷治于端都牛角墩(今塔洋墟)。1914年會同縣因與湖南省會同縣重名而改名瓊東縣,治今市東北會同。1915年樂會縣移治于今中原鎮境内。1951年瓊東縣遷治嘉積鎮(今址)。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瓊海市的前世今生)4

樂會縣與瓊東縣合并後能夠融合至今,有如下原因

曆史上兩個縣曾經是一家,元二十八年(1291)樂會縣西北境析置會同縣之後才分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此合并的話,也具有一定的曆史基礎。

二者隔得比較近,有融合的空間基礎,《道光瓊州府志》記載:樂會縣在府三百三十裡,地廣二百六十裡,袤四十裡,東至海十五裡,西至縱橫黎峒二百四十五裡,南到萬州界二十五裡,北至會同會一十五裡。這個時候兩個縣城距離不到八公裡,其他時候雖然有遠有近,但放在近瓊海市範圍之内還是不算遠,而且終歸在同一個地理單元之内,在人文、風俗等方面都比較接近。


海南瓊海城區規劃圖(瓊海市的前世今生)5

瓊海市地處海南省本島東部,這裡東鄰南海、南與萬甯市接壤、西北與瓊中黎族自治縣、屯昌縣、定安縣、文昌市等地為鄰。全市下轄12個鎮:嘉積鎮、博鳌鎮、中原鎮、潭門鎮、長坡鎮、萬泉鎮、塔洋鎮、大路鎮、陽江鎮、龍江鎮、會山鎮、石壁鎮;境内有國營東紅農場、國營東太農場、國營東平農場、國營東升農場、國營南俸農場、彬村山華僑農場;陸地面積171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1.57萬,市政府駐地為嘉積鎮興海北路。

這裡曆史文化底蘊深厚,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紅色娘子軍的故鄉,旅遊資源豐富,濱海新城博鳌風情萬種,境内主要有玉帶灘、萬泉河、博鳌水城國際會展休度假區以及博鳌亞洲論壇會址、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白石嶺、官塘溫泉等景點,也有南強村、留客村、沙美村、排港村等魅力特色鄉村;其中萬泉河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河”,沿岸有何麟書先生1906年在原樂會縣崇文鄉合灣創辦的“瓊安橡膠園”和瓊崖龍江革命舊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自然曆史人文景觀。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