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是竹的幼芽,一年四季都有出産,春天破土而出者稱為春筍。四季之筍,尤以春筍筍體肥大,美味爽口,素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歎。
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春筍還富含植物蛋白、脂肪、糖類、纖維素、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用價值。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春筍因其纖維素含量高,蛋白質的類型良好,脂肪含量低,因而是防治便秘、大腸癌、乳腺癌的佳蔬,對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咳喘及痔瘡均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春筍的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等特點,能夠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因此又是減肥的佳品。
【3個禁忌需注意!】
1.燒制前最好先焯水
燒制前可在沸水中煮1-2分鐘(甚至更久一點)。這樣既可去除春筍的澀味;還可軟化粗纖維,除去70%的草酸,幫助人體消化吸收。
2.不宜空腹吃
食用前,可先喝口湯或吃幾口飯,若空腹吃春筍,會刺激胃粘膜,加重腸道負擔;
3.每次五六片即可
春筍味甘性寒,屬發物。所謂發物,即富含營養,或刺激性,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複發)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因此,對于體質虛弱及大病初愈者,一定要控制食量,每次吃五六片即可,天天吃是不行的,更不能頓頓吃。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